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王傳樸,藺匯濤
(1.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畜牧服務中心 山東菏澤 274300;2.山東省菏澤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山東菏澤 274000;3.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畜牧服務中心 山東菏澤 274700)
作為母牛常見的繁殖性疾病,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較高。母牛在患病后,其正常發情受到影響,受孕率降低,從而出現不孕的情況,對養牛業的發展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現階段,母牛子宮內膜炎的發病率進一步升高,給母牛養殖和配種工作帶來不利影響,需及時做好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臨床治療時,應用中西醫療法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降低該病可能對養殖工作造成的不利影響。
導致牛患子宮內膜炎的因素較多,母牛難產、胎衣滯留是主要因素;母牛正常分娩或是出現難產的癥狀,均應進行人工助產,實際操作時,若是忽視消毒工作或是消毒不徹底,均可能導致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相關助產人員在具體操作時,胎衣剝離不干凈,或是動作粗暴,導致子宮黏膜受到損傷,可能導致疾病出現;人工授精工作進行時,輸精器械、操作者自身以及被輸精母牛其外陰部位未做好消毒工作,均可能造成微生物入侵感染子宮而感染;飼養管理工作忽視,母牛缺乏營養,體質虛弱,可能誘發疾病;飼喂工作進行時,日糧搭配不當,微量元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缺乏,均會影響母牛的體質,導致其免疫力下降、子宮收縮乏力,最終出現母牛子宮內膜炎高發的情況;最后,母牛產下死胎或是產后惡露不盡,可能導致子宮內膜炎的發病幾率升高。
急性病例的患病牛在患病后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體溫升高可達40℃,伴有腹痛;子宮一般在生產后20d 中無明顯變化,泌乳量迅速下降,陰道中有白色或是淡紅色膿性分泌物流出;部分母牛在產后或是流產時會出現腰背拱起、努責的情況,頻繁做出排尿姿勢,子宮頸稍微張開,子宮角變大,同時伴有較為明顯的疼痛感。
慢性病例會對病牛的發情周期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母牛屢次配種均不成功,并可能導致妊娠后出現流產的情況;患病母牛的全身癥狀并不明顯,精神和食欲較差,體溫稍微會有所上升,陰道中有渾濁濃液或是絮狀物流出,附著于尾根和大腿處,干燥后結痂;宮頸外口出現充血的情況,子宮壁變厚;部分病例存在卵巢膿腫的情況,陰道中有大量白色、褐色分泌物流出,味道惡臭。
隱性病例的癥狀并不明顯,但是多次配種后均受孕困難;即使受孕成功,后期還可能出現流產的情況;病牛發情周期基本無異常,發情時體內有較多分泌物流出。
一般情況下,結合母牛所表現出的臨床癥狀能夠進行初步診斷,同時可以結合母牛子宮分泌物的特征確診該病:例如在母牛患病后,其子宮分泌物透明、清亮,同時伴有拉絲的情況,即可進行診斷;另外,母牛患有子宮內膜炎后,其子宮分泌物明顯增多,質地稀薄,難以拉成絲狀;部分病例其分泌物顯著減少,顏色為灰白色,逐漸變得黏稠、渾濁。
該檢查方式比較直觀、簡單,且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檢查出母牛是否患病。通過直腸檢查,若發現患病母牛其子宮頸略微粗大,雙側子宮角存在較高對稱,子宮彈性變差,難以形成較大子宮腔,即能夠做出診斷。檢查時,需要對處于不同發病階段的病牛和不同狀態下的子宮形態做好多次檢查,這樣才能獲得較為科學的診斷結果,所以,該診斷方式往往更適合經驗較為豐富的獸醫人員進行操作,避免操作不準確而導致誤診。
該檢查方式比較直接且準確率比較高,能夠對母牛子宮頸口的分泌物特征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時結合細菌學診斷,檢測其中是否含有沙門氏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放線菌等病原菌,可以進一步提高診斷的精準程度。
母牛子宮內膜炎多是由于感染細菌所誘發的,所以診斷時,可以應用微生物培養的方式,具體可采集母牛產后子宮的分泌物進行檢查,即可以判斷子宮感染細菌的嚴重程度。檢查時,還可以和藥敏試驗結合到一起,能夠對臨床治療工作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該檢查方式是現階段較為常用的診斷方式,其中細胞學檢查應用更為頻繁,診斷的準確率更高。可先進行子宮灌洗,并對灌洗液進行檢查,判斷其中是否含有多形粒細胞,結合檢查結果進行判斷。子宮活組織檢查可以幫助相關獸醫人員判斷母牛是否患有該病,但該方式會對母牛的子宮內膜造成損傷,致使機體的繁殖性能受到影響,所以該診斷方式應慎用。
治療牛子宮內膜炎,要重視提高患病牛的機體抗病力以及子宮的收縮力,促進子宮內滲出物的排出,加快子宮復原速度。
首先,可先使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子宮。沖洗前,先做好子宮按摩,促進子宮內液體緩緩排出。之后可借助輸精槍等工具,嚴格消毒后,將其緩緩注入到子宮中進行沖洗。沖洗液可以應用生理鹽水、0.1%~0.2%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進行,要先將其加熱,使用注射器抽取沖洗液,每次200~300mL,注入子宮中,使用進入到直腸中的手輕輕按壓子宮,可以從體外進行按摩,促進沖洗液進入后再排出,重復多次,直至沖洗液變得干凈清亮。可以將青霉素、鏈霉素各200 萬IU,加入生理鹽水進行稀釋,之后沖洗子宮,依然重復多次,能夠獲得較好的消炎殺菌效果。
其次,應用微生物技術,能夠獲得較好的疾病治療效果。可以將乳桿菌制成抑菌劑,再導入到患病牛的子宮中,有助于提高母牛子宮對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同時該治療方式安全無刺激,有助于促進母牛身體機能的恢復,增強免疫力,較好的抑制病菌繁殖。
治療時,輔助應用子宮按摩的方式,能夠較好的提高母牛子宮肌肉張力。可先通過直腸,對母牛子宮角進行按摩,促進子宮壁和炎性分泌物能夠分離,并促進炎性分泌物排出體外,并在按摩后再使用生理鹽水等去做子宮的沖洗,按摩時長持續5~10min,2 次/d。
中藥治療能夠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在應用西藥的基礎上再合理地應用中藥,能夠促進患病牛痊愈,加快恢復速度。具體可選擇的方劑如下:
首先,慢性型在治療時應遵循理氣活血的治療原則,可選擇益母草、蒲黃、茯苓各50g,當歸75g,桃仁、川芎各25g,香附40g,混合研末,加入200g 黃酒作為引,再加開水進行沖調,一次性進行灌服。
急性型病例需遵循清熱解毒、理氣活血的治療原則。可選擇連翹、銀花各100g,赤芍、丹皮、桃仁各40g,黃芩、香附子、薏苡仁各50g,蒲公英60g,混合研末,加開水沖調,一次性灌服。
方劑三:黃芪、黨參各60g,白術、當歸、艾葉各30g,升麻25g,柴胡20g,何首烏、甘草各15g,混合研末,加開水,候溫后灌服,對于氣虛所造成的子宮內膜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方劑四:當歸60g,桃仁、川芎各30g,炮姜、炙甘草各24g。混合研末,加黃酒120mL 作為藥引,再加開水沖調。對于由血瘀造成的子宮內膜炎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強化日常飼養管理,有助于降低疾病的發生概率。同時在母牛患病后,做好精心護理,有助于加速其恢復。首先,在養殖過程中,要優化飼養管理,為母牛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定期做好圈舍的清潔工作,避免病原菌的滋生傳播。提前做好產房的消毒清潔工作,并進行通風,保證母牛生產時,環境不存在致病因素。
其次要做好飼喂工作,結合母牛體重以及各個妊娠階段對于營養物質的需求,科學進行日糧的調整,保證其各個階段均能夠獲得充足的營養物質。
母牛生產過程中,相關助產人員需嚴格結合相關操作規程進行工作,避免由于助產不當等因素導致母牛子宮內膜炎發生:無論是人工授精還是分娩助產,均需要注意在無菌環境下進行,避免病原菌感染:相關工作人員要在母牛生產前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生產過程中規范操作,避免對母牛子宮造成損傷,生產后要加強產后護理,促進母牛機體盡快恢復,提高免疫力。同時為預防子宮內膜炎的出現,必要時還可以有針對性用藥,提前預防疾病。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炎是母牛最常見的生殖系統疾病,產后母牛更易患該疾病。為避免該病可能對養牛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日常還需做好疾病的防控,掌握疾病病因,結合臨床癥狀以及實驗室診斷等,及早確診疾病,應用中西醫療法做好疾病的治療,幫助母牛能夠盡快恢復健康,促進養牛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