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曉琴
閱讀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繪本是幼兒園開展閱讀活動的主要素材,它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其鮮明的色彩、精美的配圖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本文探討了幼兒園如何利用繪本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以供參考。
幼兒園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充分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為幼兒設計多樣化的繪本閱讀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繪本的認識,促使幼兒開闊眼界、發展思維。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應選擇一些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的繪本,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比如,為了讓幼兒認識時間,筆者選擇了繪本《分針大冒險》,設計了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將全班幼兒分成四人一組,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分別扮演秒針、分針、時針和旁白。活動開始后,筆者先為幼兒講述了一遍故事,并讓幼兒自主分配具體的角色。接著,筆者借助多媒體,給幼兒展示了繪本每一頁的故事。最后,筆者讓幼兒結合繪本圖片的提示,開始扮演活動。在此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熱情高漲,他們對每一個角色都躍躍欲試。同時,一些幼兒表現出了驚人的記憶力——他們能準確地再現繪本的對話內容。
雖然幼兒的識字量有限,但是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他們能結合繪本配圖完整地表達故事內容。通過這次活動,筆者發現幼兒具有無限的潛力,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領者和指導者的作用,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活動,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進而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利用信息技術將紙質的閱讀資料轉變為視頻或者圖畫等,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感受繪本的無限魅力。教師在設計繪本故事活動的時候,也可以加入其他活動,如唱歌、跳舞或者繪畫等,讓繪本故事融入其他領域,拓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增加活動的趣味性。
為了讓幼兒閱讀更多優質的繪本故事,筆者每天都會閱讀一些繪本,并從中挑選適合幼兒心智的故事。比如,筆者所在班級有很多學習舞蹈的幼兒,筆者便選取了《小兔絲絲》系列繪本故事之《芭蕾兔寶貝》。在為幼兒講解該繪本故事時,筆者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故事內容,并插入了芭蕾舞小演員的視頻。在故事講解結束后,筆者讓學習舞蹈的幼兒根據音樂節奏跳舞,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興趣。幼兒非常興奮,想要繼續聽小兔絲絲的故事,他們都被可愛的小兔絲絲吸引住了。此后,只要看到小兔子,他們就會脫口而出:“那是小兔絲絲嗎?她有很多夢想呢!”
再如,筆者所在班級有幾名挑食的幼兒,為了解決這些幼兒吃飯挑食的問題,教師們采取了各種措施但是都沒有效果。基于此,筆者選取了繪本故事《美味的朋友》,該繪本塑造了雞蛋妹妹、豆腐哥哥、蘋果弟弟等擬人化的形象,通過這些主人公曲折、有趣的經歷給幼兒留下了深刻印象。每當吃到這些食物時,幼兒就會親切地稱呼他們為“豆腐哥哥”“雞蛋妹妹”“蘋果弟弟”,當有的幼兒開始挑食時,其他同伴就會提醒:“你不吃掉豆腐哥哥的話,它會傷心的哦!”聽到這樣的提醒,幼兒就不好意思挑食了,慢慢地改正了挑食的不良習慣。另外,有趣的繪本故事還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每次他們只要聽到講故事,就會興奮得手舞足蹈。
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把閱讀的主動權交給他們,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繪本閱讀。教師可以嘗試以下方式。首先,讓幼兒自主閱讀繪本,結合圖片想象和理解繪本內容;其次,讓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大膽提問,并鼓勵幼兒自己解決或與其他幼兒一起解決問題;最后,引導幼兒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幼兒的思考能力、交往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例如,筆者在班級開展了繪本閱讀活動《花婆婆》,以下為教學片段。
老師:“小朋友們,大家先自己閱讀《花婆婆》。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和同桌討論,如果還不懂的可以舉手問老師哦!”
幼兒:“我知道了!”
幼兒開始閱讀,教師開始巡視。大部分的幼兒都能結合圖片猜出大意,但是不知道具體的意思,一些幼兒開始和同桌討論。
幼1:“你看,這一頁的內容,應該講的是花婆婆的小時候,你覺得呢?”
幼2:“是的,還有一個老爺爺,應該是她的爺爺,你覺得她和爺爺會說些什么呀?”
幼1:“可能是爺爺在給她講故事,因為爺爺也經常這樣抱著我,給我講很多我愛聽的故事。”
幼2:“嗯,回家后我也可以讓爺爺給我講故事。”
幼1:“你看后面,花婆婆在年輕的時候還去了海邊,我也去過,海邊特別美,還有柔軟的沙灘。”
幼2:“嗯,估計海邊也很曬,你看這些人都被曬得黑黑的。”
……
幼兒討論得熱火朝天,筆者也由此發現幼兒的想象力十分豐富,他們雖然看不懂文字,但是他們領悟到了文字之外的內容。閱讀結束以后,進入到分享環節,幼兒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老師:“小朋友們,現在到我們分享故事的環節了,你們覺得這個故事講了些什么內容,你們的感受是什么呢?”
幼1:“老師,雖然我沒有看太懂,但是通過圖片,我看到了花婆婆種的花,那些花可真漂亮。”
幼2:“老師,我看見花婆婆去了海邊,我覺得她可能出去旅行了,我和她一樣,我也喜歡出去旅行,因為我覺得外面的世界特別美。”
幼3:“老師,我覺得這個故事講了花婆婆的成長經歷,分別是她小時候,她稍微長大一些和她老了的時候。”
幼4:“老師,我覺得花婆婆肯定特別喜歡花,不然她的名字也不會叫花婆婆了。”
幼5:“老師,后來的故事里沒有花婆婆的爺爺了,我覺得她的爺爺肯定是去世了,花婆婆肯定很想念她的爺爺。”
幼6:“老師,我們還想聽完整的故事,您可以給我們講完整的故事嗎?”
……
幼兒的回答充滿想象力,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筆者將重點放在故事情節的教學上,忽略了一些細微的問題,而幼兒卻不斷思考,提出了很多疑問。這也讓筆者反思了很多,比如,不能被文字束縛想象力,要進行充分的思考等。為了滿足幼兒的要求,筆者為幼兒重新串講了故事,他們聽得特別認真,對閱讀的興趣更加濃厚了。
為了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筆者經過精心設計,以《小兔絲絲》系列故事之《冰上小公主》為例,引導幼兒開展了如下的角色扮演活動。
旁白:“小兔絲絲把頭伸出兔子洞,看見一群穿著滑冰鞋的孩子們在冰上興奮得滑來滑去。”
小兔絲絲開心地說(角色1):“這太有意思了。”
旁白:“她跑下山,一路奔向湖面。”
艾拉(角色2):“看!一只小兔子,你好啊,小兔子,我叫艾拉。”
旁白:“湖面上太滑,艾拉雖然掙扎著想站起來,但還是一屁股摔了下去。”
艾拉:“我們在玩冰上游戲呢,歡迎你的加入。”
小兔絲絲:“我真想加入你們,可是,我沒有滑冰鞋。”
旁白:“一個年紀很小的小姑娘從她的玩偶上取下了滑冰鞋,艾拉還用圍巾給絲絲做了一條美麗的裙子。”
艾拉:“我也有點緊張,一會兒我要在冰上扮演小公主。我們大家一塊兒幫你打扮。”
旁白:“大家幫絲絲穿上了衣服。”
小兔絲絲:“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真是太美了。”
旁白:“大家開始在冰面上跳起舞來。”
筆者將幼兒分好組后,讓幼兒自己排練故事情節。幼兒的參與熱情特別高,他們一邊演繹故事內容,一邊表演著舞蹈。在正式表演環節,幼兒按照筆者的指導,與同伴相互配合,呈現出一場精彩的表演。
在角色扮演活動結束后,為了讓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內容,筆者又設置了自主閱讀環節,讓幼兒自主閱讀《冰上小公主》的后半部分內容。以下是兩個小朋友的討論情況。
幼1:“你看,艾拉的皇冠掉了,我覺得皇冠是公主的象征,誰有了皇冠誰就是公主。絲絲那么想當公主,你看皇冠掉了以后,她立馬就去撿了,可能她自己想戴皇冠。”
幼2:“不是的,我覺得絲絲她不是這樣的,從老師之前講過的《芭蕾兔寶貝》就可以看出來,絲絲是一個特別善良的小兔子,她肯定不會去和艾拉搶的,不信你看后面,皇冠還是艾拉戴著呢!”
幼1:“哦,好吧。小兔絲絲太可愛了。”
幼2:“你也喜歡小兔絲絲嗎?為什么?”
幼1:“喜歡呀,因為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她都會去努力嘗試,我喜歡她。”
幼2:“我也特別喜歡絲絲,媽媽告訴我這是因為絲絲有夢想,我也要像她一樣,有自己的夢想。我家里也買了小兔絲絲的故事書,每天我都要讀很多遍。”
……
幼兒不僅關注故事內容本身,他們還看到了絲絲的品質和夢想。等到幼兒自主閱讀結束后,筆者又結合課件,將故事串講了一遍。幼兒坐得端端正正,聽得特別認真,他們還想要聽小兔絲絲其他的故事。在筆者的引導下,幼兒對閱讀有了很大的興趣,他們在家里也能夠堅持閱讀,逐漸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綜上所述,筆者通過繪本閱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幼兒將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