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黎愛英
語言教育活動既是幼兒園五大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口語組織、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的重要途徑。基于此,筆者思考了幼兒園開展語言教育活動的意義,并根據(jù)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意識、興趣、素材、習慣、機會、技能等角度出發(fā),提出了開展語言教育活動的方法,以供參考。
語言和思維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幼兒才能擁有靈活的思維,反之亦然。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設開放、自由的語言環(huán)境,促使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增強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而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恰恰滿足了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需求,為幼兒鍛煉語言技能和提升思維敏感度提供了條件,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會以幼兒的主觀需求和實際成長狀況作為活動開展的依據(jù),采用科學、專業(yè)的方式引導幼兒學習語言知識,幫助幼兒增強語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幼兒會接觸到更多的漢語詞匯和語句,也會與教師、同伴開展多元化的互動和溝通,增強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有助于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
在幼兒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語言環(huán)境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語言特點和個性特征,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促使幼兒主動表達。
首先,教師要從幼兒的語言特點出發(fā),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較強開放性和包容性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幼兒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幼兒使用了錯誤或不恰當?shù)恼Z言表達方式,教師不能急于批評幼兒,而應采取傾聽和引導的方式讓幼兒掌握正確的語言表達方式。同時,教師要肯定幼兒在語言方面的進步,引導他們用語言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幼兒在包容性極強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會主動表達。
其次,教師要從幼兒的個性特征出發(fā),在尊重幼兒個性差異的基礎上,營造寬松、自由的語言氛圍,保證處于不同語言水平的幼兒擁有平等對話的權利,從而增強全體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精心布置幼兒園的語言教室,將其劃分為功能不同的語言區(qū),并在合適的位置投放難度呈階梯上升的語言材料,讓幼兒能自由選擇各個分區(qū)的材料學習語言知識,并與同伴自由交流與討論。
最后,教師要從自然環(huán)境素材出發(fā),積極利用幼兒園內部和外部的自然環(huán)境,隨機選擇自然環(huán)境中的素材與幼兒展開對話,以增強幼兒的語言組織與應用能力,引導幼兒主動表達。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傾聽下雨的聲音和雨滴落在房檐上的聲音,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并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感悟。
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它能以一種趣味化的方式將教育內容呈現(xiàn)出來,讓幼兒在活躍的氛圍中產(chǎn)生表達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語言教育活動中融入語言游戲,以激發(fā)幼兒表達的興趣,促使幼兒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語言知識,從而增強語言活動的效果,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挖掘幼兒的興趣點,選擇符合幼兒興趣的游戲內容,以充分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促使幼兒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教育活動。例如,為了鍛煉幼兒的人際溝通能力,筆者組織幼兒開展了“我說你猜”的語言游戲,將印有拼音和圖畫的卡通圖片作為游戲道具,將幼兒分為兩人一組,一名幼兒手持卡片并將其放在頭頂,另一名幼兒相對而站描述卡片中的物品,手持卡片的幼兒需要根據(jù)描述準確說出卡片上的內容。
語言素材是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載體,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展語言教育活動,拓展語言教育活動的素材,豐富幼兒語言學習的形式,讓幼兒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體會語言學習的樂趣,以激發(fā)幼兒參與語言教育活動的興趣,從而增強活動效果。例如,在“冬天來了”的語言教育活動中,筆者發(fā)現(xiàn)部分幼兒對冬天的印象較為模糊,無法準確說出冬天的景象。于是,筆者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展開教學,利用智慧平板、多媒體等為幼兒展示“皚皚的白雪”“透明的冰凌”“美麗的冰花”等自然景象,讓幼兒看到了“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們都裹上了厚厚的大衣”的景象,幫助幼兒全面地了解了冬天。接著,筆者提出問題“冬天來了,我們的世界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并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幼兒根據(jù)之前觀看的圖片和視頻,爭先恐后地回答筆者的問題,如“大地變白了”“人們都穿得像一頭熊”等,這說明教師適時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可以有效豐富幼兒的語言素材和知識儲備,增強幼兒語言學習的效果。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二者之間具有緊密相連的關系,如果幼兒能將自己的所見所感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那么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也能得到鍛煉。閱讀是幼兒學習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進趣味性較強的繪本故事,帶領幼兒一同閱讀,讓幼兒思考故事中的情節(jié),并鼓勵幼兒通過口頭形式復述和續(xù)編繪本故事,從而幫助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例如,在某次語言教育活動中,筆者先帶領幼兒共同閱讀《好餓好餓的毛毛蟲》,讓幼兒仔細觀察繪本中的插圖。在幼兒大概了解繪本故事的情節(jié)后,筆者再引導幼兒根據(jù)繪本中的插圖有條理地復述故事情節(jié),這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主題語言教育活動是指教師以某個特定的主題為切入點開展語言教育活動,它對豐富幼兒的語言知識儲備、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可以開展主題語言教育活動,選取現(xiàn)階段的教育熱點、社會熱點、幼兒語言漏洞等不同的主題,營造輕松、活躍的活動氛圍,給予幼兒表達的機會,讓幼兒自由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豐富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形式,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針對幼兒當前禮儀語言缺失的情況,筆者開展了“你說對了嗎?”主題語言教育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不同的對話情境,如“如果我是一位老爺爺,你們和我說話應該用什么稱謂語啊?”幼兒踴躍地舉手回答:“和老爺爺說話應該用‘您’。”筆者還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多種類型的情境,幫助幼兒掌握了“請”“謝謝您”等禮儀詞匯的用法。此外,筆者組織幼兒開展演講、辯論等活動,為他們表達真實的自我提供條件,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素養(yǎng)。
幼兒對生活類的話題具有極大的興趣,教師可以在語言教育活動中引入生活元素,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促使幼兒主動表達,以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在一次語言教育活動中,筆者無意間引入了一個生活話題“小朋友們,你們在家里最愛吃的食物是什么啊”,這個話題極大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表達興趣,他們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有一些語序和語法方面的錯誤,便及時指出,幼兒也欣然接受了筆者的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繪本閱讀是語言領域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鍛煉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故事,引導幼兒自主表達、主動講述,讓幼兒觀察圖片內容,猜測、推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以激發(fā)幼兒的表達欲望,進而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繪本《天生一對》講述了鱷魚先生與長頸鹿小姐的“另類”愛情。在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繪本內容提問幼兒,引導幼兒使用猜測、推理的方式展開學習。在活動開始階段,教師可以詢問幼兒“小朋友們,封面上都有哪些內容呢”,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中的元素,如“有一只高高的長頸鹿”“還有一個又矮又小的鱷魚”“長頸鹿在抱著鱷魚”等。接著,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對幼兒說:“大家回答得真棒,封面上有一個奇怪的組合——鱷魚先生與長頸鹿小姐。你們猜一猜,它們之間發(fā)生了哪些故事呢?”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jié)并講述。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說出許多種可能,如“它們兩個在一起了”“它們做了很多好事”“它們應該是很好的朋友”等。最后,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展開閱讀,讓幼兒觀察每一頁的圖片,并鼓勵幼兒講述圖片內容,以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節(jié)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平日的語言教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入節(jié)日元素,豐富幼兒語言學習的內容,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自由表達,以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例如,在新年過后的學期初,教師可以開展以“春節(jié)”為主題的語言教育活動,利用街道、社區(qū)中濃厚的“年味兒”,豐富幼兒語言學習的內容。在活動開始時,教師可以詢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誰來說一說過年時有哪些變化呢?”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幼兒踴躍發(fā)言,紛紛說出自己感覺到的變化,如“我們小區(qū)門口掛上了紅燈籠”“爺爺奶奶買了中國結”“人們在家門口貼上了對聯(lián)”等。在幼兒回答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幼兒說“哇!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們知道有哪些關于春節(jié)的故事或兒歌嗎?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并引導幼兒講述故事或帶領幼兒唱兒歌,以豐富語言教育活動的內容,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
綜上所述,語言教育活動對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語言教育活動。同時,教師還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正視語言教育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不斷優(yōu)化語言教育活動,讓幼兒在快樂玩耍的過程中系統(tǒng)地學習語言知識,以不斷夯實幼兒的語言基礎,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