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湯春琦
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與信息的主要方式,也是幼兒認識世界、發展自我的重要渠道。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并且表現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們的生活來衡量自己。教師應積極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并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為幼兒未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基礎。筆者以自身的實踐經驗為基礎,談談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方法。
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應先改變自己的角色定位,讓自己成為引導者和合作者,多為幼兒提供自主思考的機會,增強繪本閱讀的趣味性,以充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促使幼兒更加仔細認真地閱讀繪本,從而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開展“有趣的海洋世界”主題活動時,中班幼兒能說出一些海洋動物,但對海洋世界并不是很了解。于是,筆者收集了許多關于海底世界的繪本,如《熱帶魚泰瑞》《海馬先生》《大海我最大》《窺探海底世界》等,并與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內容。通過閱讀這些繪本,幼兒知道了“海馬爸爸并不會生寶寶,而是海馬媽媽把卵放在海馬爸爸的育兒袋中,由海馬爸爸照顧它們長大”,了解到“鯨魚是大海中最大的生物”,這讓幼兒體會到海洋世界的有趣,增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在活動結束后,筆者發現幼兒會在晨間飯后和游戲時間主動去閱讀區與伙伴一起閱讀,在記錄本上記下自己的發現和暢想,他們在無形中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幼兒是天生的學習者和探索者,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選擇合適的繪本素材開展閱讀活動,充分發揮榜樣的教育作用,促使幼兒模仿繪本中人物的良好行為,鼓勵幼兒向繪本中的優秀人物學習,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全的人格品質,讓幼兒獲得全面的發展。
例如,一些幼兒沒有珍惜糧食的意識,出現挑食的情況。對此,筆者帶領幼兒閱讀了繪本《謝謝你,小米》,通過對小忍和小牛“小米”的了解,讓幼兒知道了所有食物都是有生命的,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要心存感激,做到不浪費食物。又如,有些幼兒喜歡打鬧,常會出現一些矛盾或沖突。對此,筆者選取了《鱷魚萊萊》系列繪本,開展了多次閱讀活動,幫助幼兒了解了萊萊良好的個性品質,并引導幼兒進行交流與討論,鼓勵幼兒向萊萊學習,與同伴友好相處,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孩子。再如,在《愛心小熊》系列繪本中,出現了歡樂熊、分享熊、乖乖熊、好心熊、朋友熊等一系列可愛的小熊寶寶形象,它們有著不同的優秀品質。教師可以借助該系列繪本,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幫助幼兒建立健全的人格,讓幼兒擁有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情境教學法是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繪本內容,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的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片等,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內容,從而增強繪本閱讀活動的效果,讓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例如,在閱讀繪本《五顆小豌豆》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豌豆的圖片,搭配合適的背景音樂,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幼兒分別扮演五顆小豌豆展開對話,讓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猜測五顆小豌豆的結局,并通過閱讀深入理解繪本內容。
幼兒喜歡新鮮的事物,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這一特點,豐富繪本閱讀活動的形式,以充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促使幼兒主動參與閱讀活動,從而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面,筆者以班級中開展的幾個閱讀活動為例,談談教師開展閱讀活動的幾種形式。
良好的閱讀習慣不是一兩天就能養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堅持。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以充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早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開展了“我是繪本打卡小明星”活動,鼓勵家長每日在班級群上傳親子共讀的圖片。在活動結束后,筆者根據幼兒的表現給予不同的獎勵,讓幼兒體驗到閱讀和堅持的樂趣,體會到成就感。
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和幼兒一起閱讀,引導幼兒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理解圖書的內容,鼓勵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并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內容,讓幼兒學習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之間的聯系。教師也可以鼓勵幼兒根據故事內容合理改編或續編故事,促使幼兒認真閱讀繪本,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例如,在“我是最棒的”閱讀活動中,筆者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并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在區域閱讀活動中,筆者鼓勵和支持幼兒利用自備的記錄本,在閱讀時自編故事,并為自編的故事配上圖畫,制成圖畫書。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教師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繪本,組織幼兒講故事,以培養其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為此,筆者在班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故事講演活動,如在每天午餐后,筆者會鼓勵幼兒自主報名講故事,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向大家提問題;在每周五的下午,筆者會進行“講故事明星”評比活動,并表揚表現良好的幼兒。在每次區域活動時,筆者都會提供一個場地,讓幼兒可以自主設計故事內容、制作道具并表演故事。
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閱讀能力,結合現階段幼兒的培養目標,選擇合適的繪本材料,以充分發揮繪本的教育作用,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小班幼兒剛入園,容易產生入園焦慮情緒,且生活自理能力較弱,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點點愛上幼兒園》《大衛上學去》《阿立會穿褲子了》《小熊寶寶》等內容淺顯易懂的繪本,帶領幼兒開展閱讀活動,以緩解幼兒的入園焦慮情緒,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幼兒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于大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鱷魚萊萊》《上課好好聽》《我愛運動》《我的情緒小怪獸》等繪本,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學習習慣、個性品質等,幫助幼兒建立健全的人格,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主要驅動力,有了興趣,幼兒才會主動閱讀圖書,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從而學到更多的知識與技能。因此,在開展閱讀活動時,教師要注重保護和激發幼兒的興趣,積極與幼兒進行溝通,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并為幼兒提供他們感興趣的繪本,以充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獲得成長。
例如,在開展“我的姓名畫”美術活動時,大班幼兒對漢字的形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筆者找來了繪本《有趣的漢字》,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書上的漢字圖片,并根據圖片中文字的造型特點,帶領幼兒進行描摹和繪畫,讓幼兒充分感受了文字的魅力,加強了幼兒對漢字的認識,也提高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和學習漢字的興趣。
主題活動是幼兒園日常教學活動的一種,是符合幼兒興趣特點和發展需要的活動。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活動內容選擇合適的繪本,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拓寬幼兒的知識面,提高主題活動的質量。
例如,在開展“我的身體”主題活動時,筆者補充了很多與身體相關的繪本,帶領幼兒在晨間、集體教學、區域活動中閱讀繪本,以加深幼兒對活動的印象,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如:通過閱讀《圓圓的肚臍》,幼兒了解了有關肚臍的知識;通過閱讀《牙齒大街的新鮮事》,幼兒了解了保護牙齒的重要性;通過閱讀《呀,屁股》,幼兒了解了屁股的小秘密;通過閱讀《亨利的心臟》,幼兒了解了心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要保護心臟。
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幼兒園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家長的積極配合。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重視家長的教育作用,積極開展家園合作,與家長合力教育幼兒,讓幼兒獲得更好的發展。在開展繪本閱讀活動時,教師可以與家長進行溝通,鼓勵家長利用空閑時間開展親子閱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教師還可以開展21天親子閱讀打卡活動,鼓勵家長每天堅持陪伴幼兒閱讀繪本,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逐漸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活動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幼兒的閱讀能力,對幼兒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了解不同種類的繪本資源,根據不同繪本的特點與教育價值,結合實際的教育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繪本資源,積極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以培養幼兒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幼兒的認知水平,為幼兒將來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