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智勤 熊斌
流言:有人說,紙尿褲、面膜、洗衣液、洗臉巾等日用品中都有可能含有熒光劑。于是,一些商家為了“自證清白”,便在包裝上標明“不含熒光劑”。不少消費者還會用紫光手電筒檢測這些商品是否會變色,以此判斷其中是否含有熒光劑。
小小的紫光手電筒真能檢測出商品是否含有熒光劑嗎?
真相:這種方法不嚴謹。
我們所提到的熒光劑全稱為熒光增白劑,主要用于提高商品在日光下的白度,已被廣泛應用在紡織品、紙張、洗衣粉、洗衣液、肥皂、橡膠、塑料、顏料和油漆等商品的生產中。
熒光增白劑為熒光染料(又稱白色染料),是一類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它的工作原理是吸收不可見的紫外線輻射產生藍色或藍紫色熒光,消除白色制品基體的黃光,同時增加該商品對光線的反射率,使肉眼看到的物質更白。

圖1 迷你紫光手電筒(圖/圖蟲創意)
簡而言之,加入熒光增白劑就是為了讓商品看起來更白更亮,從而給人留下“亮白干凈、品質上乘”的印象。隨著消費者觀念的轉變,他們開始追崇一些不經過漂白、顏色發黃或發暗的棉制品,但最初商家在商品中加入熒光增白劑就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一聽到“熒光增白劑”,不少人就會有顧慮。根據《染料索引》介紹,目前已收錄的熒光增白劑有300余種。經過多年實踐,國內外仍在生產和使用的熒光增白劑不足100種,且都已被證明是低毒或基本無毒的,消費者可放心使用。
在我國,各種添加熒光增白劑的食品、紙制品及化妝品等,都需要經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檢驗合格才可銷售。
用紫光手電筒檢測商品是否含有熒光增白劑是不嚴謹的。這是混淆了熒光增白劑和熒光物質的概念。并非所有帶熒光的物質都添加了熒光增白劑,許多植物成分也含有熒光,例如花青素、葉綠素等,它們雖然會在紫光手電筒下顯色,但不具有毒性。
因此,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其添加劑含量都是在安全范圍內的,我們在購物時,只要選擇帶有檢驗合格證的產品就可以。
辟謠專家:袁智勤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復核專家:熊斌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副教授
出品方:科學辟謠平臺(微信公眾號:Science_F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