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打開本期,大家會發現本刊精心推出的“老促會故事”,都是各地老促會緊緊圍繞當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老促會橋梁和紐帶作用,充分發揮老促會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和智力優勢,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的報道。
在我省,老區蘇區覆蓋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一半以上的縣城。老促會與一般的社會組織不一樣,是在黨委的領導下,參與宣傳、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完成黨的中心任務,是推動全省老區蘇區經濟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在“促”字上下功夫,是老促會的職責所在。老促會的會長、副會長和很多理事,都是從一線退休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們對老區有深厚的感情,想方設法促進老區精神、蘇區精神與改革開放精神的宣傳,促進老區各項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這是所謂的“促別人”。
但不可回避的是,隨著進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社會格局和法規發生了很大變化,比如對退休領導干部的任職要求,對社團運作的規范要求等等。如何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維開創老促會工作新局面,不僅僅是“促別人”,還需要“別人促”?!半p促并行”就不可少。
我們建議黨委政府從組織定位、陣地建設、資源保障等多方面促進老促會的工作。同時,要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法制保障,加強對老促會工作的指導,為老促會參與社會治理創造更好的條件,為其生存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還要促進老促會加強自身建設,發揮余熱,做好力所能及的工作。這就是“別人促”。
有所為,才能有作為。老促會的同志,從權力機關轉到老促會,平臺發生了變化,但為老區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不能變。必須找準定位,更貼近老區,做到知民情、曉民意,最終達到解民憂、辦實事,持續用力,久久為功,這就是老促會在新時代的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