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燕,陳杰賢
(1.柳州市柳北區長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廣西柳州 545003;2.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廣西柳州 545002)
近年來大眾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市場中雞肉、雞蛋產品的銷售態勢良好,為養雞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助推作用。但雞呼吸道疾病的高發,依然困擾著廣大養雞業從業者,嚴重威脅著雞的生命安全與肉質健康,阻礙了養雞業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雞呼吸道疾病的研究,分析其發病原因、流行特點,探索行之有效的診治方法,降低雞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提升其治愈率,促進養雞業發展。
雞呼吸道疾病在目前的養雞業中較為高發,病因多為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支原體感染、寄生蟲感染等,此病一年四季內均可發生,氣溫較低時,如初春、秋冬時節,雞尤其易發此病。病毒感染與細菌感染為此病最為常見的兩種病因,其中,病毒感染更多見于溫度低、氣候變化大的時節,細菌感染則更多見于溫度高的時節,但病毒與細菌相互影響,共同誘發雞呼吸道疾病的情況亦不在少數,此種情況下,患病雞與帶菌雞身上攜帶的病毒,會經由垂直傳播、水平傳播渠道,快速蔓延至整個雞群,為疾病防治帶來很大的困難。不同類型的雞呼吸道疾病,在臨床癥狀上通常有著一定的區別,但基本都會導致雞出現打噴嚏、咳喘、精神萎靡、張嘴呼吸等癥狀,影響雞的正常生長,為養殖戶帶來重大的損失。
以下列舉幾種常見的雞呼吸道疾病,列舉其臨床癥狀:
此病的發病原因為雞受到禽流感病毒的感染。患病雞在發病后,會出現精神萎靡鼻涕、鼻塞等癥狀,雞冠呈現紫紺色,糞便呈現黃綠色。剖檢病雞可觀察到其內臟器官出現明顯的出血,以心外膜、心肌、腺胃等部位最為嚴重。蛋雞的輸卵管會出現水腫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腹膜炎。
此病在雞群中也極為常見。患此病后,雞通常會出現咳嗽不斷、打噴嚏的癥狀,嚴重者流淚、流鼻涕,觀察其鼻腔會發現明顯的腫脹,且病雞無法正常站立。蛋雞患此病后,產蛋量會出現明顯的下降,且多為畸形蛋或軟殼蛋。剖檢病雞可發現其支氣管、氣管處存在明顯的炎性病變,在鼻腔處亦有炎性滲出物滲出。
此病為病毒性傳染病,一旦發生會為雞群帶來極為嚴重的危害。患此病的雞,在發病后會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咳嗽的癥狀,精神萎靡,口腔中溢出黏液,將雞倒提,會觀察到大量的黏液從雞的口腔處流出,且病雞通常還會出現腹瀉的癥狀,糞便多為黃綠色,發病嚴重的雞,還會在頭頸部出現一定的神經癥狀。蛋雞患此病后產蛋量明顯下降,且多為軟殼蛋。
此病為I 型皰疹病毒引發的傳染性疾病,臨床癥狀以呼吸道癥狀為主。患病雞在發病后,會出現呼吸困難、咳嗽不斷等癥狀,且咳嗽物為帶血的黏液,部分雞還會出現甩頭癥狀。剖檢病雞可觀察到其咽喉、氣管出現明顯的病變,有帶狀出血斑分布于雞的喉頭部位,在雞的氣管中,可觀察到有黃白色的假膜覆蓋。
此病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發的傳染性疾病,在各齡雞身上都可見到,蛋雞與育成雞患此病的概率尤其高。患此病的雞在發病后,會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甩頭、啰音癥狀,肉髯處出現明顯的腫脹。
此病是由敗血型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通常可被稱作慢性雞呼吸道疾病。患病雞在發病后,會出現咳嗽不斷、張口呼吸、啰音等癥狀,鼻孔被堵塞,眼部流出大量的分泌物。
導致雞患呼吸道疾病的原因較為復雜,但總體集中于如下幾種:
養殖戶在養雞過程中未做好對雞舍的溫度、濕度管理,會導致雞免疫力下降、呼吸道黏膜分泌機能亢奮,進而致雞受到疾病的侵擾。在此種情況下,大量的黏液會從雞的呼吸道中分泌而出,黏膜纖維的排異功能受阻,導致大量病原微生物聚集在雞的呼吸道內,致雞患病;若溫度、濕度過高,雞的呼吸頻率會有所上升,呼吸道黏膜與纖毛的摩擦更為嚴重,長此以往二者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為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提供了先決條件;溫度、濕度過低會影響雞呼吸道黏膜的分泌機能,導致黏膜及其纖毛抵抗疾病、清除病原體微生物的功能有所下降,進而致雞患呼吸道疾病。
有害氣體會損傷雞的呼吸道黏膜,進而導致雞患呼吸道疾病。例如氨氣、硫化氫、一氧化碳等,都是典型的有害氣體,雞長期吸入這些氣體,呼吸道黏膜及其纖毛對病原微生物的清除能力會受到損害,導致雞易患呼吸道疾病。
在養雞業的日常生產中,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雞,生長所需的面積往往是不同的,養殖戶應加強對雞的飼養密度管理,通常情況下,雞群的密度過大,會導致一些雞難以在生長過程中攝取到足夠的營養,此種雞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弱,一旦接觸到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遭到感染,進而發病,之后將病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雞,為養殖戶帶來重大的損失。
養殖戶有必要做好對雞舍環境的管理,例如及時清理雞排泄的糞便、消毒雞舍以及養雞過程中使用到的飼養工具,還有進入養殖場的車輛與人員等。若養殖戶對此項工作的落實不夠到位,就很有可能導致一些病原菌在養殖場中肆意地生長繁衍,久而久之導致雞患呼吸道疾病。
養殖戶在養雞過程中,有必要加強飼料管理,為雞提供充足的、新鮮的且營養物質搭配合理的飼料,保證雞的正常生長,提升其對多種疾病的免疫力。若養殖戶對這項工作的落實不力,就很有可能導致雞出現發育不良等一系列問題,對疾病的免疫力很差,很容易便會受到病原微生物的入侵。此外,養殖戶將發霉變質的飼料提供給雞,也會導致雞對疾病的免疫力下降,進而致雞患病。
在溫度較低且氣候變化明顯的時節,雞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在諸多雞呼吸道疾病中,以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為首的細菌性疾病,以及以支氣管炎、新城疫、禽流感為首的病毒性疾病是最為常見的,因此這些細菌、病毒也應被看作是致雞患呼吸道疾病的關鍵因素。
養殖戶在養雞過程中,未嚴格依照免疫程序,為雞接種相應的疫苗,或在為雞接種疫苗時,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疫苗失效、雞應激反應、雞營養不良等),導致疫苗在接種完畢后,并未發揮其應有的效果,也會導致雞患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提升。
以下列舉幾種治療雞呼吸道疾病的常規方案,養殖戶應結合患雞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選用,避免盲目照搬:
1)方案一。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每天分兩次投入雞飲用的水中,連用3~5d,可在雞飼料中加入維生素、蛋氨酸等補給物,或清肺散、清肺止咳散、黃芪多糖等中草藥,獲得更佳的治療效果。
2)方案二。個別治療:為成年雞使用鏈霉素20 萬IU/d,分2 次注射;或為雞使用卡那霉素1 萬IU/d,分2 次注射,連用2~3d。全群治療:鏈霉素、紅霉素、恩諾沙星、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等藥物,為雞連續給藥3~4d。若雞場中患病雞不多,養殖戶可選用個別治療方法,若患病雞數量較多,且存在無法被及時去除的外界致病因時,養殖戶可選用大群治療方法,同時為個別雞兼用個別治療方法。當雞患病十分嚴重,死亡率較高時,養殖戶應使用宣肺熱、止咳喘等藥物為雞實施聯合治療。
3)方案三。養殖戶應仔細分析雞患的是哪一種呼吸道疾病,之后依據如下方案治療:
細菌性呼吸道疾病:將環丙沙星可溶粉加入到雞的飲水中,若雞患的是支原體性呼吸道疾病,可將泰樂菌素或替米考星等藥物加入到飼料中治療患雞。
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可使用血清抗體治療患雞,若養殖戶經濟條件不允許,可換用黃芪多糖、植物血凝素、板青顆粒(板藍根、大青葉提取物)、甘草顆粒(甘草提取物)等抗病毒藥物代替抗體制劑以減輕發病癥狀。
加強對雞場的飼養管理,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預防雞患呼吸道疾病的方法。養殖戶具體應做好如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強對雞生長環境的管理,例如及時清理雞舍內的糞便,消毒雞的食槽以及飼養過程中使用到的工具等。一般來講最適合雞生長的雞舍溫度,在25~28oC 左右,濕度范圍在60%~65%左右,過高過低都會影響雞的正常生長,養殖戶應依據這一數據,加強對雞舍的溫度、濕度管理,及時為雞舍通風換氣,同時還應加強對養殖密度的管理,保證其合理[3];其次,應定期對雞舍以及進入雞舍的人員實施消毒,對于雞飲用的水,也應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有病原微生物在水中生長,若發現有雞病死,應第一時間對其實施無害化處理,之后消毒整個雞舍;最后,應加強對整個雞群的營養供給,避免雞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出現營養不良等一系列問題。養殖戶應盡可能為雞提供新鮮、優質、營養搭配合理的飼料,同時保證雞能夠時刻獲得干凈的飲水,提升雞對多種疾病的抵抗力,避免雞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及時為雞實施免疫接種,是預防雞呼吸道疾病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養殖戶有必要依據雞群具體的生長情況,以及當地流行雞呼吸道疾病的情況,編制科學合理的免疫方案。在為雞實施免疫時,養殖戶應仔細觀察,若雞存在應激反應、營養不良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況,可適當調整免疫日期,保證疫苗有效性;在選購疫苗時,養殖戶有必要仔細查看商家的生產資質,依照疫苗說明書的要求,為雞正確施用疫苗,避免出現無效免疫的情況;為提升疫苗的效果,養殖戶也可在免疫前5d,將黃芪多糖、維生素等補給物加入到雞的飼料、飲用水中,保證免疫效果。
綜上所述,雞呼吸道疾病在目前的養雞業中常有發生,加強對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相關工作者應加強對多種雞呼吸道疾病的鑒別研究,提升診斷準確率,在診斷雞患有疾病后,第一時間采取合理的手段進行防治,避免疾病擴散到整個雞群,最大程度上減少疾病為雞場帶來的損失。此外還應加強對雞場的飼養管理,為雞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與充足的營養來源,提升其對疾病的抵抗力,獲得更為良好的飼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