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紅河州金平縣第一中學 李云燕
核心素養是課程實施和教學改革的總綱和方向。教師也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要任務,改變教學的方法,關注學生的興趣、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教師應該做到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情感和態度去感染學生,老師們也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教學經驗才能透徹講解課本上的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依據學情教情,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探究欲,以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明白課堂的側重點,這樣的教學課堂才是有意義的。
高中化學與初中化學有一定的區別,二者之間既有相同點,更有不同點。初中化學只是簡單的要求學生們掌握基礎化學知識,然后學習簡單的應用于實驗中,考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打好基礎,不斷完善化學知識體系,為更深層的化學學習打好基礎。而高中化學在原來學習更多的基礎知識的層面,更加注重全面性的提升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并且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引發學生的思考,并且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提倡培養學生針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能夠舉一反三,從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課程教學具有有效性。因此,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至關重要。核心素養于高中化學的深入學習具有積極影響力。越來越多的教學事例表明,進行化學實驗與基礎知識結合的策略能夠有效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豐富課堂內容,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都會有所幫助和提高。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起到重要意義。
當下的教學方案大多數是針對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設計,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就化學學科而言,教師教學側重于學生的解題能力培養,給學生安排大量的習題,對于化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驗課,也是通過給學生們觀看視頻代替動手操作。這種學習方式雖然可以快速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更嚴重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面對時代要求全面發展的人才標準,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方法、教學理念,重視化學實驗教學的意義,為學生們規劃學習進程,重視探究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倡導學生們自己動手做化學實驗,提高實驗積極性,并且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由此檢測學習成果,鞏固知識點,做到高效學習。
高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實驗和理論知識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化學實驗可以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實驗過程中查缺補漏,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墒牵糠謱W生存在貪玩心理,本著玩一玩的心態,進入化學實驗室,雖然有著很高的學習興趣和極大的好奇心,但是對于實驗目的、實驗現象、實驗過程以及實驗成果都不夠重視,只停留在實驗的表面,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不能夠通過實驗現象檢驗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化學理論課的學習也不夠用心,面對知識抱著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致使基礎理論知識不能夠和化學實驗學習相互銜接,大大降低了學習效率。
在以核心素養為目標的教學模式下,如何讓教師正確和學生進行交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好像成為了難題。有些教師的經驗尚淺,尤其是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教師,不懂得如何跟班級里的學生交流,而化學學習是不斷探索真理的一個過程,是需要授課教師和同學們共同探索去完成的一門課程。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很好的交流和溝通,那么學生遇到的問題就很難被及時解決。
新課標和新高考,都加強了實驗操作的要求。在高中的課堂上,根據教師的思路、操作方式、教材,可以進行開放式教學,但是許多邊遠地區的學校缺乏教學設備,對于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也不夠重視,從而影響到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般情況下,在校內所學習的實驗操作步驟以及涉及到的反應原理在課本中都有詳細標注,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于實踐的操作缺少了一定的參與感。長期以往,學生也會缺少對實驗原理的理解,對問題的思考也都是片面的。以至于學生對實驗的反應原理掌握不夠準確,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的理解也不夠透徹。在這樣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總會說“教材上就是這樣寫的?!薄袄蠋熅褪沁@么教的。”正如一則微信上說:“教材上講了一滴水,考試考了黃河水,教材上講了一粒沙,考試考了撒哈拉?!憋@然,“有形無實”的機械訓練,在一定程度上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圍繞核心素養為中心培養學生的教學模式更加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而想要革新當前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從實驗上找突破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把初中和高中的必修課程進行銜接。讓學生用科學的態度進行學習。除此之外還可以留課后的思考題,比如:(1)鹽酸和醋酸都是生活中常見到的酸,用哪一種酸可以出去鐵釘上的鐵銹呢?(2)醋酸和鹽酸它們在水中的電解程度是否相同?(3)嘗試寫出下列酸的電離方程式:CHCOOH,HS, NaOH,Cu(OH)等。不再死板地把學生束縛在課堂上,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并且可以讓他們把自己得出的結論在安全的情況下進行驗證?;瘜W的理論教育給學生帶來知識,化學的歷史教育給學生帶來智慧。
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高中化學難度較高,需要學生有耐心,有毅力,因此深入的學習便更加注重興趣的引導。良好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學習化學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核心素養形成的必備元素。
如何運用趣味性促進化學教學是當務之急。高中課堂的化學實驗課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一節課,課堂上許多微型儀器本身也具有趣味性,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教師在電解氫氧化鈉溶液制得氫氣和氧氣的時候,有些學生會發現溶液變紅,就會生出好奇心。教師可以引出更多有趣的實驗,比如,把一張用飽和NaCl 溶液的PH 試紙,兩根筆芯作為電源的正負極,過一段時間后會發現a 電極有白色的雙色同心圓出現,以此來判斷實驗現象。在這個實驗過程中,教師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結合實驗現象分析原理,而且有很多學生會發現b 電極試紙變藍的現象會比a 極明顯很多。這樣的實驗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化學這門課程的意義。
核心素養理念下,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可以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通過活躍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其次,創設教學情境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和實驗操作來創設教學情境?;瘜W是一門具有實驗性的學科,有很多有趣的實驗現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親手操作實驗,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瘜W教師應該堅持對課堂進行創新,采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展現化學學科的魅力,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貫徹核心素養的理念。
首先教師必須改變教育理念,不再一味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放棄化學實驗教學,清楚學習的本質,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讓學生重拾探索實驗的信心。其次,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完善教學設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面對多媒體教學,應正視其輔助教學的積極作用,不能輕視,也不能過度依賴,在規范的時間段內,與化學實驗教學相輔相成。比如在進入化學實驗室之前,教師可以播放實驗教學視頻,讓學生掌握實驗原理,然后再帶領學生們進入化學實驗室進行實驗,這樣可以提高實驗的正確率,有利于學生對于實驗的整體掌握,面對一些實驗室注意事項,學生也能夠重視,教學視頻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引導作用。同時,學校方面也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實驗教學培訓,讓教師適應新的教育理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為了扭轉學生只重視實驗表象的問題,教師可以對實驗過程中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及時為其講解知識點,提醒學生進行實驗時應該注意的地方和可能發生的實驗現象,做到有效銜接化學實驗和化學理論知識,例如,在進行“鈉與水的反應”的實驗教學時,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實驗現象身上,而忽略了實驗過程,教師在這個時候可以提醒學生實驗是否出現了“浮、熔、游、響、紅”的現象,如果沒出現,思考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原因,并查詢相關知識點,證實自己的實驗猜想,由此使知識點和化學實驗得到有效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化學學科的實驗教學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們的探究學習能力,但這一切離不開團隊的合作。在化學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情和教情將學生精確地劃分學習小組。這樣一來學生之間能夠增強與教師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突顯學生的自我價值。在提升學生合作能力的同時也為高考復習的過程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方式。
比如在弱電解質電離的課程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電解質的強弱,并且用化學語言描述電解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平衡的過程。在這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知識探討,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化學知識點的認知。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原理,還能夠很大程度上培養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想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文化水平,更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潛能。其中,合作探究的學習是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學校應該依托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化學教學”的理念,轉變學生現有的學習方式和方法。通過對課堂教學進行不斷改革,讓學生挖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理論和實踐相匹配的教學內容和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掌握相關理論和知識要點。在確保學生可以安全完成作業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完成小部分實驗。這樣一來,在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還能協調學生的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分享意識。
信息化教學在現代教學中十分常見,尤其是化學這門學科。教師不但可以通過視頻中所呈現的化學現象來拓展知識,還可以把生活中的化學例子導入到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教學來輔助教學。
比如,當教師講到《元素價位》這一課時,課本上那些微觀的知識教師需要用宏觀的授課方法進行講解。但是有了多媒體教學后教師就可以通過三維的立體動畫來展示不同的原子排列方式,讓學生進一步的了解原子結構,核外電子與質子數之間的關系。隨后教師就可以演示離子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明白當最外層電子數小于4 時容易失電子反之容易得電子。這些知識用語言說講解很抽象,但是結合視頻,學生就會感覺化學知識立刻生動形象起來。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師應該在教學方面不斷加強教學的綜合化和生活化,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借助原本獲取到的知識來對新接觸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探究,讓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被解決,進而得到鍛煉,讓學科的核心素養得到提升。
比如:在講解塑料和塑料相關的知識點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商店購物的情景,然后提問在日程生活中會使用塑料袋嗎?通過這種授課方式就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就在身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夠適應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能力,想要提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就要做到實際經驗與理論相結合,深入挖掘教材。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高中階段的學生們正面臨著高考這件大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固守老舊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用創新的思想培養學生們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學生們的關鍵能力,養成其適應社會的必備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