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莉娟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太原 030401)
體能是人類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身體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發展幼兒體能對幼兒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網絡的快速發展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一些幼兒過度沉浸在手機、電腦等設備終端,養成了散漫和懶惰的不良習慣,幼兒常不愿意參加戶外活動,導致其體能素質如耐力、速度、平衡等指標水平普遍低下。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幼兒體能的積極意義,積極對幼兒體能課程進行設計,有效提升幼兒的體能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體能是指人體的各器官所具備的能力,良好的體能是促進身體各個系統正常發育的基礎。在運動訓練中,體能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運動訓練的基礎,同時體能訓練對幼兒的運動發展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體能不僅有助于幼兒身體形態的改善,還能強化幼兒身體各個器官系統的功能,使幼兒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在傳統的幼兒體育課程中,由于缺乏系統的運動指導,幼兒參與體育活動多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機性,幼兒教師也未能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這就容易造成幼兒的運動損傷。尤其是那些身體素質相對較差的幼兒,在從事超出個人體能范圍的運動項目時更容易發生運動損傷。而通過幼兒體能課程的開展,可以為幼兒參與體育運動活動提供更加科學的指導,減少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從而降低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時發生運動損傷的可能性。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雖然年齡偏小,但是其學習能力與模仿能力較強,對新鮮事物也抱有較強的好奇心。幼兒體能課程的開展會讓體育教學的訓練方案與組織形式更加生動、有趣,能有效激發幼兒的運動意識,可以讓幼兒進行更好的體育運動模仿;同時,還能完善幼兒的大腦功能與神經系統,讓幼兒的身體運動技能得到充分的調動,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地改善幼兒的身心健康素質,使幼兒健康成長。
整體而言,當前很多幼兒園的體能課程是以體能游戲和韻律操為主的,課程內容相對單一,訓練效果沒有明顯變化,導致幼兒體能較差。為促進幼兒體能課程的積極開展,首先,幼兒園要樹立科學的體能課程設計理念,做到以幼兒為本、因材施教;其次,幼兒園在設計體能課程時,應加強對幼兒進行體能訓練的重視度,要積極與體育部門以及教育部門合作,及時增加一些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的體能訓練內容,并保證體能課程內容的層次性、合理性,以滿足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等不同年齡段幼兒的體能訓練需要,兼顧幼兒的跑、跳、走、爬等多種身體素質的培養和強化,以逐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外界適應能力;最后,幼兒園要使幼兒體能課程的目標更加科學化,在提升幼兒體能素質的同時,還要加快對幼兒體育意識、運動能力、團隊精神及意志品質等的全面培養與發展。
為增強幼兒體能課程內容體系構建的科學性,幼兒園需要基于不同年齡段幼兒身心發展的狀態,以培養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的基本能力為目標,盡可能保證幼兒體能課程內容的全面性、層次性和趣味性。首先,幼兒園要根據幼兒貪玩好動的特征,使幼兒體能課程的內容設置更具趣味性,通過積極創設豐富的體能訓練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體能訓練的興趣。其次,幼兒園要構建層次性、遞進性的體能課程內容,這樣一方面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幼兒體能訓練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體能課程有效遞進,如在跳躍、跨欄、平衡木等項目內容的設計上,體能課程的內容設計應本著由易到難、逐步遞進的原則,逐漸加大幼兒體能課程的強度和難度。再次,具體到個別技能與體能結合的課程中,內容制定和教學安排也應更科學,如在爬行動作的訓練上,可以從“嬰兒爬→小貓爬→小熊爬→蜘蛛爬→鱷魚爬”的順序,遵循循環漸進的原則安排幼兒體能課程。
在開發幼兒體能訓練課程時,幼兒園要充分考慮到幼兒體能課程實施階段的教學組織與訓練形式,對課程形式的選擇一定要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生理特征。例如,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要制定豐富的、趣味的、高效的訓練形式,這樣既可以保障幼兒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參與性和適應性,又能確保幼兒可以輕松、高效地完成體能課程目標。尤其是對于剛入園的3~4歲幼兒而言,除了可以通過轉彎跑步(蛇形跑)、折返跑、跨欄來提升幼兒體能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游戲來代替枯燥的體能訓練形式,如繞過障礙跑、平衡滑梯、拋球等形式都是進行體能訓練的良好選擇;對于4~5歲幼兒而言,由于其已經在前期的學習中建立了一定的體育運動自信和興趣,身體能力和思維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這時在體能課程形式的選擇上可以增加難度、強度和復雜程度,要讓4~5歲的幼兒更多參與具有互動性、挑戰性的體能訓練形式,如手絹接力跑、過橋等以游戲為依托的訓練活動,在強化幼兒體能訓練的同時,可以有效兼顧幼兒的敏捷性、柔韌性、身體協調性等素質的培養;對于5~6歲的幼兒而言,其身心素質更加成熟,運動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都在不斷提升,因此這時在選擇體能訓練的形式時,可以進一步增加強度和難度,同時融入一些力量訓練、耐力訓練、協調性訓練等,如拔河、綁腿跑、跳山羊等訓練形式都是5~6歲幼兒喜愛的體能課程形式。
首先,幼兒教師要重視游戲法的教學應用,這是因為游戲是幼兒喜歡參與的活動,也是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因此幼兒體能課程可以依托豐富的體育游戲資源。強化游戲法在幼兒體能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參與體能課程的興趣,讓幼兒感受體能課程的學習價值與樂趣,并在體能課程的學習中逐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體能課程的游戲教學方式,可以針對體能訓練動作設計模仿游戲,也可以制作和使用游戲道具、頭飾以及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游戲條件等,以更好地達成幼兒體能訓練的強度和效果。
其次,幼兒教師要注重示范講解法的教學應用,示范是讓幼兒以正確的技術動作為例,了解體能課程中要學習的動作的形象、結構、要領和順序,由于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因此對一些運動技術和體能訓練動作的傳授,幼兒教師要通過規范的示范和科學的講解,讓幼兒有效掌握體能課程中的一些概念、名稱、技術動作要領、體能訓練要求等,這通常是幼兒體能課程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過程。
最后,幼兒教師也不可忽視對傳統訓練方法的應用,傳統的體能訓練經常需要幼兒重復性地做一些訓練動作和訓練內容,雖然這個過程有些枯燥,但是幼兒只有進行重復性的練習才能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因此教師要多對幼兒進行一些精神的激勵,鼓勵幼兒堅持訓練,讓幼兒通過反復的練習逐步掌握運動技術的要領,并在重復練習中不斷發掘個人的運動潛能。
幼兒體能課程的有效開展,需要幼兒園有完善的硬件設施條件作為物質保障,因此幼兒園應重視對體能訓練場地、訓練器材等資源的投入,為幼兒體能課程的開展提供完善的教學與訓練條件,滿足幼兒多元化的體能訓練與體育活動需求。同時,幼兒教師作為體能課程教學的組織者與實施者,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指導水平,針對不同幼兒的身心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方案,并根據幼兒體能課程的實施有針對性地提供教學評價和指導,要讓幼兒體能課程擺脫傳統訓練的局限性,增強幼兒體能發展的規范性與科學性。再者,幼兒園還應重視與幼兒家長之間的溝通與協助,以便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兒的狀況,與家長共同制定促進幼兒體能發展的有效方案。
基于當前幼兒的體能發展現狀,積極構建幼兒體能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需要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幼兒園的教育基礎設施,對幼兒體能課程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式進行科學的選擇,根據不同幼兒的個體情況來制定差異化的體能訓練目標,并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不斷地加大訓練強度,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