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利
(湖南省張家界市永定區大庸橋街道辦事處 湖南張家界 427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飲食結構也出現巨大改變,生活當中對于牛肉方面的需求日益擴大,而這些也促使牛肉及其制品的價格不斷攀升,由于牛肉價格居高不下,大大激發了廣大養殖工作者肉牛養殖興趣,一些地區也將肉牛養殖項目作為當地畜牧業發展重點。但在肉牛養殖過程當中,由于人們對肉牛科學養殖技術缺乏足夠了解,導致肉牛養殖效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阻礙養牛業的持續穩步發展。
建設牛場過程當中,應當首選城鎮之外交通便利、水電方便的區域,這樣不僅能夠控制成本投入,還利于運輸,牛場應當距離交通干道不低于500m,同時選擇地勢高,具有適宜坡度、能夠種草且租金便宜的山地為最好,牛場規模大小應當結合養殖數量進行確定,并保留相應的發展空間。
修建牛舍應當以實用為主旨,科學地進行修建,為牛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牛舍床位密度要適宜,育肥牛舍每頭一般按照4~5m進行設置,并確保供料、供水方便,利于衛生清潔,保證牛的健康生長。
除產房之外,肉牛欄舍建設過程當中均可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因陋就簡,建設成簡易舍,屋頂運用水泥瓦,房屋結構建設成全敞式(用高度為1.2m 的圍欄替代其中的三面墻),進入冬季在三面圍欄之外懸掛厚度較厚的纖維塑料布即可,能夠控制和減少墻壁建設帶來的成本投入。
就當前肉牛養殖而言,國內牛的體型很多是以役用為主,個體不大,而且產肉率相對較低。為了促使肉牛快速育肥,提高肉牛養殖效益,肉牛養殖過程當中應當首選體格相對較大、且肌肉發達、脂肪含量少的優質肉牛品種。如利木贊牛、夏洛萊牛、西門塔爾牛等品種。
將前述的肉牛品種和本地黃牛實施二元經濟雜交或三元經濟雜交,獲得雜交一、二代牛開展育肥工作,不僅能夠達到良好的育肥效果,還能大幅提高肉牛養殖效益。
肉牛養殖過程當中應當充分重視先進技術應用,如人工授精技術,可以大幅控制和減少種公牛引進飼養的成本投入,還利于雜交改良肉牛品種,增加養殖收益。
當養牛場繁殖母牛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之后,便可結合牛場實際,認真落實自繁自養,這樣不但可以購牛費用投入大幅減少,還能有效控制疫病傳播。
過去農村地區在牛養殖過程當中,很多都是利用青草、農作物秸稈、紅薯藤等材料喂牛,牛的日糧當中一般不添加精料,導致牛的營養不足,生長速度相對較慢,而且肉質不是很好,很難獲得好價錢。為此,應當打破過去這種傳統的養殖觀念,在牛日糧當中合理添加精料,增加營養,提高育肥效果,進而獲得更高的養殖收益。玉米粉、豆餅、豆粕、糠麩、維生素、礦物質等是精料的主要原料,同時結合肉牛生長過程當中的營養需求科學配制飼料,增加營養減少成本投入。對于生長發育快的犢牛精料可以根據以下方式進行配比:①從斷奶到體重250kg,玉米粉、豆粕、菜粕、棉粕和麥麩等分別按照50%、5%、16%、7%和18%進行配制,并聯合應用4%的預混料;②針對300kg 以上體重的犢牛,玉米粉、豆粕、菜粕、棉粕和麥麩等分別按照42%、10%、7%、13%和24%進行配制,并聯合應用4%的預混料。
為了保證肉牛健康生長,飼料配比要多方面考慮,青草飼料較豐富時,可以合理增加青飼料,70%投喂禾本科牧草,30%投喂豆科牧草。冬季青草飼料不足時,可以投喂黑麥草,也可投喂一些干青草或者是青貯飼料,一般在牛的日糧當中按45%搭配青貯飼料,青干草通常按55%搭配。
花生餅、酒糟以及醬油糟當中含有大量的粗蛋白,能量豐富,并且具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在養殖肉牛過程當中,可結合實際合理應用,不僅能夠增加肉牛營養,還能減少精料投喂量,對肉牛健康生長非常有利。
作為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瘤胃素,對于牛的增重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尤其是瘤胃素鈉應用最為普遍,通常每千克飼料當中應用50mg,每頭牛投喂60~350mg/d,肉牛養殖實踐發現,對于生長階段180kg 左右肉牛,每日將200mg 瘤胃素鈉投喂到飼料當中,能夠節約4%左右的飼料,還能促進肉牛增重20%左右。同時也可將羥甲基脲添加于精料當中,補充牛生長所需的蛋白質,不僅有利于飼料當中干物質的轉化,還能增加經濟收益,減少成本投入。
該法是對斷奶之后的犢牛及時進行育肥,直至13~17 月齡出欄,一般能夠達到450kg 左右的體重。持續育肥法是肉牛養殖過程當中一種非常好的育肥方式,并具有很高的飼料利用率,每日需要2~3 次飼料投喂,增重在2kg/d 左右。具體育肥方式如下:犢牛6月齡斷奶,持續進行6 個月左右育肥,一般12 月齡能夠達到400kg 以上體重。針對150~250kg 的牛,每日使其自由采食氨化秸稈,并按照0.5kg/d 添加干苜蓿,同時聯合應用3.0kg 的精料。對于200~250kg 體重的牛,投喂3.8kg/d 精料。低于250~400kg 體重的牛,在每日自由采食氨化秸稈基礎上,聯合應用0.8kg 干苜蓿,并配合應用4.2kg 精料。
1)科學選擇架子牛首選體格健壯、骨架大、肌肉薄、300kg 體重的架子牛,這種架子牛,不僅具有較大的生長潛力,而且育肥效果好、價格相對較低。同時,適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公牛與閹公牛相比生長速度相對較快,而且閹公牛生長速度又高于母牛。因此架子牛選購過程當中,應當以公牛為首選。年齡方面應當選擇1.5~4歲架子牛,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飼料轉化率,還能促進牛的快速增重。另外還要觀察牛的發育情況和健康情況,保證所選的架子牛健康無病。最后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就近選擇。
2)架子牛育肥育肥工作開展過程當中,主要包括育肥前期、中期、后期幾個階段,育肥前期(一般為15d):粗飼料應當選擇青貯玉米秸稈或者氨化秸稈,并保證架子牛自由采食,提供清潔而又充足的飲水,并合理增加精料,每日根據牛體重0.8%投喂混合精料。育肥中期(30d):投喂2 次/d,同時要做到精粗飼料科學配置,精料按照5kg/d 進行投喂,并保證充足飲水。育肥后期(45d):以精料為主進行投喂,投喂量按照總日糧75%進行投喂,根據牛的體重按照2.0%喂料,按照5~6kg/d 投喂精料,合理增加次數,確保牛充足飲水。
每天對牛舍認真打掃,對牛體進行刷拭,進入冬季,將墊草鋪好,確保牛舍干燥衛生,牛體不可攜帶糞塊,并且確保飼料器具、飲水干凈衛生。
根據牛的體重、營養狀況、年齡等,科學分群編組,并做到定位飼養,對牛的運動合理限制,通常每樁一牛,并按照50cm 設置牛的拴系繩,避免能量過度消耗。
保證牛合理鍛煉,對其肢蹄與筋骨起著很大的促進作用,還能保證牛健康生長,避免發生疾病。同時確保4~5h/d 曬太陽的時間,這樣可以促使紫外線照射作用下機體VD 轉化為VD,利于鈣、磷沉積。
冬季氣候寒冷,應當加強牛舍防寒工作,牛舍當中的溫度最低不應下降至5℃以下,低溫條件下不僅會增加牛體產熱量,還會增加飼料消耗。夏季加強通風,確保牛舍溫度處于16~24℃,并保證濕度適宜,這樣才能促進牛的正常代謝,增加食欲,提高育肥效果。
肉牛養殖過程當中還應當做好疫病防治工作,保證牛體健康,養殖過程中對牛的健康狀況和實際情況認真觀察,有異常情況發現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定期驅蟲,減少寄生蟲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的驅蟲藥劑,包括敵百蟲、阿苯達唑等,根據說明科學應用。
當牛體重達到500kg 左右,架子牛育肥6 個月之后,結合實際進行出售,牛體重達到500kg 以上時,生長速度明顯變慢,所以應根據牛的體重及時分批出欄,并考慮市場行情,增加養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