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興
山西科技學院,山西 晉城 048000
肌肉拉傷是肌肉在運動過程中,因為急劇收縮或者過度牽拉超過承受力所引起的損傷,通常出現在肌肉拉傷后,拉傷部位產生劇痛,用手可以觸摸到拉傷部位緊張的肌肉所形成的索條狀硬塊,在觸碰后疼痛較為明顯,極其容易產生局部腫脹、皮下出血,運動過程明顯受到一定的限制。武術是高校體育教學訓練的項目之一,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的健康,提升學生的免疫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學生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武術訓練過程中的肌肉拉傷主要指高校學生在完成武術訓練過程中,因為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共同影響,猛然受到超出承受力量的沖擊,造成的人體組織結構損傷,關節、粘膜和筋膜間產生直接摩擦,某些軟組織損傷,嚴重的可以造成機體功能上產生生理或病理上異變。
準備活動不夠充分,肌肉在生理機能指標上,并未達到劇烈活動正常所需要的狀態;訓練對象的身體素質存在弱環,訓練水平較低,在進行肌肉伸展過程中,力量較差,容易產生疲勞;訓練對象的運動姿勢不符合正常要求,或用力過猛,已經超過了肌肉正常活動范疇;訓練場地的氣溫過低或溫度過高,場地過硬。在高校學生武術訓練過程中,因為體育教師對訓練的管理不到位,并未及時督促學生及時進行訓練損傷預防,并未對學生進行足夠的自我保護教育,對學生實施的訓練保護措施不到位。同時,一些高校的武術訓練場地在基礎設施上條件較差,學生的訓練環境相對惡劣,存在訓練場地臟亂、濕滑等情況,缺乏必要的訓練器材,且疏于對場地和器械進行管理,學生出現肌肉拉傷的部位多在腿后部肌群等。
腿后部肌群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根據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的肌肉拉傷程度及相關肌肉拉傷癥狀,較為常見的腿部肌肉拉傷主要類型包括,輕微、重度及肌纖維斷裂等,其中,輕微腿部肌肉拉傷的癥狀相對較輕,比較容易進行處理,對高校學生造成的機體沖擊和損傷相對較小,重度腿部肌肉拉傷及肌纖維斷裂等較為嚴重的肌肉拉傷癥狀,將會對高校學生造成十分嚴重的機體損害,學生的肌肉拉傷部位將出現肌肉抽筋等活動障礙。通常,出現肌肉拉傷后,需要立即對拉傷部位進行冷敷,使用冷水進行局部沖洗,或使用毛巾包裹冰塊進行冷敷,然后使用繃帶進行拉傷部位的適當包裹,以此防止腫脹,即刻治療需要遵循RICE原則,可以對學生進行肌肉抗阻測驗,檢驗肌肉拉傷癥狀輕重。
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腿部肌肉拉傷的產生具有突發性特征,在時間上存在較為明顯的不確定性,經常造成高校體育教師和學生始料未及就已經發生。例如,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過程中,往往因為在意識上的疏漏或其他客觀因素的干擾,在不經意間,出現腿部肌肉拉傷,這種拉傷的出現是在預期之外的。
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假如未進行運動量的科學規劃,容易造成機體長期處于疲勞狀態中,在訓練的同時,并未及時關注機體的疲勞狀態,肌肉拉傷機已經發生,只是因為肌肉拉傷的病理并未達到機體感知的最高極限,往往被學生所忽略,伴隨曠日持久的訓練,必然造成腿部肌肉拉傷。
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經受一定程度的肌肉拉傷,肌肉拉傷在機體某部位一旦產生,那么,該機體部位的本體感應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在重復進行相同訓練動作的同時,肌肉拉傷隨之復發,由此可見,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必須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以此預防和規避肌肉拉傷的產生。
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往往因為對肌肉拉傷的認知不足,不愿意花時間做準備活動,思想專注程度不夠、思想渙散,在身體機能并未完全喚醒、肌肉和韌帶并未充分伸展等情況下,進行十分劇烈的動作練習,造成身體各部位關節、韌帶拉伸的準備工作未滿足競技狀態,繼而發生運動性損傷等不良身體狀況。造成上述認知問題產生深層次原因,往往由于高校學生睡眠不足,出現身體疾病等其他客觀因素等,強化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的肌肉拉傷認知是必然之舉,需要對高校學生進行肌肉拉傷意識的內化,預防腿后部肌群拉傷。
訓練準備活動是造成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肌肉拉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在大多數研究中,往往一筆帶過,未曾在武術訓練研究調查中,被深入進行解讀。因此,在高校學生武術訓練過程中,對于準備活動內容的選擇,值得高校體育教師進行專項性準備,可以充分結合武術訓練內容的主要特征,進行單個或短套練習。為此,在訓練準備活動開始前,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全部身體技能,為學生進行武術訓練專項所需進行充分準備,訓練不要過量,不要讓學生進行超負荷訓練,以此充分預防在武術訓練過程中造成的腿部肌肉拉傷。
高校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過程中的衣服、褲子、鞋子、配飾、護具等衣著配飾的內容,必須符合高校武術訓練內容的專項特征,衣著配飾不符合訓練內容需求,正是造成高校學生武術訓練過程中肌肉拉傷出現的又一重要干擾因素。高校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的過程中,假如完整身著武術訓練服飾,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校學生訓練內容完成程度,高校武術訓練內容大多數為舒展方圓內容,對學生的衣著服飾有對應性要求,衣著服飾除了要適合高校武術訓練中的輾、轉、騰、挪動作要求外,同時要滿足落地緩沖要求,不允許佩戴存在潛在性風險的手環、發夾、袋中堅硬物等生活飾件。
高校武術訓練過程中,需要各方面訓練條件較為合適的武術訓練場地,不允許場地在訓練過程中存在物質性缺陷,而一部分高校在開展武術訓練過程中,往往對武術訓練場地缺乏階段性實時檢查、維修,造成武術訓練場地并不能進行高效和便捷的充分利用。同時,在訓練場地的管理上,對于場地的維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必須確保訓練場地良好的訓練環境,才能保證高校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使高校學生以符合武術訓練的身體狀態標準和要求投入武術訓練中。
高校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神經中樞的決定性作用,將機體作為可操控和可指揮機構,時刻保持清醒的思想頭腦,在高校體育教師的訓練引導下,完成應該完成的訓練內容,繼而在訓練過程中徐徐漸進,有條不紊地增強訓練程度,防止機體產生功能性紊亂,避免產生腿部肌肉拉傷。高校體育教師要明確高職學生進行武術訓練動作的訓練標準,避免學生在進行訓練過程中三心二意,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武術訓練中來,以此提升思想專注程度,心無旁騖,不被其他閑雜因素所羈絆,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數,從思想專注程度上不給肌肉拉傷可乘之機,通過身心合一,融入到體育教師所引導的武術訓練中來,感悟武術的文化精髓。
準備活動是武術訓練的開端,在內容和方式上必須根據實際的武術訓練情況進行確定,而準備活動在高校武術訓練過程中又分為一般性準備活動和專項性準備活動,通過準備活動能夠充分激發身體技能。高校學生在進行武術訓練之前,要根據體育教師所進行武術訓練項目特征,進行與自身機體情況相匹配的準備活動,同時,將武術訓練準備活動同專門準備活動進行區分,更加全面地滿足高校武術訓練項目特征所需要的各項要求,并且能夠根據體育教師和各項項目安排,進行與訓練形式和節奏向符合的準備活動,結合訓練內容的套路性動作,進行短動作的練習,促使自身機體肌肉收縮和加快放松速度,提升身體肌肉的工作技能,有效預防腿部肌肉拉傷。
在高校學生參加武術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完善的訓練服飾,有效預防在武術訓練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的肌肉拉傷,例如,通過一套尺寸合適的武術訓練服裝、武術訓練鞋子,能夠有效起到防護支撐作用,提升高校學生完成武術訓練的完成欲望,促使高校學生在完成武術訓練的同時散發出自身充沛的精氣神。與此同時,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時身著專業訓練服飾,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防止因為訓練服飾限制而造成的肌肉拉傷,有效緩沖機體在訓練過程中所承受的沖擊力,防止機體在受到沖擊時遭受傷害。另外,高校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可以通過應用護膝、護腕和肌內效貼等保護工具,防止在武術訓練過程中產生腿部肌肉拉傷,或規避在訓練過程中肌肉拉傷程度加深。
高校對武術訓練場地的檢查和維護,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武術訓練過程中遭受肌肉拉傷,因此,高校體育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武術訓練前,必須對武術訓練場地進行詳細檢查,仔細觀察場地上是否散落并未及時清理的武術器械或其他雜物,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清理,避免對學生機體造成損傷。另外,高校體育教育要在檢查場地的過程中,詳細觀察場地是否存在凹凸不平區域,為了防止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踝關節和腿部肌肉拉傷和摔傷,要安排專業人員對訓練場地進行系統性管理,在規定時間內對訓練場地進行檢查和維護,以此提升訓練場地的實效性。高校可以通過第一責任人制度落實武術訓練場地的檢查和維護工作,提升高校體育教師和學生對周圍訓練場地潛在危險性的辨識能力,彌補在訓練過程中容易造成學生腿部肌肉拉傷的短板,滿足武術訓練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