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璽玲
(河南《人才資源開發》雜志社,河南 鄭州 450000)
如今,我國社會存在的主要問題,已經從保障人們的生活經濟需求,轉變為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們每一位出版領域的工作者,都要致力于文化精品出版、發行,通過發展出版業來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我們要不斷探索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的創新方法和傳播路徑,不斷指引年輕人踏入現代化文化學習道路,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理念。
大量研究和實踐表明,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發展的根本,傳統文化不僅含有人們的思想、理念、道德精神,還蘊含人們解決現實問題和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精髓。因此,我們要想有效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體系,就必須實現對文化思想和精神標識的精準提煉,傳遞給人民,凸顯文化價值和優勢,提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在當代文化出版領域,分辨、研究、挖掘和整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是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具體來說,我們要做到繼承文化傳統,大力傳承優秀文化,提取優秀文化內容,融入現代文化體系;我們要有所辨別地選擇精品文化,合理取舍,正確對待文化期刊出版行業。合理選擇和評估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是要契合時代發展特點的,我們在進行內容好壞評估的時候,必須注意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在開展文化期刊出版活動的時候,我們不但要突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性和可繼承性,還要加強文化期刊出版創新,賦予文化期刊出版作品更深刻的文化含義。
期刊雜志單位具有明顯的文化出版優勢,這種優勢不僅來源于專業的出版工作者和各地區的優秀作者,還包括其自身的文化影響力和品牌管理效力,尤其在地區特色傳統文化期刊作品的出版上,優勢更明顯。如今,我國期刊出版行業開始聚焦于歷史典籍和民俗文化作品等選題上,但也有一些期刊出版單位不注重選題的獨特性,產生了明顯同質化競爭問題。基于這種情況,各期刊出版單位必須合理運用中國優秀文化資源,凸顯資源優勢,不斷弘揚和傳播地域特色文化,重點出版文化精品,確保自身的創新性發展和體系建設。
如今,我國期刊出版單位致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品出版的情況很多,但一些期刊出版單位的出版體系和機制還不夠健全、完善,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具體包括:第一,單純追求市場熱點,過于跟風,零散出版的現象嚴重。第二,沒有深入挖掘和發現有優勢和價值的期刊文化出版選題,采取蜻蜓點水式的期刊出版選題設計方法。第三,面對同種類別的文化選題,并未做出系列項目設計,缺乏一定的出版規模。第四,無法做到科學整合文化資源,未進行項目正確歸類,也沒有形成專業的期刊出版框架和系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基于這些問題,我國期刊出版單位必須及時構建好現代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體系,實現“頂層設計”目標,且要科學整合相關文化資源,提升規模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最終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雙效性”。
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行業來說,其出版對象是人民群眾,服務主體也是人民群眾,因此精準定位出版受眾很重要,也是決定最終出版成敗的一大標準。所以,期刊出版單位必須注意時刻了解受眾的精神文化要求和需求,時刻增強中華民族文化出版自信心,和受眾產生愛國之心的共鳴。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和傳播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受眾思想和需求的多樣化和豐富性、獨特性。一方面,期刊出版單位要合理運用現代化數據計算、網絡信息技術和算法,在大范圍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描繪出受眾畫像,深入研究受眾的文化需求和思維習慣等,做出最終合理的文化期刊出版決策,將創新和優化文化資源、準確決策以及服務好受眾當作核心要素。另一方面,我們要對下面這兩種受眾定位進行研究。
這里所謂的小眾,其實代表的是“文化精英”,這些人群對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作品的要求很高,不僅體現在專業性上面,還體現在學術研究性上面。而大眾,是指一般受眾,他們喜歡契合日常生活需求的作品,要求文化出版物簡單易懂、實際有用。要想未來更好地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首先,期刊出版單位不能只關注小眾人群的出版要求,也必須了解一般受眾的期待。比如一些期刊出版單位出版一些傳播和整理歷史文化典籍的期刊作品,則是為了滿足小眾人群的出版需求。這些針對小眾的文化期刊出版作品,雖然不如大眾作品的社會效益高,但屬于典籍精品文章,更能實現對我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繼承,社會文化效益是無與倫比的。
我們要想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范圍期刊出版與傳播,不但要關注國內受眾,還要不斷拓展國外市場。在對我國受眾進行精準定位的時候,需要滿足受眾的文化需求,合理借鑒和運用傳統文化資源,注重對人民群眾文化素質的培養和“家庭建設”。具體來說,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快,競爭力大,容易出一些思想和觀念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體現在道德素質和功利上,還體現在個人和集體等方面中。所以,我國期刊出版單位必須注重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背后的資源,進行科學的受眾定位,著重豐富受眾的內心。社會建設,其實就是一個個家庭的建設,因此發揮家庭的社會文化和經濟促進作用是很重要的,可以說家庭文化素質培養體系和家風文化學習體系建設,是促進社會發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基石。在期刊出版單位的受眾定位當中,應當適當考慮我國傳統優秀文化當中的家庭文化資源,比如優良家風、血親之愛等資源,以更好地促進社會文明發展。
此外,期刊出版行業在大力落實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期刊出版和傳播工作的時候,還要做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效構建工作,依賴于“一帶一路”發展口號,滿足國際受眾的文化需求。特別是在經過全國新冠肺炎疫情的抵御之后,各國人民都了解到我國制度的現代化和人性化,外國人民對我國歷史文化、當代社會制度都是很感興趣的。其實,我國如今形成的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隱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民族文化,是依賴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產生和完善的。因此,期刊出版單位必須抓住這一契機,為各個國家的人民顯示我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和魅力。具體來說,要想實現對國際受眾的精準定位,必須做好兩大工作,第一是“講中國好故事”,讓更多的國際受眾了解我國文化期刊出版傳播資源和我國人民的思想價值觀;第二是“講好中國故事”,向國際受眾展示我國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期刊出版傳播的技術要點與方法。
實踐表明,若我們無法在滿足年輕人文化需求和想法的前提下傳播歷史文化,期刊出版文化作品,則會失去年輕受眾這一群體,同時這一群體也會缺乏對于歷史文化的認知。因此,作為期刊出版單位,必須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內容創新和傳承、傳播之間找到好的紐帶,通過現代化的語言進行文化宣揚,強化受眾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間的融合。期刊文章出版,應注重適用立體技術,進行文本創新,比如可以描繪故事進展,確保文字形象、生動,也不失口語化,且可以運用擬聲詞、象聲詞,并融合很多修辭方式,讓受眾學習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在如今的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我國期刊出版行業也必須合理運用網絡化和數字化期刊出版技術,加強數字化開發和文化傳播,不斷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我國期刊出版單位要合理運用5G技術、VR/AR/MR技術、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等,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數字化開發目標,不斷優化數字文化期刊出版形式,并結合數字信息技術、移動通信技術,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期刊出版內容,形成期刊出版和傳播相融合的價值鏈。此外,期刊出版機構不但要時刻契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出版主題,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傳播文化,增強文化社交化、移動化等價值,還要不斷開發設計一些APP、HTML5、小程序等,做到期刊出版文化內容和資源的全網多屏式覆蓋,并不斷向影視、動漫、游戲等方向轉化,實現深度開發目標,不斷優化媒體融合期刊出版的體系,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各期刊出版單位已經對整合發行提出了積極回應,推動了期刊出版業的變革和創新,開辟了多種新型的期刊出版方式。
第一,符號作為一種期刊文化的傳播媒介,它是一種文化傳承載體。德國哲人卡西爾曾指出,符號思考與符號行動是人類生命最具代表意義的特質,而人類文明的整體發展也離不開它。所以,我們應該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符號發行方式上的創造與創新。
第二,在期刊文化發行方式上創新整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緊密結合,不能一味地求新求變,而是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期刊出版物的特色進行深入的解讀。只有發展與之相適應的期刊出版方式,才能真正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第三,不能盲目地在期刊出版方式上滿足讀者的喜好。在當今“媒介化”的影像時代,讀者閱讀表現出內容淺顯、形式碎片、視覺刺激的問題。“淺閱讀”的特點,好比娛樂性感覺。所以,在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學的傳播時,應重視對其內涵的深入闡釋和表現,從而使讀者養成良好的閱讀方式,提升讀者閱讀的品味和質量。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可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模式。具體來說,線下可以開設更多的雜志社對接店,通過這些實體平臺,可以讓受眾親自參與出版物的閱讀和挑選,深化其文化感受。線上大力發展一些綜合類平臺和社交網絡平臺。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是有其作用和價值的,共同發展,可以滿足所有受眾的文化學習需求。所以,期刊出版單位要發揮出自身優勢,幫助拓展線上和線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渠道。
期刊出版單位發展期刊出版主業,也需要同時形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物的IP傳播渠道,從根本上增強文化傳播合力,實現各個文化產業鏈的有效融合與交互。通過開發“期刊出版+IP”這種傳播渠道矩陣,可以實現傳統紙質媒體和現代網絡媒體的結合,也可以實現主流媒體和自媒體的有效結合,進行交互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使各個年齡段和職業領域的受眾受益,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全方位、高效率。
以期刊出版單位的資源為基礎,集合各界的力量,以技術和文化的結合,把中華優秀的文化產品、項目、活動等形式,有機地融合到教學之中;衛生、旅游等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發展,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單一的內容發行轉向了“期刊出版+”的深度發展,例如“期刊出版+文旅”“期刊出版+教育”“期刊出版+智能城市”“期刊出版+醫療”,共同開辟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渠道。
總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有很大的發展和出版空間,期刊出版行業要樹立文化自信,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文章出版宗旨。在具體的期刊出版流程中,雜志社應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入手,去除其糟粕,對其作品期刊出版環節進行嚴格的審查,且要把握機會,多想,多做一些改革與創新,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物更加貼近受眾的需求,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期刊出版行業,提升期刊出版行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