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徐海北 方芳 龔婷
2022年,交通運輸部正式印發了《公路“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將“推進行業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作為“十四五”時期的八項重點工作之一,并首次提出了“數字高速”概念。
作為交通大省,江蘇聯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5017公里,收費站433個,服務區112對,交通樞紐94個,跨江大橋10座,路網密度位居全國前列。全國“一張網”運營后,路網管理、協調、服務的要求和難度大大提高。通過對“人、車、路”三個方面的數字化升級改造,構建“云、網、邊”的新基座,以及在“建、管、控”實現融合后,江蘇聯網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隨著高速公路收費數據總量和種類日益增多,公眾對收費結算的透明性、精準性及高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蘇聯網高速現行的結算管理體系正面臨收費業務持續創新和治理水平提升的挑戰,結算服務需不斷向標準化、數字化、集團化發展才能始終保持領先地位,江蘇聯網高速結算管理體系改革已勢在必行。
多年來,江蘇聯網高速結算管理體系既是“后方”,也是“前線”——它一直伴隨并推動著ETC收費系統全國聯網、營改增收費政策改革、蘇魯省界站撤站試點、全國撤站“1號工程”等國家級項目落地,與時俱進,不斷成長,保障著前方收費運營的穩定。全國“一張網”后,江蘇高速公路聯網營運管理中心(以下簡稱“江蘇高網”)逐步完善了“省站直連-路段審核-中心監管”三級結算管理體系,健全了“1+3+N”的收費管理制度體系,固化了常態化數據審核流程,結合內控管理,進一步完善了風險管控機制,堵牢了通行費漏收風險。但江蘇高速結算管理體系根植于傳統業務框架建設而來,面對結算數字化、“自由流”通行等新形勢,江蘇高網提出“數字時代的定位如何”“創新突破點在哪里”“如何更好地提供‘無感’服務”等一系列“思考題”,最終答案指向學習金融行業成熟先進經驗——探索高速公路“金融級”結算管理體系升級之路由此起步。

結算數字化、“自由流”通行等新形勢給收費結算帶來全新挑戰。
金融行業是貨幣結算領域的“專家”,“金融級”結算管理體系探索即汲取金融行業規范標準與數字化成熟經驗,同時又能立足高速公路運營特點,借他山之石以“攻玉”,形成符合實際的管理建設方案,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結算管理、治理能力。江蘇作為全國第一個嘗試引入金融理念探索結算管理體系的省份,選取金融行業中翹楚作為對標企業。這些標桿企業的結算業務流程高度統一,實現結算業務全域標準化、全流程數字化,清、結算能力強。同時,依托賬戶分層管理,憑借靈活的賬戶體系打通各條業務線,實現服務動態管理。由此可見,在現有結算管理體系中納入金融屬性,符合業務發展趨勢,吸納標桿企業在標準化、數字化及集團化的先進管理經驗,將助力江蘇高速結算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要落實結算管理體系的“標準化、數字化、集團化”非一日之功,為了踐行“面向未來、固本拓新”的戰略變革理念,江蘇高網按照“健全組織、完善體系、分層負責、全面推進、重點突破、不斷完善”的總體思路,以金融行業為范本,從優化管理舉措、流程機制、技術底座等方面分別設計相應建設方案,堅持整體推進與分步實施相結合,按照逐步調整、不斷完善的方法,有序推進結算管理體系各項建設工作。
分析現有高速公路結算流程中的控制節點,規范可在前端完成的業務流程,多維度、全方位對現有控制節點查漏補缺,降低結算后臺的業務累積壓力,結合數字化手段打造“恒穩定、強監管、自修正”的“金融級”結算管理體系流程,完善制度管理保障體系,將制度管理范圍覆蓋結算管理體系的前、中、后端,業務管理滲透到業務操作細則層級,明晰崗位權責,壓實管理責任,實現閉環管控,貫徹好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中過程管理的要求。同時,打造服務于各級用戶的報表體系,實現管理分級、視線聚焦。報表體系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方式,以考核指標為管理抓手明確報表體系優化方向,解決好“看什么、怎么看、給誰看”的管理問題,促進流程標準化管理。通過流程標準化改造,實現對現有流程的清理與重塑,不斷精煉業務流程,強化過程管控與校驗,細化完善考核指標,讓工作環節更精簡、工作效率更高效、風險防控能力更強大。
在流程優化與再造后,通過數字可視化手段,將業務流程固化到收費結算系統中。對不同的運營角色進行流程指導、工作輔助、管控及指標考核,直觀地描述工作流程及業務流程中涉及的步驟和人員,讓管理者及時、準確監控業務處理狀態,展示風險預警信息,實現優化后的收費結算業務流程全面數字化管控。在數據與技術支持完備的條件下,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管理效能提升,加強技術與業務間的耦合,實現數字化對業務運行的賦能。

流程數字化,可更直觀地描述工作流程步驟;可視化手段,更及時準確地反饋、監控業務處理狀態。
使用自動化工具“R P A 機器人”實現降本增效。“RPA機器人”作為一種新興“數字勞動力”,可以替代或輔助人工完成規則明確的重復性勞動,能夠快速靈活部署,及時響應業務需求,大幅提升業務流程效率,同時降低人工操作的錯誤風險,極大提高路網收費結算的效率。在“RPA機器人”與收費流程結合之后,不僅可以輕松捕捉用戶流程操作數據,還可形成數據分析可視化“端到端”流程地圖,為路網管理層提供及時的“一站式”決策支持,更加形象地標識營運管理的關鍵指標、監測運營情況及異常關鍵指標預警等信息。
從組織架構上看,一方面,以江蘇高網為核心,向外部輸出各類結算管理規范或要求,無縫串聯類金融結算體系中各參與方,疏通結算業務堵點。打通數據通道,讓關鍵數據與信息更加透明,實現流通與反哺,進一步消除管理壁壘,加強結算流程的業務協同與數據聯動。另一方面,通過崗位調整等人才流通手段,加強結算與技術研發、財務管理、收費稽查、客戶服務等業務部門間的人員交流,加深業務之間的聯系,以構建高效人才管理體系為落腳點,持續為類金融結算體系造血輸能。
從運營架構上看,隨著數字化運營水平的持續提高,江蘇高網將以精益管理、內外協同為目標,持續強化數據優勢,進一步發揮數據效能。
賦能智慧運營指揮中心 提供路網收費結算的實時動態地圖,除收費結算外,為技術運維、稽查追逃、客戶服務等提供數據支持與可視化駕駛艙,實現業務管理上的協同,為路網營運及收費結算提供一站式作業與服務。
形成集團化知識管理庫 建立共享知識體系,形成標桿管理規范與治理示范,不斷推動集團規范標準化建設。通過積累迭代,不斷擴充知識體系,向全行業乃至全國輸出。
打造數字應用創新中心 依托大數據、AI等技術,緊密結合高速收費運營變化,孵化結算“數字化”創新應用,實現數據賦能業務。
在結算管理實現“標準化、數字化、集團化”的基礎上,江蘇高網將進一步深入探索“金融級”結算管理模式——“訂單式”管理機制,即以車牌作為賬戶載體,將通行交易訂單化,通過通行介質ID、車牌數據、牌識數據、車輛通行交易碼等多維度數據,關聯通行流、收費流、資金流,建立“一車牌,一賬戶;一通行,一訂單”的賬戶體系。
通過構建賬戶體系,可以提供更高品質的結算服務。對于公眾用戶,在通行訂單中可清晰地查看通行路徑信息、計費明細、支付結果以及退費到賬信息等,給予公眾“可信、可靠、便捷”的用戶體驗。對于路方業主,通過通行流、收費流、資金流的交叉校驗體系,可查詢到每一筆通行交易的收費、拆分情況,以及資金劃撥明細,業主可以清晰、便捷地掌握通行費收費結算情況。對于路網管理單位,通過訂單即可掌控車輛通行全部情況,針對通行、計費、收費、結算等環節,進行運營分析、風險預警、績效考核等,打造收費結算業務新主線,形成收費結算管理新風向,樹立高速公路收費結算服務新標桿。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全面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江蘇高網力爭在未來三年完成“金融級”結算管理體系建設的部署與實施,通過“三化”賦能,以更透明、更高效、更精確的全鏈路“無感”結算服務,助力江蘇高速公眾服務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切實提高社會公眾“快速暢行和品質服務”滿意度,為江蘇“數智高速”的蓬勃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