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家祥
(山東省莒南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東臨沂 276600)
母牛產后子宮瘀血通常是指胎兒在分娩后7d 內,母牛子宮內瘀血、黏液、漿水以及壞死黏膜無法徹底排凈,陰道內不時流出深紅色或者淡紅色的膿性分泌物。母牛產后子宮淤血雖然并不具備傳染性,但是常發生于母牛生產以及繁殖階段,該病的發病原因較為復雜,多因人工助產不當、未科學剝離胎衣、不合理的使役、寄生蟲或者多種傳染性疾病的影響等。在母牛子宮瘀血治療中,中醫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可顯著提升母牛機體抵抗力,幫助其恢復產道功能,同時不會產生耐藥性,是一種科學的治療措施。
母牛在分娩過程中或者生產后期,常通過多種方式感染微生物而引發子宮的嚴重病變。在母牛繁殖過程中,超過90%的牛只在產后初期會發生子宮的細菌性感染,但是在母牛產后首次發情后,絕大多數上述致病菌會被徹底排除。若生產后母牛第一個情期有所延遲,將明顯提升其子宮瘀血的發生概率,特別是在難產后,由于胎衣長期不下,子宮向外脫出,胎兒處于浸潤狀態,未合理控制產房衛生,發生醫源性的陰道感染等,均會提升母牛產后子宮瘀血的發生概率。若環境內致病菌數量較多,上述致病菌會侵入到母牛子宮內部,導致其子宮黏膜出現嚴重的炎性病變,引發子宮膨脹,其內部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很難順利排出,在多種致病菌的影響下,上述有毒有害物質常發酵、腐敗乃至變質,最終因嚴重的病變而引發各類繁殖障礙疾病。此外,在妊娠母牛生產過程中遭遇寒冷熱的侵襲,或者對生產后母牛隨意鞭打,或者生產后母牛未經休息而直接過度勞役,均容易導致產后瘀血在子宮內停滯而無法順利向下排出。在母牛發生難產后,所采取的人工助產方式不科學,胎衣剝離方式不正確,也容易引發子宮出血,最終導致產后子宮瘀血的出現。
對患病牛只深入檢查,可發現其全身發熱,肌肉處于正常狀態,精神日漸萎靡,其食欲不振甚至廢絕,反芻減少甚至停止,四肢末端發涼。患病牛無法正常行走,行走出現異常。部分患病牛在臥地過程中,會有大量灰紅色液體或者膿性分泌物不斷從其陰道內流出。若強迫患病牛只行走,可發現其腰背拱起,持續努責,其腹部明顯脹大,血水持續從陰道內流出,血水散發出惡臭氣味。患病母牛子宮內存在炎性病變,常引發生殖器官的腫脹以及發炎,不斷表現出排尿動作,其陰道黏膜顏色為潮紅色或者暗紅色。在出現上述臨床癥狀后2~3d,若未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患病牛子宮炎癥將進一步加劇,大量膿性分泌物從其陰道內持續排出,少量顏色為黃紅色或者猩紅色的血絲夾雜于其分泌物內。
從中醫角度分析,在治療母牛產后子宮瘀血時,應當堅持“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補氣健脾”這一基本原則,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出以下幾個治療方劑。
將當歸90g,枳殼、白芍、莪術、黃芪、蒲公英、金銀花、車前子、香附、黨參、連翹、金銀花各30g,桃仁、檳榔各24g 混合后研成粉末,加入開水后充分拌勻,候溫后為病牛喂服,用藥1 劑/d,連續用藥3d 即可獲取顯著的治療效果。在上述方劑當中,當歸的主要作用為活血補血、調經止痛,枳殼的主要作用為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白芍的主要作用為養血調經、解痛鎮痙,莪術的主要作用為行氣破血、消積止痛,黃芪的主要作用為補氣固表、托毒排膿,蒲公英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金銀花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消炎退腫,車前子的作用為清熱利尿,香附的主要作用為疏肝解郁、理氣寬中、調經止痛,黨參的主要作用為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連翹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讀、散結消腫,金銀花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消炎退腫,桃仁的主要作用為活血祛瘀,檳榔的主要作用為行氣消積。
將當歸100g,木通、防風、益母草各30g,川芎20g,桃仁18g,紅花15g,車前子8g 混合后,采用竹內節為引加清水煎煮,過濾、候溫后為病牛灌服。若病牛存在嚴重的高熱現象,可在上述方劑內添加葶藶200g、黃柏30g。為病牛灌服1 劑/d,連續用藥3d。在上述方劑內,當歸的主要作用為活血補血、調經止痛,木通的主要作用為消腫利尿,防風的主要作用為勝濕、止痛、止痙,益母草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化瘀,川芎的主要作用為行氣開郁、除風燥濕、活血化瘀,桃仁的主要作用為活血祛瘀,紅花的主要作用為活血通經、散瘀止痛,車前子的作用為清熱利尿。
將神曲、當歸、黃芪各45g,枳殼、二丑、三棱、黃柏、玉片、厚樸、麥芽、莪術各30g,桃仁、陳皮各24g,紅花、甘草各18g 混合后研碎,加入開水充分調勻,候溫后為病牛灌服,用藥1 劑/d,連續用藥3d。
在上述方劑內,神曲的主要功效為健脾補氣,當歸的主要作用為活血補血、調經止痛,黃芪的主要作用為補氣固表、托毒排膿,枳殼的主要作用為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二丑的主要作用為利水消腫、清熱利濕,三棱的主要作用為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黃柏的主要作用為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玉片的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毒、消積下氣,厚樸的主要作用為行氣消積、燥濕除滿,麥芽的主要作用為行氣消食、健脾開胃,莪術的主要作用為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桃仁的主要作用為活血祛瘀,陳皮的主要作用為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甘草的主要作用為補益脾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母牛產后子宮瘀血的發生多是由于缺乏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所采取人工助產方式不正確、患有生殖系統疾病等多種原因而引發。為有效預防母牛產后子宮瘀血的發生,相關主管部門需積極指導養殖戶,在養殖場內構建完善的防控措施,對繁殖牛群采取科學的飼養管理方式。具體而言,在日常養殖中,待妊娠母牛進入妊娠中后期后,需將其置于單獨的圈舍內飼養,防止將其與其他牛群混合養殖以及管理,可結合妊娠母牛的需求特點對其飼料內營養價值逐漸提升,以幫助其提升機體抵抗能力。在母牛分娩階段,需及時將其轉入產房內,同時強化產房內衛生控制管理,嚴格消毒,以確保墊料清潔、衛生、干燥,為母牛營造一個整潔衛生的分娩環境。在人工助產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若母牛不存在難產問題,需讓其自然分娩。若母牛存在難產癥狀,需及時對其人工助產,在此過程中需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防止強拉硬拽,以避免因母牛腸道損傷而引發病原微生物侵染,最終導致子宮瘀血的發生。待人工助產結束后,需及時對子宮做好清理工作,促進陰道以及子宮內容物的排出。在母牛產后7d 內,需對其加強護理以及管理,及時為其喂服麩皮糖鹽水,以幫助其盡快恢復體力。若母牛產后機體較為虛弱,需及時為其靜脈注射25%葡萄糖1,000mL、10%葡萄糖酸鈣800mL 以及5%碳酸氫鈉500mL,或者將荷葉、益母草、紫蘇各100g,干艾葉50g 加清水煎煮后為病牛灌服,以提升母牛機體抵抗力,達到清瘀解毒的功效。
2021 年5 月27 日,筆者接診到一頭產后母牛,其分娩過程正常,胎衣正常排出,但是出現頻繁努責現象,養殖戶表示該牛已連續3d 出現腹痛癥狀,疼痛嚴重時甚至伏臥在地、四肢亂蹬。筆者經過仔細檢查發現,病牛鼻鏡較為干燥,體溫基本正常,瘤胃內存在微弱的蠕動聲音,其精神不振,行走困難,肚子發脹,陰戶不斷流出淡紅色污濁物,判斷病牛所患為子宮瘀血所引發的腹痛,同時伴隨有瘤胃遲緩。確診后,筆者采取中藥對母牛治療,選擇的是上述方劑三,即將神曲、當歸、黃芪各45g,枳殼、二丑、三棱、黃柏、玉片、厚樸、麥芽、莪術各30g,桃仁、陳皮各24g,紅花、甘草各18g 混合后研碎,加入開水充分調勻,候溫后為病牛灌服,用藥1 劑/d,1d后病牛癥狀明顯減輕,瘀血化開排出惡露,3d 后精神以及食欲恢復正常,外陰停止排出污物。
綜上所述,牛產后子宮瘀血的發生會嚴重影響母牛的機體發育,要想推進養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強化牛只的飼養管理,尤其對妊娠期母牛。養殖戶需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養殖知識,以確保母牛在產后得以恢復健康,為其后期的生產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