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鶴崗市教師進修學院 吳立杰
黑龍江省鶴崗市第一中學 孫瑩瑩
黑龍江省寶泉嶺高級中學 楊 禹
現在很多學校都在教室配備了多媒體設施,學生能夠切身體驗到信息化技術帶來的教學優勢。所以在網絡環境下對學生開展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對互聯網的使用,直觀地讓學生觀看生物學實驗過程,獲得更優質的教學效果,還可以通過運用網絡技術將教學方法改革,讓學生感受信息化時代所帶來的教育改革的益處。在課堂上有效融合信息技術,可以讓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
高中生物學實驗的知識是抽象的,而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知識轉化為簡單易懂的知識,是高中生物學教學的難點。在現代化網絡技術普及的時代,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將生物學實驗知識轉化為直觀的課堂表現形式,讓學生通過網絡直觀地觀看相關知識,了解生物學實驗,再通過網絡技術的考核方式讓學生能夠有效掌握高中生物學實驗知識,幫助教師完成對生物學實驗的教學。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改變課堂教學模式,使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這個網絡發達的大環境下,教師開展教學工作,可以合理使用網絡資源,結合生物學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網絡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增強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在家的時候,可以利用智能設備從互聯網上獲取許多知識。由此可見得互聯網是一個不錯的資源獲取渠道。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搜索生物學實驗技術相關的最新內容,使學生學習到的生物學實驗知識也能夠與時俱進。生物學課本的更新周期較長,這使得很多優秀的、先進的生物學知識無法被收錄到教材中。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現代生物學科技的最新發現,完善學生對生物學實驗內容的認知,了解最先進的生物學技術。
例如,在“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這一章節中,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上搜索有關基因突變的案例,幫助學生了解、擴展相關技術,如學生可以從課本中獲取克隆技術的相關知識,了解到克隆羊多莉的故事,但學生往往不知道還有轉基因羊的存在,此時,教師就可以將從互聯網上獲取的有關轉基因羊的案例展示給學生,并給學生講解轉基因羊的來源,向學生介紹轉基因技術,讓學生知道轉基因技術就是提取一種生物的細胞,并在加工后轉移到另一種生物細胞中,以創造新生物的基因技術。除此之外,基因工程還被應用到藥物的提取中,通過基因工程可以將許多難以獲得的藥物與物質本身分離開,同時基因工程技術還被應用于農業、環境保護、食品制造中。通過從網絡上獲取的豐富資源信息,學生可以不斷豐富自身所學的生物學知識。
許多高中并不重視學生生物學實驗的教學研究,這使得很多教師缺乏教學生物學實驗的經驗,進一步導致了學生對生物學實驗實踐操作技能的匱乏。在生物學實踐操作過程中,學生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印象,鞏固所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獲取實驗教學資源,豐富自身對實驗操作的認知,并將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一方面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增強學生的知識吸收水平。一些教師沒有很好的實驗指導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因此,在開展生物學實驗教學時,顯得力不從心。而互聯網上的實驗教學資源可以降低實驗教學實施的困難程度,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生物學實驗操作視頻了解實驗教學內容,確定實驗教學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觀看生物學實驗視頻,提高對實驗的興趣,培養生物學實驗探究能力,有助于學習并掌握生物學知識。
例如,在高中選擇性必修2“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這一節的學習中,需要學生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沒有實驗室的條件下,教師可以從互聯網上搜集關于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微生物是如何分解土壤中的物質的,以掌握這一生物學實驗。在觀看視頻時,學生可以看到氣候環境等因素不同時,土壤中的落葉被微生物分解的具體情況,從而直觀地感受到不同環境對落葉分解的影響。在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可以提出相關問題,引導學生互相討論交流,分析問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判斷視頻中出現的不同因變量、自變量,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實驗變量的差異,掌握分辨生物學實驗中的實驗變量的方法。最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說明這個實驗,針對實驗提出有效意見,并進行修改和完善。
如今,仍舊有很多高中沒有配備生物學實驗室,這使得學生無法直觀地了解生物學實驗室,更無法通過實際操作掌握生物學實驗的基礎知識。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方法給學生介紹生物學實驗室。實際上,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展現一個合格的、裝備完全的生物學實驗室,并通過文字、視頻等表現形式,讓學生了解相關設備的基礎操作知識,讓學生能夠在沒有實際操作的情況下,對生物學實驗室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避免學生在今后的實際操作中出現狀況,如顯微鏡的錯誤使用、操作步驟不夠規范等,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幫助學生得到更準確的實驗結論。
例如,在“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這一節中,要求學生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細胞,這需要學生對實驗設備有足夠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實驗室內的儀器設備進行逐一講解,如在講解生物學顯微鏡的應用時,教師可以將生物學顯微鏡的立體圖片投放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認識顯微鏡上的目鏡、物鏡、載物臺等,借助更加清晰、清楚的圖片展示,幫助學生充分了解生物學顯微鏡。除此之外,考慮到學生對實驗室的接觸較少,教師還應該先讓學生了解實驗室的操作規范,保證學生能在實驗過程中規范操作,降低意外出現的概率。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屏幕,展示操作不當導致的危險事件,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規范操作的重要性。
學生在學習生物學實驗技術后,教師還需要考核學生對生物學實驗內容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技術制定一個考核體系,對學生的生物學實驗技術掌握能力進行考核和評定。在學生進行考核以后,教師可以通過這個考核體系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考核體系需要能夠公平全面地對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基本實驗原理、科學創新精神多方面的內容進行評價。通過考核的方式讓學生重視生物學實驗的學習,促使學生全身心投入課堂學習。
教師可以在這個考核體系中設置一些基本的問答題,詢問學生關于基本實驗原理的內容,再設置一些關于實驗操作技能的簡單操作題,通過這些操作題考核學生對基本原理的掌握情況。此外,教師還可以設置一個自主設計生物學實驗的題,通過讓學生自己設計生物學實驗,考核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的實際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通過全面設置生物學實驗考核體系,能夠公正地反映學生在生物學實驗學習中的態度和效率。教師可以將每次的實驗考核內容計算到學生的平時成績中,在學期末的成績總結中體現出學生在生物學實驗課中所獲得的成績。設置公正的考核體系,讓學生對生物學實驗的學習引起重視,引起學生對生物學實驗學習的重視,提升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學生效果。
總之,在生物學實驗的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全面地掌握實驗操作的技能,無論采用何種手段進行教學,都需要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網絡技術手段只是開展教學的輔助工具,教師還需要在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