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峰
(如皋市人民醫院內科,江蘇如皋 2265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嚴重并發癥,可造成患肢缺血和足部潰瘍,嚴重者可導致截肢,因此,對糖尿病足患者進行早期干預治療至關重要,目的是促進潰瘍愈合,防治繼發性感染,避免截肢等嚴重后果[1]。炎癥反應和足部血管病變是糖尿病足的重要病理機制,對于糖尿病足患者,可通過負壓封閉引流保持創面內封閉環境,使局部血流改善、加快創面愈合[2]。負壓封閉引流是糖尿病足的重要療法,其效果已獲得臨床一致認可[3]。骨水泥是臨床重要內植入材料,目前第3代骨水泥技術已應用于臨床[4],抗生素骨水泥干預是將抗生素加入骨水泥中,進而持續釋放以發揮抗菌作用,既往已有報道將抗生素骨水泥用于治療糖尿病足患者[5]。近年來,如皋市人民醫院將負壓封閉引流與抗生素骨水泥聯合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獲得一定成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如皋市人民醫院收治的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研究,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28 例,行負壓封閉引流聯合抗生素骨水泥干預)和對照組(24 例,行負壓封閉引流治療)。觀察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6.83±10.09)歲;病程4~22個月,平均病程(13.86±4.52)個月;創面面積16~43 cm2,平均創面面積(32.71±8.06)cm2;Wagner分級[6]:2級13例,3級1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5.94±12.02)歲;病程4~23個月,平均病程(14.01±3.87)個月;創面面積15~44 cm2,平均創面面積(33.3±8.15)cm2;Wagner分級:2級10例,3級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如皋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①符合《糖尿病足診治指南》[7]中糖尿病足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非糖尿病足而至的足部感染或足部潰瘍者;②重要器臟功能不全;③凝血功能障礙或有血液系統疾病者;④合并惡性腫瘤或有下肢靜脈血栓病史者;⑤精神或意識障礙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負壓封閉引流干預。先行足踝阻滯麻醉,起效后對足部潰瘍進行清創,清除創面炎癥肉芽組織。根據創面大小修剪大小適宜的敷料,并將敷料覆蓋在足部潰瘍處,間斷縫合固定。清理潰瘍處皮膚,采用透性薄膜以疊瓦法進行粘貼,密封效果滿意后,用系膜法密封引流管側。維持負壓80~125 mmHg(1 mmHg=0.133 kPa),以 填 入的敷料有明顯塌陷且可見引流管管形、薄膜下無積液為度。術后沖洗潰瘍處,7~10 d更換敷料,至潰瘍愈合結束。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聯合應用抗生素骨水泥治療。術前將2 g萬古霉素(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4269,規格:1.0 g/支)加入40 g骨水泥(意大利泰科瑞股份公司,國械注進20173656600號,規格:1 500/S 80 g)中,混勻后制成面團狀備用。觀察組患者在清除足部創面炎癥肉芽組織后根據足部創面大小將適量抗生素骨水泥填塞于創面內,然后行覆蓋敷料,形成封閉環境。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在治療后4周時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創面愈合≥90%;有效:臨床癥狀好轉,30%≤創面愈合<90%;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8]??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分別以顯效、有效及無效例數進行等級資料比較,評估整體治療效果。②比較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肘靜脈血3 mL,采用離心機(湖南雅唯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湘長械備20210859號,型號:YVL-D40)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記錄白細胞計數(WBC)。③比較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采用超聲診斷儀(陜西凱思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蘇械注準20152061430號,型號:DW-PF580號)進行雙下肢檢查,探頭頻率8 MHz,記錄足背動脈血管內徑和收縮期峰值流速。④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和預后情況。記錄術后疼痛和感染發生率。術后疼痛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輕度為VAS評分1~3分,中度為VAS評分4~6分,重度為VAS評分≥7分[9]。術后隨訪3個月,隨訪以電話和入院復診形式進行,記錄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創面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 組內比較行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兩兩比較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整體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RP、IL-6及WBC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x)
2.3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管內徑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足背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x)
2.4 兩組患者并發癥和預后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住院時間和創面愈合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兩組患者術后疼痛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對于中重度疼痛者給予藥物干預,囑輕度疼痛者聽音樂放松心情、轉移注意力,患者疼痛在2~5 d緩解消失。術后感染者先給予廣譜抗生素,再根據培養菌結果給予敏感抗生素干預,感染在1~4 d得到控制,并逐漸治愈。

表4 兩組患者并發癥和預后情況比較
糖尿病足與代謝異常所致的神經血管病變密切相關,下肢血流微循環病變可引起足部缺血、潰瘍甚至壞疽,在糖尿病足發生發展過程中可造成一定影響[10]。負壓封閉引流可增加微血管密度,擴張閉塞的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并刺激肉芽組織生長[11],這對于促進足部創面修復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臨床已形成有關負壓封閉引流在糖尿病足治療中的共識[12]。
抗生素骨水泥最初被用于髖關節置換術,近年被用于糖尿病足[13]??股毓撬喔采w創面可形成誘導膜,進而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分泌,形成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改善局部血流,從而加快創面愈合[14]。顧磊磊等[15]還認為,與常規口服抗生素給藥相比,經骨水泥給藥可延長糖尿病足局部病灶的有效藥物濃度時間,發揮持續抗菌作用。萬古霉素屬糖肽類抗生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提示萬古霉素與骨水泥聯合可緊密貼合創面,有助于避免無效腔的形成、提高療效[16]。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CRP、IL-6及WBC均低于對照組,而足背動脈血管內徑大于對照組、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對照組高,說明聯合治療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足患者局部微循環,抑制炎癥反應,這對于促進創面早期愈合具有重要價值。另外,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和創面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這也與病變血管得到有效修復、炎癥反應得到改善有關。
綜上所述,負壓封閉引流與抗生素骨水泥治療糖尿病足有助于抑制炎癥反應,改善足部微血流,促進患者足部創面的早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