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紅 楊 碩
(南京林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江蘇南京 210037)
隨著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和建筑結構不良振(震)動問題的日益嚴重,高分子減振材料得到了大力發展[1-3]。作為高分子制品的典型代表,氟橡膠由于具有較高的氟氫比、非常高的碳-氟鍵強度和飽和度(氟橡膠分子式參看圖1)[4],因此具有優異的熱穩定性、耐腐蝕性和耐油性等特質,廣泛應用于高鐵快軌、航空航天發動機、汽車工業等諸多領域[5-6]。

圖1 26型氟橡膠分子結構式
MONI等[7]制備了含天然石墨(NG)填充的氟彈性體(FKM)復合材料,研究發現,NG含量為20份時,復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拉伸性能和熱穩定性;DSC分析表明,復合材料的Tg值增加,這證實了復合材料中聚合物-填料的相互作用增強。徐竹[8]研究了玻璃微珠、復配碳黑、ZnO晶須、納米碳酸鈣填料對氟橡膠性能的影響,發現4種填料可使氟橡膠的阻尼峰有稍微的左移(即向低溫移動),并且阻尼峰寬有一定程度的縮小;4種填料中,只有玻璃微珠有使氟橡膠阻尼峰值增大的趨勢,其余3種填料則對峰值影響很小。SRIDHAR等[9]利用剝離的納米石墨增強制備氟橡膠復合材料,考察了納米石墨的加入對其介電性能和動態力學性能的影響,研究得知,填料對所有復合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的影響都很小,Tg值在7.8~8.4 ℃的較窄范圍內變化。遲書恒[10]給出了不同碳化硼(B4C)含量下氟橡膠復合材料的阻尼特征參數,從整體來看,B4C降低了復合材料的阻尼性能,同時減少了復合材料的有效阻尼溫域;但當 B4C質量分數為10%時,B4C不僅使復合材料保持了較高的損耗因子最大值(tanδmax),而且有效阻尼溫域最寬,其整體阻尼性能最優。馬樂園[11]將氟橡膠分別與碳納米管和碳黑在溶劑中復合,研究了氟橡膠/碳納米管超疏水涂層的微觀結構、疏水性及耐磨性以及氟橡膠/碳黑@PU海綿的微觀結構、疏水性及油水分離能力。
亓明等人[12]通過在FKM中分別加入相同質量分數的聚四氟乙烯(PTFE) 、氣相二氧化硅(SiO2)、納米氧化鋅(Nano-ZnO),研究了常溫和160 ℃高溫下3種填料對FKM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總體來看,上述研究制備得到的氟橡膠復合材料,其阻尼性能和拉伸強度等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氟橡膠力學強度不高[13]、阻尼溫域還不夠寬[14]的問題。其次,改性材料多以碳黑、石墨、碳化硼等含碳填料為主,而減少復合材料中的含碳量是目前實現綠色制造的主要途徑[15]。高嶺土具有資源豐富、價格便宜等優勢,作為橡膠填料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本文作者選擇由長石類巖石經百萬年風化自然形成的高嶺土為原料,經一系列工藝制成納米偏高嶺土(NMK)增強填料,通過機械共混和熱成型工藝制備了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研究了不同NMK填充量的復合材料結構與阻尼性能的關系,以及納米偏高嶺土對氟橡膠力學性能的影響規律。最后,通過對NMK/FKM納米復合材料微觀結構的表征分析,初步探討了NMK填料對FKM的作用機制。
氟橡膠(FKM):26型(二元氟橡膠,為偏氟乙烯與六氟丙烯的共聚物,分子結構式參看圖1),南京航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納米偏高嶺土(NMK):內蒙古超牌偏高嶺土有限公司生產,是由高嶺石(長石和云母在酸介質中形成)原礦經煅燒后研磨而成,為1∶1型二八面體層狀硅酸鹽,層組表面的氧離子和氫氧離子結合,結合力強,晶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高嶺石晶體結構
開放式密煉機;平帶鼓式硫化機DLG-700×1400型,上海橡膠機械一廠有限公司生產。
FKM基本配方:氟橡膠26(100 phr),硫化劑AF(2.8 phr),促進劑(1.5 phr),氫氧化鈣(6 phr),均為上海開帆實業有限公司產品;氧化鎂(5 phr),河北高邑縣化工廠產品;炭黑990(6 phr),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產品。
對試驗采用的NMK進行了適當處理,對其進行了X-射線衍射測試,分析了NMK的礦物組成和晶型結構。分析得到的NMK礦物組成如表1所示,圖3示出了其XRD圖譜。

表1 納米偏高嶺土礦物組成

圖3 納米偏高嶺土XRD圖譜
1.4.1 氟橡膠(FKM)的制備
據1.3節給出的FKM基本配方配料,室溫下塑煉3遍,然后包輥、打三角包、出片,制得FKM基體膠。硫化參數:一段硫化(160 ℃下16 min,壓力10 MPa),二段硫化(180 ℃下6 h)。
1.4.2 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
NMK按質量分數0、5%、10%、15%、20%與FKM進行共混,并于平板硫化機上硫化制備得到5種NMK/FKM納米復合材料,分別命名為NF-0、NF-5、NF-10、NF-15、NF-20。
1.5.1 動態力學性能測試
材料的動態力學性能采用德國NETZSCH公司的DMA 242E型動態熱機械分析儀(如圖3(a)所示)進行測試。試樣規格為55 mm×10 mm×5 mm,試驗振幅為10 μm,測試頻率為1.0 Hz,測試溫度范圍為-40~80 ℃,升溫速率為5 ℃/min。采用三點彎曲模式(加載方式如圖4(b)所示),試樣(圖4(b)中橫置白色部分)放置于在固定支架上,中間放置驅動軸,由馬達施加壓力(黑色箭頭代表加載方向)。

圖4 動態熱機械分析儀和加載模式
1.5.2 拉伸性能測試
采用JDL-5000N型電子式試驗機,根據GB/T 528—2009進行測試。將試樣制成啞鈴型,設置拉伸速率為500 mm/min,測試溫度為(20±2) ℃。
1.5.3 掃描電鏡測試
采用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對復合材料斷面進行微觀結構的表征,觀察納米偏高嶺土在氟橡膠基體中的分散狀況和結合形態。
在定性方面,聚合物的阻尼性能可用損耗因子大于0.5的溫域(ΔT0.5) 來衡量。而更科學的一種方法是將聚合物損耗因子對溫度的積分面積(TA值)作為阻尼評價的指標,即損耗因子溫度曲線(tanδ-T)下包裹的面積。
文中通過DMA得出的tanδ-T數據,采用上述2種評價方法綜合考量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2.1.1 NMK含量對NMK/FKM納米復合材料tanδmax和Tg的影響
圖5顯示了在1.0 Hz加載頻率下,不同納米偏高嶺土質量分數的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損耗因子隨著溫度的變化曲線。
從圖5中可以看出,在測試溫域-40~80 ℃范圍內,FKM在添加NMK后,共混物tanδ-T曲線只有一個玻璃態溫度轉變峰(Tg)。純FKM的損耗因子峰值為1.38,對應的玻璃態轉變峰溫度僅為6.22 ℃,處于一種較低水平。添加少量NMK后,復合材料的損耗因子峰值隨之減小(tanδmax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曲線參看圖6);當NMK質量分數增大到20%時,損耗因子峰值則由15%時的1.26增大至1.40,甚至大于純FKM的損耗因子峰值(1.38)。與純FKM相比,FN-20的tanδmax的增大幅度僅為1.44%,但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Tg值則一直向高溫方向移動(Tg隨NMK添加量的變化曲線參看圖6)。在NMK質量分數為20%時,復合材料的玻璃態轉變峰溫度最大,為11.08 ℃,是基體FKM的1.78倍,該特性使得NMK/FKM納米復合材料更符合建筑結構的使用特征。分析原因為,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交聯度逐漸增大,限制了FKM中大分子鏈的運動,使得Tg值向高溫方向偏移。

圖5 不同納米偏高嶺質量分數的NMK/FKM納米復合材料tanδ-T曲線

圖6 tanδmax、Tg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
2.1.2 NMK含量對NMK/FKM納米復合材料ΔT0.5和TA的影響
圖7所示為所有工況下ΔT0.5和TA值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曲線。可知,純FKM的ΔT0.5為25.03 ℃,大阻尼溫域較窄,添加NMK后,顯著拓寬了復合材料的大阻尼溫域;當NMK質量分數為5%、10%、15%、20%,ΔT0.5分別拓寬至79.72、79.94、80.89和79.41 ℃。由圖5可知,NMK添加前,溫度超過20 ℃后,純FKM的ΔT0.5為0,但添加NMK后,復合材料的損耗因子都保持在0.5以上,甚至達到80 ℃的高溫,表現出一種優異的阻尼性能。原因分析如下:隨著溫度的升高,納米偏高嶺土中的部分羥基脫出,形成的空隙增大了氟橡膠分子鏈之間的距離,使得分子鏈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氫鍵)減弱,分子發生移動自由度和活躍度亦相應增加,因此導致復合材料的大阻尼溫域性能不斷上升。這為NMK/FKM納米復合材料在高溫領域下的減振應用提供了參考。
如圖7所示,純FKM的TA值為10.32 ℃,隨著NMK的添加,復合材料的TA值呈現先增后減再增的趨勢。當NMK的質量分數為15%時,TA值降為10.53 ℃;當NMK的質量分數繼續增加至20%時,復合材料的TA值再次升高,并達到最大值13.84 ℃,是純FKM的1.34倍。

圖7 ΔT0.5和TA值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
表2顯示了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 tanδmax、Tg、ΔT0.5、TA值等阻尼性能。可知,當NMK質量分數為20%時,FKM復合材料的tanδmax、Tg和TA值均達到最大,這對于復合材料阻尼性能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想的配比。

表2 NMK/FKM納米復合材料阻尼性能
圖8、9給出了填充不同質量分數NMK的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基本力學性能。從圖8可看出,單純的FKM硬度和拉伸強度較低,分別僅為67 Shore和8.9 MPa。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NMK/FKM的硬度和拉伸強度都逐漸提高,當質量分數達20%時,硬度和拉伸強度分別為75 Shore和12.8 MPa,較純FKM分別增加了11.94%和43.82%。

圖8 硬度和拉伸強度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
從圖9中可看出,單純的FKM伸長率和永久變形(為拉伸永久變形。測試條件為,在有效長度范圍內,橡膠拉斷后,在室溫下5 min后變形量)較高,分別為240%和10%,NMK對復合材料的伸長率和永久變形則起到了降低作用。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NMK/FKM的伸長率和永久變形都逐漸減小,當NMK質量分數達20%時,達到最低值,分別為175%和5%,在純FKM基礎上分別降低了27.08%和50%。

圖9 伸長率和永久變形隨NMK質量分數的變化
表3給出了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強度、伸長率和永久變形值等基本力學性能參數。可知,添加NMK會提高FKM的硬度和拉伸強度,但同時會降低其伸長率和永久變形,所以在應用方面,可根據對產品性能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配方。

表3 NMK/FKM納米復合材料基本力學性能
為了探究NMK填料在FKM的作用機制,采用掃描電鏡測試手段對NMK填充FKM復合材料的斷面微觀結構進行了表征分析。圖10所示為填充不同質量分數NMK的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SEM圖像。可以看出,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整個膠體漸漸由類似“沙”狀(如圖10(a)所示)向嵌入式膠合狀態轉變,NMK質量分數的增加過程是一個NMK和FKM逐漸融為一體的過程。

圖10 不同質量分數NMK填充FKM納米復合材料SEM圖像
從電鏡圖像可知,NMK呈片狀或鱗片狀結構。NMK與FKM結合后,在外力作用下,NMK沿某一方向裂解為較小的薄片(如圖10(b)(c)(d)所示)。不同于球狀補強劑,這種薄片填料可大大增加與基體膠NMK的接觸面積,并以多節點片狀的形式與FKM大分子鏈段相互作用。尤其在溫度達到20 ℃后,多節點片狀的NMK和FKM大分子鏈段之間的物理吸附更加強勁,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NMK可有效提高FKM復合材料的寬阻尼溫域熱力學特性。
另外,從圖10可得知,NMK為納米級材料,在提供弱的陽離子交換性和強離子吸附性方面有獨特優勢,在增強NMK與FKM分子間相互作用方面可能提供了一定的作用,并且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二者之間的分子結合交聯度不斷提高,因此,NMK/FKM納米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和硬度也呈逐漸增大趨勢。
(1)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FKM的硬度和拉伸強度得到了提高,但同時會降低其伸長率和永久變形。在5種質量配比中,當NMK質量分數為20%時,復合材料TA值最大,為13.84 ℃,而此時寬阻尼溫域增大為79.41 ℃,拉伸強度達到12.8 MPa,相比純FKM分別增大了34.1%、217.64%和43.82%。
(2)添加NMK后,NMK/FKM復合材料在溫度超過20 ℃后,其損耗因子皆大于0.5,這為NMK/FKM納米復合材料在高溫領域下的減振應用提供了參考。
(3)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Tg值向高溫方向移動。當NMK質量分數為20%時,復合材料的玻璃態轉變峰溫度達到11.08 ℃,為基體FKM的1.78倍,此特性使得該納米復合材料更符合建筑結構的使用特征。
(4)由復合材料的電鏡掃描試驗可知,NMK以片狀或鱗片狀結構存在于復合材料中,隨著NMK質量分數的增加,復合材料漸漸由類似“沙”狀向“嵌入式膠合狀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