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萱
(東方市人民醫院產科,海南東方 572600)
妊娠期高血壓是妊娠期的常見并發癥,常見于妊娠20周后,臨床表現為血壓升高、蛋白尿、全身性小動脈痙攣、水腫等,若治療不及時,可對患者機體器官造成損害,對孕婦及胎兒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臨床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方式主要采用利尿、擴容、鎮靜、降壓、解痙等藥物治療,且以適時終止妊娠為治療原則,但有些降壓藥可能會導致孕婦和胎兒發生不良反應,所以所選擇的降壓藥既要有效,又要盡可能保證孕婦和胎兒安全[2]。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常用硫酸鎂治療,其能有效緩解血管痙攣,但對于妊娠期高血壓癥狀較重的患者來說,單獨使用時降壓效果不理想,需聯合其他降壓藥治療。硝苯地平是一種緩解血管平滑肌緊張和擴張血管的藥物,常用于治療高血壓[3]。本研究探討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對產婦妊娠結局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按隨機數字表法將東方市人民醫院2020年1月至12月接收的66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33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2.56±5.58)歲;孕周25~37周,平均孕周(31.25±4.15)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1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1.94±5.72)歲;孕周25~37周,平均孕周(31.78±4.37)周;初產婦21例,經產婦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東方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的診斷標準[4];②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舒張壓≥90 mmHg;③孕25~37周。排除標準:①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②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③伴有糖尿病者;④伴有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入院前服用過其他降壓藥;⑥伴有心功能不全者;⑦精神疾病患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硫酸鎂(河北天成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860,規格:10 mL∶1 g)治療,將20 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溶于100 mL葡萄糖溶液中行靜脈滴注,30 min內滴完;然后將60 mL濃度為25%的硫酸鎂溶于500 mL的葡萄糖溶液中以1 g/h的速度行靜脈滴注。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予以硝苯地平(廣東華南藥業,國藥準字H44023986,規格:10 mg/片)口服治療,10 mg/次,3次/d。根據患者用藥期間臨床表現調整用藥劑量。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7周。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或無癥狀,血壓正常;有效:臨床癥狀好轉,血壓明顯下降;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好轉,血壓無下降[5]??傆行?(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兩組患者均隨訪至孕期結束,并比較兩組患者早產、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剖宮產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③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指標。治療前后采用血壓計(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型號:YE670A)測量患者血壓,并比較兩組患者舒張壓及收縮壓情況。④比較兩組患者尿蛋白水平。收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液10 mL,采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型號:DNM-9606)以蛋白質定量試劑盒(BCA法)檢測患者尿蛋白水平。⑤比較兩組患者實驗室指標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3 500 r/min 離心 10 min,取血清,置于-80 ℃待檢,采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⑥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包括心悸、頭暈、惡心嘔吐。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總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例(%)]
2.3 兩組患者血壓和24 h尿蛋白水平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及24 h尿蛋白水平比治療前低,且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血壓和24 h尿蛋白水平變化比較(x)
2.4 兩組患者SOD、GSH-Px、MDA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OD、GSH-Px、MDA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OD、GSH-Px水平比治療前高,而MDA水平比治療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OD、GSH-Px水平比對照組高,而MDA水平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SOD、GSH-Px、MDA水平比較(x)
2.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例(%)]
妊娠期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病,臨床表現為水腫、高血壓、蛋白尿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和驚厥,嚴重威脅產婦和胎兒的健康[6]。妊娠期高血壓主要是由于血液濃度上升及血管痙攣而導致臟器供血不足,子宮胎盤血流減少,引起孕婦及胎兒交換區域供氧不足,從而致使胎兒處于低氧狀態。因此,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是保障母嬰安全的關鍵。相關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主要在于降壓和血管擴張[7]。硝苯地平是臨床常用降壓藥物,其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從而減少乙酰膽堿的合成,并阻止神經傳導,解除血管痙攣,促進血管舒張,達到減壓作用[8]。硫酸鎂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其主要是通過鎂離子拮抗鈣離子作用,并抑制乙酰膽堿的合成,使血管平滑肌放松,從而解除動脈痙攣[9]。本研究顯示,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聯合用藥治療,其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硫酸鎂單獨治療,說明聯合硝苯地平應用療效更好。
本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均比對照組低,提示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聯合用藥治療,能明顯改善孕婦及胎兒不良結局,保證孕婦及胎兒健康。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用藥可改善全身小動脈痙攣情況,并緩解重要器官缺血情況,進而降低患者肌肉緊張感,使痙攣情況減少或不出現[10]。另外,兩種藥物合用可促進血管擴張,調節血壓,緩解患者缺氧情況,降低顱內壓,減少抽搐出現,并改善患者的體循環,對患者器官損傷具有預防功能。有學者認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時,將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使用,可明顯降低血壓水平,同時改善患者妊娠結局[11]。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舒張壓、收縮壓及24 h尿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表明聯合用藥可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調節患者24 h尿蛋白水平,改善臨床癥狀。
妊娠期高血壓患者抗氧化能力較差,SOD作為一種抗氧化酶,廣泛存在于機體中,可保護機體細胞膜系統結構和功能完整性,MDA是屬于一種脂質過氧化,可加劇細胞膜受傷程度,還可影響線粒體呼吸鏈符合物活性[12]。GSH-Px是一種重要的過氧化物酶,可將機體的過氧化氫清除,從而使機體細胞保持完整[13]。相關研究表明,SOD、MDA、GSHPx表達水平出現異常時,可導致胎盤氧自由基清除率下降,對胎兒的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4]。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OD、GSH-Px水平比對照組高,MDA水平比對照組低,說明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與硫酸鎂聯合用藥能夠改善患者的抗氧化能力。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無明顯差異。這表明聯合用藥治療過程中,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藥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聯合硫酸鎂進行治療的臨床療效好,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還可降低血壓及24 h尿蛋白水平,改善患者抗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