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寧立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十堰 442002)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有力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建設進程,促進了我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提升。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 年中國新跨境出口B2B 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增長點,復合增速高達25%。而這種增長必然帶來的是我國對跨境電商人才需求的激增[1]。在此背景下,高校作為為社會培養人才,尤其是在培養具有較強跨境電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缇畴娚倘瞬诺呐囵B一方面通過相關專業或方向專業院校實現,另一方面,跨境電商實習實訓基地為培養學生跨境電商實操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傳統的英語專業開展跨境電商實習實訓往往是學校通過與相關企業合作,將學生直接輸送到企業,企業先對實習學生進行跨境電商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然后在企業指導老師指導下部分協助企業參與跨境貿易業務,經過2~3 個月的實習后,學生才可以正式獨立開展跨境貿易業務。這種做法的弊端在于:對學生而言,學生在校所學知識與企業實際不匹配,無法迅速面對國際化的競爭。對企業而言,培養所需人才的周期過長,成本高,學生業務上手慢,人數有限。對學校而言,由于學生實習單位散亂分布,實習教學管理不方便,效果大打折扣。有研究者總結認為傳統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模式一方面會因“校企合作單位數量不足”導致“為專業對口的大量畢業生找相關的外貿單位或跨境電商企業就存在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會因“缺乏有效的實習實訓管理”造成“實習生轉正并留在企業的比例不高”[2]。
很顯然,高?!霸诳缇畴娮由虅諔萌瞬排囵B過程中,無法與實際的新業態環境相聯系”[3],導致學生不能充分適應跨境電商行業的實際變化。這顯然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明確強調的教育要“堅持能力為重。優化知識結構,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4]不相適應。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建設校企融合的既能滿足教學需要,又能培養符合企業需要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基地顯得至關重要。構建校企融合的跨境電商實訓基地可以實現四個有利于,即“有利于外貿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加強跨境電商課程建設”“有利于實現校企人才的‘無縫對接’”“有利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2]。
“云”是網絡、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形象性說法,是“云計算技術”(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的簡稱。其將硬件、軟件和網絡資源統一,實現數據的計算、儲存、處理和共享?!蔼M義云計算”指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而“廣義云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云技術有三大特點,虛擬化、超大規模和高擴張性。其具體內容包括三大技術,數據存儲技術、數據處理技術和虛擬化技術。隨著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的不斷發展,云技術已廣泛應用于政府、企業、教育和個人等諸多領域[5]?!敖逃啤眲t是“云計算在教育領域中的遷移和推廣”,其主要形式包括“云計算輔助教學”(CCAI)和“云計算輔助教育”(CCBE)等[6]。
“云實習”作為云技術在教育實習領域的應用是指“通過在線工作平臺虛擬工作環境,在工作流程、內容等方面和傳統實習工作保持一致性的實習形式”[7]?;谠萍夹g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旨在通過基于云技術搭建跨境電商理實一體化教學云平臺,虛擬實習實訓云平臺并對接線下跨境電商創業創新(簡稱“雙創”)云平臺。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一方面通過云平臺模擬了主要電商平臺,包括阿里國際站、速賣通和敦煌等,學生通過模擬的操作,能讓學生快速掌握各大電商平臺的操作技巧,從而成為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貿易活動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通過云平臺模擬真實的跨境電商工作環境,確保學生在實習實訓結束后能快速對接企業,適應企業的工作需求,快速上手跨境貿易業務。最重要的是通過基于云端模擬真實環境的跨境電商人才實習實訓不受人數限制,實習實訓的各種數據都可通過云端隨時生成,提供查詢,學校對學生實習實訓的管理起來更加方便。學校、企業都可以通過云端存儲的實習數據實時掌握學生實習進展,督促未完成任務的學生及時完成任務。同時,云端的實習數據也便于教師、企業及時發現學生實習中存在的知識和技能的短板,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個性化輔導,在下一階段中調整任務難易度,提高學生實習實訓的質量。
與傳統線下跨境電商實習實訓不同,基于云技術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有諸多優點(見表1),其集學校教學、企業虛擬實習及雙創一體,較好實現了學校教學,企業培訓,雙創與就業的相互銜接。既保證了學校的教學任務,降低了企業人才培養的成本,又滿足了企業未來實際的招聘需求。

表1 傳統跨境電商實習實訓與云平臺跨境電商實習實訓比較
長期以來,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英語專業實習實訓一直以學生到線下的跨境電商企業實習基地開展分散實習為主。受疫情形勢的影響,自2020 年開始,學校開始嘗試基于云端的虛擬實習,以億學教育云實習方式積極探索校企融合的、穩定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基地。億學教育云實習以云技術為依托,模擬學生在企業工作的環境,從崗位認知,求職到進入具體崗位實踐,以發布周實習任務形式逐步讓學生體驗未來跨境電商行業的工作要求,從而實現了學生從學校學習到企業工作的順利、平穩過渡。
1.理實一體化教學
傳統的跨境電商課程一般是理論和實操課程分別開設的。這種方式的初衷旨在讓學生先學習理論知識,然后運用理論知識與實踐。然而,這種理實分開的方式存在理論與實際脫節,兩張皮現象,無法實現理實融合。以云技術為依托的跨境電商實訓則可以通過引入基于云技術的跨境電商實戰平臺,構建基于教學+實操訓練的理實一體化體系。
該體系首先是融合教、學、練、考、測一體的教學體系(如圖1 所示),通過云計算數據對學生的理論學習進行評估,及時反饋學生理論學習的短板,便于學生及時改進,保證了學生理論學習的學習效果。其次,以云技術為依托的跨境電商運營流程的實操體系同樣通過對學生在實操過程中積累的云數據分析及時為學生實現正確操作提供改善的依據,從而大大提高跨境電商技能操作的效率。

圖1 跨境電商理實一體化實訓教學系統
2.虛擬仿真云實習
借助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虛擬仿真跨境電商實習基地。以虛擬仿真平臺為依托,實務案例為背景,實現跨境電商虛擬崗位實習,構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虛擬仿真跨境電商實習基地。
云實習的特點在于以企業云端為依托,根據企業跨境電商崗位需求設置虛擬實習的具體崗位及人才培養的實際階段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要求,并基于云數據根據實習學生的任務完成度和質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企業與實習學生通過虛擬云端進行溝通并進行業務指導。實習學生在完成云實習任務后,企業頒發實習證書并推薦對口的企業以雙向選擇的方式直接上崗,從而保障了高校人才就業無縫對接,其運作流程如圖2 所示。

圖2 虛擬仿真云實習運行流程
3.創業創新模式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等多個國家指導性文件反復強調創新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背景下,建設基于跨境電商實訓平臺的創業創新模式可為學生創業創新能力培養提供重要保障。教師可在專業學生熟練掌握跨境電子商務的操作技能基礎上通過鼓勵學生報名并指導學生參與創業創新大賽或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孵化工作室,自主運營跨境電商業務的方式積極探索各種基于跨境電商實訓平臺的學生創業創新模式。
除此之外,學校以引進有資質的校外跨境電商企業入駐校園的方式,通過企業提供的跨級電商運營平臺為學生提供創業創新的環境、真實的產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創業或者聯合創業。企業也可以通過舉辦行業創業創新大賽為學生提供創業創新平臺。同時,通過平臺對接線下實體跨境電商企業開展就業信息推介,組織校企雙選會,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提供便利。
1.跨境電商實訓教學基地建設
一方面,以云技術為依托的跨境電子商務實訓平臺集跨境電商教、學、練、考、測一體,實現理實一體化,滿足教學需求。通過建設基于5 大模塊的教學體系:跨境電商基礎知識模塊、單項技能模塊、綜合實訓模塊、考試和評價模塊實現理論教學+實訓教學模塊化,考評體系模塊化。
另一方面,通過建設基于跨境電商運營的7 大模塊實操體系:店鋪運營、訂單操作、客戶服務、跨境營銷、物流、支付和通關運營體系實現跨境電商虛擬運營的仿真操作,為學生畢業后到企業上崗提供無縫對接。學生不用到企業就可以完成崗位實習,云平臺提供的虛擬實習模擬真實跨境電商企業一系列運營流程,結合跨境電商企業運營專員等崗位實際設置任務,有助于提高學生跨境電商務實技能及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確保學生實習結束即可對接企業工作實際。
2.虛擬實習與創業創新實踐基地建設
虛擬實習基地建設基于實現跨境電商運營專員、英文客服和業務員等跨境電商多個虛擬崗位實習的虛擬實習平臺,構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虛擬仿真跨境電商實習基地。該基地的特點是:崗位個性化,完全不受實習人數和企業規模的制約。
此外,虛擬仿真實習基地還可以進一步拓展為大學生創業創新實踐基地,為在校生開展創業創新項目提供保障。學生以上述平臺建設為延伸,參加全國高?!盎ヂ摼W+外貿”“互聯網+創業創新”大賽等系列賽事,設計創業創新項目或成立跨境電子商務孵化工作室,自主運營跨境電商業務。
3.建設實施路徑
上述建設的實施可以分三個階段進行建設,即硬件及環境建設階段,跨境電商實訓云平臺建設及創業創新平臺建設。具體建設路徑如圖3 所示。

圖3 基于云技術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實施
在硬件及環境建設階段,學校通過統一建設一批擁有電腦設備,網絡環境齊全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中心作為與企業聯合開展云技術跨境電商的基地。依據建設成本,學校也可以不采購電腦硬件,只需安裝能接入互聯網的路由器、鋪設網線和學生自帶電腦即可完成環境建設。
在此基礎上,企業提供能實現云在線教學的實訓平臺,云實習(虛擬實習)的虛擬平臺。這樣,學校教師首先通過云技術教學實訓平臺開展以跨境電商基礎知識教學,單項技能,綜合實訓培訓,完成課程考試,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從而為下一步開展基于真實環境的云技術跨境電商實習做準備,之后再對接云實習企業。企業基于學生對跨境電商實習崗位的選擇意愿為學生開通相應的云實習賬號,分配企業云端導師指導并分階段指導學生開展具體的實習任務,如:開展崗位認知實習,完成認識實習周報告,操作跨境電商模擬運營平臺并完成規定的業務量,提交必要的工作總結報告等,最后通過云數據報告對學生云實習進行能力綜合評價,向學生發放基于云端數據的評價報告,實習合格證明。
待學生基本能熟練操作主流的跨境電商平臺后,云實習企業可通過以下途徑開展校企融合的創業創新。第一,與學校聯合開展創業創新項目,成立跨境電商孵化工作室,聯合進行雙創項目大賽。第二,與線下更多的跨境實體電商企業對接,開展基于云端的跨境電商線上招聘雙選,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線下的工作崗位,為有意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高年級學生以培養協議的方式開展基于真實環境的工作機會。
為保障以上目標的實現,校企雙方可以簽約,共同構建以云技術為依托的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三大基地:跨境電商教學實訓基地、跨境電商虛擬實習(云實習)基地和跨境電商創業創新基地。
要培養英語語言基本功扎實、跨境電商從業技能過硬的應用型英語人才,必須走產教融合,校企聯合之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產教融合。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產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務。
2019 年通過的《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明確“把深化產教融合改革作為推進人力人才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任務”,把“建立健全行業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校企合作育人、協同創新的體制機制,推動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過程”[8]。在當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卻極大的情況下,探索開展以云技術為依托的跨境電商實習實訓,校企共建跨境電商教學基地、實習實訓基地、雙創基地意義重大。當然,在開展此類合作過程中,“不管哪種形式的校企合作,都會遇到與現行教學管理、分配制度和學籍管理等的沖突”[9]等各種問題。相信通過校企雙方的反復磨合與探索,這些問題都會逐步得到解決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