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麗穎
(沈陽工程學院 財務處,沈陽 110136)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陸地。它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出發,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和責任共同體。
“一帶一路”是在后金融危機時代,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將自身的產能優勢、技術與資金優勢、經驗與模式優勢轉化為市場與合作優勢,實現全方位開放的一大創新。“一帶一路”有北線、南線、中線和中心線等這幾條線,其中心線是連云港—鄭州—西安—蘭州—新疆—中亞—歐洲。遼寧沿海港口城市作為“一帶一路”的輻射城市,其發展現狀如下:
遼寧省作為東北地區發展的主要省份,其第二產業仍然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雖然重工業曾經為東北地區的發展帶去了繁榮的經濟,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推進,我國的第三產業勢頭明顯增強,而遼寧省地區在第一和第三產業的投入仍然不足,這樣就會導致產業發展失衡,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且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遼寧省已經形成了重工業發展的固有局面,轉型升級遇到瓶頸,高新技術產業引入較少,這也導致了遼寧沿海城市難以有效發展,傳統的生產結構生產效率較低,且產能不高,因此帶動的經濟效益十分低下,港口城市發展受阻。
在遼寧港口城市迅速發展,為東北地區經濟作出重大貢獻的同時,其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首先,遼寧省是沿海省份,對于遼寧省的各個城市,其發展最主要的是依托港口,但就目前來看,遼寧省的港口分布集中,其開發利用也是采用粗放形式,并且也存在著重復建設利用的現象,這樣導致的后果是產能過剩,惡性競爭等不良現象,且遼寧省的港口管理存在著條塊分割等問題,這使得港口的區位優勢并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和整合。其次,作為港口城市,其發展利用海域無可厚非,但其在發展過程中,為海域帶來的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這樣會直接給港口城市帶來環境問題。最后,在港口的發展過程中,其最主要的還是發揮生產運輸功能,但都是集中在一些臨港產業建設方面,例如船舶修造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化工產業等等,而以旅游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服務業還尚未得到進一步的開發,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港口城市的進步與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以港興城是當今海港發展的共同戰略目標。遼寧省作為東北地區的沿海城市,其對港口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夠,由于現階段港口的設施不完善,管理不協調,服務功能不健全,所以很難帶動其沿海城市的發展,港口不僅僅只是陸運與海運的節點,更應該是對外貿易并連接港口城市發展的窗口。目前的遼寧港口發展并未帶動城市進步,所以遼寧省要圍繞以港口為中心,以港口城市為半徑,大力推動港口經濟發展,以此輻射港口城市,提升港口城市的整體能力。
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城市地理位置優越。遼寧省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南部,南臨渤海、黃海,東與朝鮮只有一江之隔,與日本隔海相望,是東北地區唯一沿海沿邊的省份,優越的地理位置為其發展提供了便利,不管是出口貿易還是發展航海業對遼寧省沿海城市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也促進了交通發展,遼寧省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都密度極高,再加之其臨海,港口運輸也在不斷推動遼寧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在產業基礎方面,東北地區是我國重工業發展基地,而遼寧省的制造業、化工冶金工業也順勢蓬勃發展,這雄厚的經濟產業為遼寧沿海城市的轉型升級奠定了基礎。
雖然遼寧省沿海城市依托港口,可以發展水運,但就目前來看,其港口吞吐能力較弱,運輸效率較低,且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規模不足,缺乏系統的規劃與管理,港口的開發利用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而且部分航道受海岸所限,淤泥堆積增加了港口建設的難度,治理工作無法有序展開,其成本的增加也會在無形中給港口城市的發展施加壓力。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產業升級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遼寧腹地的產業結構基本相似,導致在對外貿易中貨物出口多,進口少,這樣也提高了海洋通道運營成本,不利于海洋通道的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為遼寧沿海城市帶來了重大的發展機遇。港口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服務性產業,而遼寧沿海城市可借助港口加強國際貿易往來,將“引進來”和“走出去”貫徹到經濟轉型發展中,響應國家的號召,利用自己的地理優勢,進一步加大出口規模,與更多的國家建立貿易友好關系。此外,還可以促進更多產業在遼寧落地,帶動遼寧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促進人們更多更好地就業。在此次“一帶一路”倡議中,遼寧地區作為輻射城市,要更好地抓住國家出臺的相應政策,例如《國務院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全國流量節點城市布局規劃》等文件,及時合理地對遼寧沿海城市進行布局規劃,加大交通運輸及基礎設施的改進力度,為港口發展、境外投資以及出口貿易創造更好的環境。
作為沿海城市,隨著國際物流企業的加入,遼寧省沿海港口在資金、技術以及管理方面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由于國外企業有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做支撐,這就為港口城市傳統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威脅遼寧沿海城市港口的發展,并且會對港口的產業發展帶來沖擊。除此之外,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的人口紅利在漸漸消失。而遼寧省也不例外,人口老齡化、人口流失、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也會阻礙遼寧省沿海城市的進步,其中比較嚴重的是人才流失,這在很大程度上會阻礙港口城市的轉型升級,而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會讓發展陷入經濟困難的旋渦。
在改革開放以前,東北地區的發展主要是依靠重工業,東北地區的鋼鐵相對于其他地區來說始終是處于領先的地位,這對于開放前的中國來說,東北的發展無疑是平穩的。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家“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口號越來越響亮,傳統重工業的發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國家出臺一系列的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政策之后,就更加凸顯出東北地區的經濟體制發展問題,作為東北地區的沿海城市,要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優勢,在發展重工業的同時,要結合其特有的海洋和水域資源,大力發展現代產業,推動現有體制轉型升級。在新的市場經濟下,傳統行業的發展已經無法滿足港口城市的發展。所以,遼寧沿海城市首先要改變傳統的經濟體制,讓政府簡政放權,把發展的權利真正地交給市場和企業家,為市場經濟發展創造活力。其次,要讓多種所有制經濟協調發展,鼓勵民營企業改革創新,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后,要將政府“一帶一路”政策更好地融入港口城市的發展中,讓體制改革為發展創造動力。
遼寧省沿海城市經濟發展速度緩慢,效率低下。其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足。位于沿海港口城市,依托海洋發展在理論上會帶動城市進步,但目前遼寧省沿海港口城市的海洋科技優勢并未顯現,海上基礎設施有待完善。同時,由于其缺乏創新動力,導致海洋資源并未得以有效開發。二是海洋產業結構轉型壓力大。產業結構是生產要素與部門之間流動所形成的結構形態,對于遼寧省而言,其海洋發展依然是以第一產業為主,而第三產業發展相對不足,這就會阻礙沿海城市有效快速轉型。
鑒于遼寧沿海港口城市對于海洋發展速度緩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尋求海洋發展新路徑。第一,推動海洋產業的開發與合作。遼寧省沿海城市可以以海洋為依托打造一系列新的發展優勢。一是拓展旅游合作,打造集體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和邊境貿易一體的濱海旅游經濟帶。二是開展水產養殖開發與合作。將水產品依靠貿易流通運輸國外或內地,打造海洋產業,并推動邊境水生物資源養護,開展海洋產品的開發與建設。第二,推動海陸統籌聯合發展。對于遼寧沿海港口城市,海岸帶經濟是海陸統籌的區域經濟,要想推動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就必須站在海上看陸上,在海洋產業發展的同時引進先進的技術帶動周邊陸地發展。第三,激發海洋資源動能。作為沿海城市,首先要激發海域活力,開發海域容量,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利用海洋動力進行發電,釋放海域資源潛力。其次,激發市場活力。對于海洋來說,其發展也可以與陸地一樣,要充分利用商品、資金、技術和勞動力為海上經濟提供動力。最后,要激發港口活力,充分發揮全方位對外開放平臺作用,整合遼寧港口資源,打造一系列進出口貿易專線,將海路和陸路進行有效的資源通道銜接。
港口是開放經濟發展的有效渠道,同時也是相鄰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交通樞紐,遼寧省沿海城市眾多,海岸線較長,港口資源得天獨厚,其中大連港為主要港口,而丹東、錦州、盤錦和葫蘆島形成了區域性港口,在過去的發展中,遼寧省海洋運輸貨物量和吞吐量已高達上千萬噸,這也意味著遼寧省港口資源整合和一體化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所以,在后續的發展中,遼寧省各港口不僅要努力發揮自身優勢,而且還要形成區域性合作,充分利用港口一切資源,以此來帶動沿海城市的有效發展。此外,對于港口的進出口貿易也意味著遼寧沿海城市正在與國際化接軌,所以遼寧省要利用港口優勢,爭取建設更為專業、更為龐大的物流樞紐,以此來帶動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
遼寧省作為沿海城市,在進行產業發展時并未突出新興產業,例如旅游業。作為沿海港口城市,其旅游業的發展勢必會促進經濟增長。遼寧省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應積極進行港口旅游開發。一是大力發展巡游業。巡游是一種新的水上旅游方式,它可以讓游客在海上體會到不一樣的景色,給游客帶來全新的感官刺激,以此帶動旅游經濟發展。巡游業在中國市場并未像國外那樣普遍,所以這對遼寧沿海城市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二是積極發展港口旅游。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更喜歡旅游放松,所以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要符合人們的需求,并且要在港口增加更多的觀光旅游功能,使港口的資源得到充分的挖掘,之后也要拓展港口的文化功能,打造一系列具有特殊意義的港口城市,增加人們的文化記憶,讓群眾在休息之余,也能領略這座城市別樣的文化底蘊,進而提升其經濟價值。
遼寧省沿海港口城市的發展既面臨著機遇,也存在著一定的挑戰。目前,港口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產業發展升級和資源利用落后等問題,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遼寧沿海港口城市要切實分析其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合理地將政策融入發展之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盡力凸顯其作為港口城市的優勢。對于未來的發展,不僅要在政治體制上進行改革,還要推動文化旅游發展,要利用港口海域的優勢,充分挖掘海洋資源,打造一流的海上貿易通道,建立港口物流樞紐,推動港口城市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