劉 瑛
(甘肅省隴南禮縣第一中學 742299)
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與圖象有關的函數(shù)應用問題是近年高考數(shù)學的熱點,這類問題往往考查學生對函數(shù)自變量和因變量變化情況的分析能力,在解題中借助“平均變化率”達到簡潔求解之目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形結合的能力以及數(shù)學的應用意識.


圖1 圖2 圖3
類似分析可得,圖2對應“平均變化率”越來越小;圖3、圖4對應“平均變化率”越來越大;圖5、圖6對應“平均變化率”不變.

圖4 圖5 圖6

圖7
“平均變化率”的特征比較明顯,學生易于掌握,教師引導學生明確上述圖形及其相關特點,在具體問題中應該結合“平均變化率”的實際特點,將數(shù)學問題轉化為“平均變化率”問題,則求解此類相關問題即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例1 如圖7所示,現(xiàn)有一個計時漏斗,開始時盛滿沙子,沙子從上部均勻漏下,經(jīng)過5分鐘漏完,h(厘米)是該沙漏中沙面下降的高度,則h與下漏時間t(分鐘)的函數(shù)關系式用圖象表示應該是( ).

圖8

評注結合所給實物圖形,理清整個實際變化過程是準確求解的切入點;其次,要注意學會觀察、分析給定的函數(shù)圖象.
牛刀小試1 某學生離家去學校,為了鍛煉身體,一開始跑步前進,跑累了再走余下的路程,現(xiàn)用縱軸表示離學校的距離,橫軸表示出發(fā)后的時間,則下列四個圖形中較符合該學生的走法的是( ).

圖9



化簡,得kx-y+k+1=0.



例2如圖10所示,直角梯形ABCO中,AB∥OC,BC⊥OC,AB=1,OC=BC=2,直線l:x=t截此梯形所得位于l左方圖形的面積為S,則函數(shù)S=f(t)的圖象大致為( ) .

圖10

圖11


綜上,易知選項C正確.


圖12


圖13


綜上,易知選項D正確.


因此,使得不等式f(2a-3) 總之,從數(shù)形結合的角度,準確理解、掌握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變化關系的量——“平均變化率”,可幫助我們順利求解以圖形為載體,考查有關函數(shù)的實際應用問題,進而增強學生的識圖、用圖能力,有利于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以及推理、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