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耳其廣播電視公司國際頻道11月3日文章,原題:夢天發射對中國的太空夢想意味著什么 本周早些時候,中國發射夢天實驗艙,這是中國本土空間站“天宮”的最后一部分。是什么使這次發射如此至關重要?
夢天實驗艙的發射真正彰顯中國的實力,即在不依賴美俄兩個航天大國的情況下獨自組建空間站。這是中國向在今年年底前建成該空間站邁出的關鍵一步,也是中國太空雄心的一個里程碑時刻。以下為有關該空間站和該艙段的五個看點:
“平起平坐的重要參與者”“天宮”的建成將標志著“如今中國成為與美俄歐平起平坐的太空參與者”,法新社援引分析師陳嵐(音)的話說,“從科技和商業角度來看,出現新玩家總是好事。競爭總能加快創新。”
短報文通信子系統夢天實驗艙上有一款由中國國產北斗導航系統支持的短報文通信子系統。據報道,這是首次在中國空間站上應用和測試北斗導航系統。該子系統將成為航天員與地面上的家人隨時溝通的橋梁,還能在空間站其他通信手段出現故障時,提供一條與地面總部聯系的應急通信鏈路。
科學實驗《南華早報》稱,夢天實驗艙配備更多研究設施,并將支持一系列微重力下的物理實驗。該報舉例稱,通過激光將溫度降至10皮開爾文,有關實驗將把原子的溫度降至“人類有史以來能達到的最低溫度”。
中國最重的航天器夢天實驗艙起飛重量約23噸,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發射的最重航天器。據報道,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空間,應用系統副總師劉國寧表示,天宮空間站將成為中國未來10年規模最大的空間綜合性研究實驗平臺。一旦建成,天宮空間站總重量有望達到90噸,約為國際空間站的1/4。
緬懷錢學森《南華早報》稱,夢天實驗艙的發射日期恰逢錢學森的逝世周年紀念日,他去世于2009年10月31日。《大英百科全書》網站寫道,盡管沒有開發任何特定導彈、火箭發動機或衛星,但錢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因為“他親自培養了中國第一代具有突破性的航天工程師”。▲(崔曉冬譯)
環球時報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