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浴君,豆偉濤
(甘肅省綿羊繁育技術推廣站 甘肅張掖 734031)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養羊業也不斷發展,逐漸趨于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由于我國地區之間差異比較大,包括氣候因素(氣溫、海拔等)、地理條件(地勢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一個優秀品種的生產性能。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位于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當地氣候條件惡劣,不利于很多品種的生存。所以,人們迫切需要能夠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優秀品種,來增加當地人們經濟來源,提高生活質量。育種工作者開始培育能夠適應當地寒冷、干旱等嚴酷的自然條件的肉毛兼用細毛羊新品種,故從1996 年開始,以澳洲美利奴羊為父本,以甘肅高山細毛羊為母本進行新品種培育,歷經20 年培育出了肉毛兼用美利奴羊新品種。高山美利奴羊能夠適應高海拔、寒冷、干旱等嚴酷的自然條件,并且適應性優于其它品種。研究發現,在嚴酷自然條件下,該品種的胴體重、凈毛率等經濟指標優于很多國內優秀品種。高山美利奴羊具有抗逆性好、適應性強、產毛量高、遺傳穩定等優點,高山美利奴羊的科學養殖能夠推動祁連山高寒牧區畜牧業的發展。
高山美利奴羊體質結實,結構均勻,被毛整齊且密度大,彎曲正常,羊毛直徑一般在19.1~21.5μm。公羊主要特征為頸部有橫皺褶或縱皺褶,部分公羊有螺旋形大角,成年公羊平均體重可達到89.3kg,羊毛直徑約為19.6μm,羊毛長度約為10.5cm,剪毛量約為9.7kg;高山美利奴羊公羊性成熟一般在6~8 月齡,成年公羊屠宰率在48.5%左右,胴體重在43.3kg 左右,胴體的凈肉率在76.0%左右。母羊主要特征為頸部有縱皺褶,皮膚寬松,母羊無螺旋形大角,成年母羊平均體重可達到47.0kg,羊毛直徑約為19.9μm,羊毛長度約為9.3cm,剪毛量約為4.4kg;高山美利奴羊母羊性成熟一般在6~8 月齡,初配年齡在18 月齡左右,成年母羊繁殖率約為110%~125%,羔羊的成活率都在95%以上。成年母羊屠宰率在48.1%左右,胴體重在22.6kg 左右,胴體的凈肉率在75.3%左右。
肅南縣地處西北偏遠地區,地域廣闊、居住人口稀少,所以有大面積的高寒牧區草原,適合放牧,但是沒有形成規范的免疫和驅蟲程序,造成各種疫病常有發生。對養殖人員、動物防疫員缺乏專業技術培訓與指導,沒有相對完善的免疫程序,沒有做好疾病的預防。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交通便利,所以對于疫病的傳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包括車輛的帶入和人員的帶入,都有可能引起疾病的蔓延,現階段,羊只疫病種類增加,傳播錯綜復雜,并且危害程度很大,造成的經濟損失不可估量。隨著不斷引進優秀品種,來滿足當地畜產品要求,同時,提高經濟水平。在引種過程中就存在很多問題,引種一般都是跨省運輸,運輸途中遇到很多人員和牲畜,有可能將疾病帶入,造成羊群大面積發病,導致羊只死亡或者羊只的生產性能下降,在治療過程中,藥物殘留超標,影響羊肉及其產品質量等問題,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
髙山美利奴羊是我國農業科技領域的重大成果,培育的時間短,數量相對較少,分布也比較集中,因此,對于高山美利奴羊的疫病防控尤為重要。一方面保護種質資源;另一方面擴大高山美利奴羊的繁殖,增加養殖覆蓋面積,才能更加有效體現高山美利奴羊的價值。從環境角度來說,甘肅省動物疫病種類繁多,錯綜復雜,病原復雜,流行面積大,所以說對于高山美利奴羊疫病防控任務艱巨。以口蹄疫為例,口蹄疫是種偶蹄動物傳染病,在很多地區流行,很難根治,嚴重影響甘肅養羊業的健康發展,所以為了養羊業的健康發展,必須重視疫病防控。
羊舍常開窗通風,排出有害氣體,提高羊舍空氣質量;適當增加光照,能夠殺死羊舍部分病原菌,減少疾病的發生;加強羊舍飼養管理,及時清潔羊舍內外糞便,保證羊舍環境干凈衛生,同時,控制羊舍內溫度和濕度,保證羊舍溫度和濕度變化不斷,防止疾病的發生,為羊只提供舒適的生存環境。羊只定期驅蟲,殺死腸道和體表一些有害病原菌。制定嚴格的消毒計劃,并嚴格落實,可采用0.2%~0.5%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羊舍內及運動場,減少圈舍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在母羊臨產前,分娩舍要進行徹底打掃、消毒(20%石灰水或2%氫氧化鈉),消毒后做好清洗工作,防止羊只受到消毒液的影響。羊排泄物要進行消毒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堆積生物熱發酵消毒法。將羊排泄物堆積,灑水后,表面覆蓋一層沙土,一個月后消毒完成。在這種條件下,發酵產生大量的熱,病原微生物就會因高溫缺氧而死亡,達到消毒目的,發酵后可作為有機肥料。
高山美利奴羊大多數以草原放牧為主,在夏秋季節,牧草茂盛,應當增加放牧時間,讓羊只盡早上膘。在冬春季節,對種公羊、懷孕母羊、泌乳母羊和羔羊進行適當補飼,補飼料要求多種飼料合理化搭配,盡可能采用多種飼料,發揮營養物質的互補作用,飼料中應包括青、粗飼料、精飼料、添加劑飼料等。
在農區舍飼的部分高山美利奴羊需要科學的搭配飼料,為羊只提供均衡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降低疾病的發生。首先,保證不飼喂發霉、變質飼草、飼料,并及時清理料槽,因長時間不清潔料槽,也會發霉,羊只采食后,影響羊只健康。羊只在不同的發育階段營養需求不同,所以,在飼喂時,嚴格按照各階段營養需求進行飼喂,日糧搭配均衡。當羊只飼喂青綠飼料時,一定要新鮮。收割的新鮮牧草及時晾曬,防止發霉變質,羊只采食變質的飼草會造成中毒,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嚴格控制精飼料的飼喂量,特別是能量飼料的添加,保證飼料的添加量能夠滿足羊只的生長需要。定時定量進行飼喂,羔羊飼喂必須增加飼喂次數,減少每次添加量,避免羔羊傷食,避免糞便、尿液等污染飼草,所以要及時清理料槽,避免采食量降低。
定期搞好免疫接種和藥物預防。
預防接種:每年在產羔時節,對初產羔羊進行羊痘和羊大腸桿菌病滅活疫苗注射接種;春季防疫時對綿羊進行羊痘凍干苗、羊四防苗和口蹄疫苗預防注射;秋季防疫時,進行小反芻獸疫疫苗預防注射。各種疫苗的預防注射,有力地預防了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藥物防治:為防止羔羊大腸桿菌病和羔羊痢疾,對初生羔羊用乳酸環丙沙星注射液、青霉素和鏈霉素灌服預防,連用3d,收到良好效果。
高山美利奴羊最常見的疾病是感冒。多因為放牧,氣候變化對羊只的影響比較大,很容易感冒,感冒主要表現為鼻流清涕、流淚、呼吸加快等特征。以幼羊多發,多發生在早春、秋末季節。多數是因為羊只管理不當受寒引起的,通過加強羊群管理,做一些防寒措施。治療可選用復方氨基比林5~10mL 或30%安乃近,肌內注射。為防止繼發感染,可選用青鏈霉素50~320 萬IU,加生理鹽水10mL,肌內注射,早晚各1 次,連用3~5d。
高山美利奴羊常見的疾病還有胃腸炎,主要表現是腹瀉。治療原則是抗菌消炎、緩瀉止瀉。內服0.1%~0.2%高錳酸鉀液500~1,000mL,1~2 次/d。
高山美利奴羊常見的疾病還有肺炎。養殖過程中,養殖工作者必須善于觀察,主要通過羊的呼吸頻次、咳嗽狀況進行判斷羊只是否是肺炎。平時要加強飼養管理,對病羊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痊愈。可選用氟苯尼考注射液進行治療,1~2 次/d,連用3d,也可根據羊只的不同表現,對癥治療,如體溫升高時可肌注安乃近2mL,2~3 次/d。
綜上所述,對于高山美利奴羊疫病的防控,應該從兩個方面出發,第一方面,必須提升養殖人員專業知識,建立疫病防控意識,就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來培訓和指導養殖;另一方面,就需要養殖場人員從自身出發,做好疫病防控,并及時發現病羊,及時治療或者采取相應措施,切斷傳播途徑,將損失降到最低,從而更好的發展養羊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