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亞萍,徐錦旺,李國強,郭嶺嶺
(1.江蘇悅達家紡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2.鹽城工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1)
眾所周知,圍巾是圍脖、披肩等御寒防塵裝飾用的紡織品,以棉、亞麻、絲、毛、滌綸、腈綸、人棉等為原料[1]。編織方法有機織、針織和手工編結3種,其中,機織通常有印花圍巾和提花圍巾,而提花圍巾大多采用不同的原料、紗支及色彩經緯交織,豐富了圍巾產品的種類。
機織圍巾手感柔軟、紋理清晰、美觀耐用,一般采用平紋、斜紋、緞紋、重經、重緯、蜂巢等組織。為了提高圍巾的美觀性,一般長圍巾是兩端帶流蘇[2],流蘇須長度根據產品要求而定。大提花圍巾面料的花型以時尚幾何、字母、花卉圖案為主,色彩順應流行趨勢,是一種人們廣泛接受的裝飾性紡織品。
本研究以生產出口的大提花圍巾布產品設計為例,介紹這一類織物的產品設計、提花龍頭紋針布置、特殊的花式穿綜及花式插筘設計,以供生產此類織物的紡織企業參考。
品種規格為R14.6T2R19.4T/ 232(平均)×201根/10.0 cm/160.5 cm,織物長度為187.0 cm(184.0 cm+3.0 cm流蘇)。
全幅4小幅,每小幅花型起始位置相同,一小幅為一條圍巾。小幅與小幅的邊與工作邊之間、中間部分邊、工作邊及廢邊之間花式空筘。根據坯布經密要求及裝造特點,每幅采用空針設計,因此,必須采用特殊的花式穿綜。中間開剪,加開剪刀。絞邊線放在工作邊外側。
經向一花高度及根數:5.9 cm,一個循環緯紗根數為120根;緯向一花寬度及根數:9.5 cm,一個循環經紗根數為220根;全幅花數為31.6個;公制筘號為115.2#;筘幅為327.6 cm;總經根數為54+1 790+1 790+172+1 790+1 790+54=7 440根。百米用紗量如下:

圍巾面料的基本組織包括4枚經面破斜和5枚緯面緞紋。
原裝造左右邊各88針,有效紋針數為7 560針,通絲一吊二順穿,目板22列696行前后各空8根。公制筘號為153.6#,3入。
現圍巾布的機上經密為230.4根/10.0 cm,須在原裝造有效用針上空針,故采取穿1空1的紋針設計方法。
因全幅需要分幅設計,對圍巾布的布邊有特殊要求,為方便后整理處理,布邊需分為工作邊與圍巾布的布邊。裝造電子龍頭紋針部分需根據上述要求分區設計用針數。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Aided Design,CAD)軟件中樣卡的設計,將有效紋針按花型分幅設計分為主紋針與輔助針兩部分,主紋針3 476針用于圍巾布的花型部分,輔助針344針作為圍巾布的布邊以及輔助針3 740針作為空針部分。
本產品在裝有Bonas電子籠頭的ALPHA 340劍桿織機上生產。目板綜絲數為15 296根,穿綜按從左到右、從后到前順穿。
圖1為提花機的俯視圖,上方長方形指提花龍頭,斜線表示龍頭上的紋針排列順序,下方是目板,連線是通絲,連接紋針與目板,目板下方表示綜絲分區部分。

圖1 穿綜設計
穿綜方法說明如表1所示。

表1 穿綜方法說明
原穿綜方法是D、U部分為276根,E、T部分為3 464根,將J、K部分合并,同樣將O、N部分合并,會出現如下問題:(1)E、H、T、Q 4幅花型的用針數、起始位置不同,整條圍巾的花型不完全相同;(2)中間左半部分J、K廢邊合并為50根+L部分工作邊42根=92根,穿筘幅是4.0 cm,而原裝造中間部分對應的綜絲根數是212根,穿筘幅是4.6 cm,這樣經紗插筘時會產生一定角度的斜拉,增加經紗與鋼筘的摩擦,影響織造效率。中間右半部分O、N廢邊部分同理。
現調整為:(1)D、U部分為264根,E、T部分為3 476根,這樣圍巾4幅花型部分都相同;(2)將中間左半部分廢邊合并部分調整為廢邊J部分22根+廢邊K部分22根+工作邊L部分42根=86根,其中,將廢邊K部分22根改變筘入數為1根,其余2入不變,這樣整個穿筘幅為4.6 cm,與原裝造的穿筘幅4.6 cm一致,經紗與鋼筘平行,便于織造。中間右半部分O、N廢邊部分調整同理。
具體穿綜工藝優化、穿綜工藝生產情況對比如圖2和表2所示。

圖2 中間左半部分廢邊、工作邊穿綜對比

表2 穿綜工藝生產情況對比
通過對比分析發現,花式平衡穿綜方法比分區對稱穿綜方法更利于提高面料質量和生產效率。
根據穿綜方法及圍巾布邊的要求,插筘需作相應的調整。根據穿綜設計圖,插筘說明如下。
(1)為使經紗與鋼筘平行穿筘,K與N部分筘入數是1入,其余部分筘入數都是2入;B與C之間空2筘;F與G之間空2筘;I與J之間空2筘;L與M之間空20筘,加開剪刀開剪布幅;O與P之間空2筘;R與S之間空2筘;V與W之間空2筘。
(2)筘幅:2.3 cm+空筘0.2 cm+77.7 cm+空筘0.2 cm+77.7 cm+空筘0.2 cm+0.9 cm+1.9 cm+1.8 cm+空筘1.8 cm+1.8 cm+1.9 cm+0.9 cm+空筘0.2 cm+77.7 cm+空筘0.2 cm+77.7 cm+空筘0.2 cm+2.3 cm=327.6 cm。
本產品在Bonas電子提花機上生產,根據花型、組織、CAD軟件的相關工藝參數,在電腦中生成上機電子紋版。
(1)圍巾布花型圖案利用掃描儀掃進電腦,借助大提花浙大CAD設計軟件進行制作。根據大提花龍頭紋針設置花型大小,然后對花型細節部分描色,不同的顏色分別鋪設4枚經面破斜與5枚緯面緞紋組織。
(2)根據裝造電子龍頭紋針分區設計樣卡,樣卡中主紋針對應表1中各區域經紗穿綜提花部分,利用兩種輔助針分別對應表1中各區域經紗穿綜布邊部分和空穿部分,完成圍巾提花、邊部的設置。按工藝流程操作生成相應的EP格式的上機紋版文件。
(3)利用U盤拷入織機電腦系統供上機織造使用。
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和相關技術措施,實現了該面料的優質高產。截至2022年4月29日,大提花圍巾面料在江蘇悅達家紡有限公司共生產76.9萬m,平均織機速度為260 r/min,平均織機效率超過88.0%,下機一等品率達79.0%,該品種批量生產給公司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江蘇悅達家紡有限公司用花式穿綜方法生產的“CK”大提花圍巾面料手感柔軟、設計大氣、花型逼真、時尚美觀,深受“90后”消費者的喜愛。
在不改變大提花裝造的情況下,利用軟件CAD樣卡重排設計電子龍頭紋針的分布,可改變用針數,得到大提花織物經密的不同變化。這種工藝設計方法拓展了闊幅織機提花龍頭裝造的應用范圍。根據大提花織物的不同門幅要求,花式穿綜可用于不同品種的生產。通過改變提花龍頭紋針數、花式穿綜、花式插筘的方法,可滿足特殊產品的工藝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