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巾裙,盛 莉
(重慶市涪陵區中醫院心病科,重慶 408107)
心肌梗死主要因冠狀動脈阻塞,供血不足,心肌缺血、缺氧、壞死所致[1]。心肌梗死起病較急,病情兇險,患者常因經歷瀕死感而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而不良情緒會影響血壓、心率等,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需加強護理干預[2-3]。中醫綜合干預認為是有機整體,從整體、辨證護理著手,關注患者多個方面,以全方位改善其身心狀態[4]。本研究用中醫綜合干預心肌梗死患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74例,均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7例。對照組男21例,女16例;年齡48~73歲,平均(59.67±5.12)歲;梗死部位為前壁17例,下后壁14例,高側壁及正后壁6例。觀察組男23例,女14例;年齡47~75歲,平均(59.83±5.19)歲;梗死部位為前壁19例,下后壁13例,高側壁及正后壁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①心肌梗死[5]:a.疼痛多發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質與心絞痛相同,但程度更重,持續時間較長,可達數小時或更長,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緩解。b.疼痛期常見血壓下降,有煩躁不安、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細而快、大汗淋漓、尿量減少等癥狀。c.心電圖發現ST-T改變或左束傳導阻滯,出現病理性Q波。d.影像學顯示局部室壁運動異常。②焦慮、抑郁:a.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包括焦慮心情、緊張、害怕、失眠、認知功能、抑郁心境等共14項,每項0~4分,總分大于7分為有焦慮癥狀。b.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包括抑郁情緒、有罪感、自殺、入睡困難、睡眠不深等24項,大部分用0~4分評分,少數用0~2分評分,總分大于7分為有抑郁癥狀。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常規治療后病情穩定,HAMA評分大于等于7分,HAMD評分大于等于7分;③神志清醒,語言、認知、聽力功能正常,能耐受問卷調查;④愿意參加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①孕婦;②合并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③肝腎功能不全;④嚴重感染;⑤語言表達困難,意識障礙;⑥依從性差。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①采用動畫、視頻、圖文結合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心肌梗死知識、治療措施及良好的心態的重要性等,給予心理支持;②監護患者心率、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③指導患者以高熱量清淡、高蛋白低脂的健康飲食為主,并控制鹽分的攝入量;④根據患者病情,鼓勵患者多下床走動;⑤音樂干預,播放舒緩、柔和的音樂,如《大海》、《草原》等,在播放的同時讓患者握緊拳頭——保持——放松,3min循環1次。每日1次,每次30min。
觀察組用中醫綜合干預:①情志干預:以情志相勝的中醫護理技巧展開,評估患者心理特點,對于悲憂者,采用喜勝憂制約法,采取聽輕松音樂、看喜劇等方法緩解悲傷;對于易怒者,可用喜壓制怒的情緒,可引導患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和朋友家人聊開心的話題等,促使患者心情舒暢;對于思慮者,可采用移情法緩解,多通過聊天、看報、開展交流會等方法減輕其對病情的擔憂,維持七情平衡。②辨證施膳:對于血痹阻證者,多食桃仁、當歸、山楂等活血化瘀食物;對于氣陰兩虛證者,將百合、枸杞、黃芪、玉竹等益氣養陰中藥入食;對于痰濁閉阻證者,飲食需增加百合、陳皮、茯苓、蓮子等化痰瀉濁食物;針對心腎陽虛證,臨床多食牛羊肉、韭菜、桂圓、核桃等溫陽益氣、補益心腎等食物。③運動指導:依據病情和耐受程度,指導患者開展慢走、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起始運動時間為15min,運動強度以患者微微出汗為宜,隨后根據患者個體情況,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適當增加運動量。③耳穴按摩:清洗王不留行,將其貼于合適大小的膠布上,隨后將其粘于耳穴神門、心、皮質下、交感等穴位進行揉按,時間1~2min,每天按摩2次,強度以局部出現酸麻感、灼熱感為宜,每3d更換1次膠布。
兩組均干預7~14天。
焦慮、抑郁情緒用HAMA量表(14項)、HAMD量表(24項)評估。生活質量用生活簡易量表(WHOQOL-BREF)評價,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環境四個領域,各100分,分值高生活質量佳。心血管不良事件記錄心力衰竭、心肌炎等發生情況。
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 (分,±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比較 (分,±s)
組別 例 HAMA HAMD WHOQOL-BREF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7 17.64±2.18 9.75±2.03 13.83±2.40 8.63±2.11 61.42±4.38 78.91±5.30觀察組 37 17.92±2.21 6.27±1.85 14.05±2.48 5.83±2.02 61.56±4.42 87.23±6.12 t 0.549 14.351 0.388 14.764 0.137 6.251 P 0.585 0.000 0.699 0.000 0.892 0.000
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較 例(%)
心肌梗死患者受疾病影響,生理、心理應激反應加重,易滋生焦慮、抑郁等多種負性情緒,嚴重者會出現放棄、自暴自棄心理,不利于病情的控制[6-7]。常規護理措施具有普遍性,雖護理內容相對全面,但常忽略個體差異性,效果不夠顯著。
心肌梗死屬中醫“胸痹”“真心痛”范疇。主要因臟腑虧虛、情志紊亂、飲食不節等所致,需根據患者不同情況予以相對應的護理干預[8-9]。中醫綜合護理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以辨證施護為核心,以患者證候、病情特點、心理特點為依據,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做到因人施護、因病施護,更好的滿足患者個體化護理需求。中醫情志干預以七情理念為指導,利用七情互相影響,針對患者不同心理特點施以相對應心理干預,可有效疏肝解郁,維持情志舒暢、七情平衡,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避免負面情緒引起的血壓、心率異常波動,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飲食干預是中醫綜合干預中的一項重要步驟,可根據患者證型進行辨證施膳,充分體現中醫學同病異護的特色,既可補充機體所需營養,又能夠起濡養臟腑之效,有利于病情的控制[10]。太極拳、八段錦等中醫養身功法可有效鍛煉全身各處,能夠疏通經絡氣血、通利關節、調節器官活動、增強體能,還能夠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有助于焦慮、抑郁情緒的緩解,且動作緩慢、柔和,患者耐受性高,有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風險,改善預后。輔以耳穴按摩,可通過刺激耳廓相應穴位起到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強心安神、鎮靜止痛等效果,促使患者盡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