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唐山市交通運輸局 石云飛 邵慧楠 苑新穎 趙春博 張昕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普通干線(非收費)公路養護工程計劃實施30項,批復資金2.68億元。近日,其中的24項已完工,累計完成投資2.01億元,占總投資的75%,提前完成三季度目標。通過在公路養護工程管理、進度安排、質量控制、揚塵管控、創新研究等方面精準發力,唐山市交通運輸局有效提高了普通干線(非收費)公路質量,全面提升了道路通行條件和服務能力,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暢通、安全、舒適、美觀的公路交通環境。
隨著公路建設的不斷發展完善,對于公路養護管理部門提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適應新形勢對公路養護工程管理的需要,加快推進普通干線(非收費)公路養護工程建設,是一項值得深思的課題。2022年,唐山市普通干線(非收費)公路養護工程計劃實施30項,批復資金2.68億元。通過實施“三條紅線、三個覆蓋、四大提升”工程,結合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重點建設項目勞動競賽,唐山市交通運輸局開展“奪取雙戰雙勝、唐山職工在行動”專項行動,解決了養護工程存在的問題,助力打造品質工程和樣板工程,促進唐山市公路工程質量全面提升。
在施工質量控制方面,依然存在標準執行不嚴格、施工組織不合理、監管不到位等不確定因素,在提高養護工程優良率上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此外,養護管理領域專業技術人員不足,特別是科技型人才不足;養護機械裝備整體性和配套性不夠完備;節能型環保材料推廣應用不廣泛;技術標準、行業規范不夠健全;科技主導作用不足,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足,現代化通訊、環保節能等技術的集成應用較為薄弱等問題依然存在。
受疫情防控工作的影響,封控期間工程項目延緩開工甚至停工,加上防汛保暢、暑期保暢等外界因素影響,導致施工人員受限,養護機械設備跨區調配困難,建筑材料運輸受阻等問題,致使養護工程未能按計劃施工。
公路養護施工中揚塵、噪音不可避免地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作為重工業城市,唐山的環境問題是城市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防控措施,把影響降到最低,推行綠色生態施工,促進工程建設健康可持續發展,確保在公路養護過程中不發生環境污染或生態破壞事件,是唐山市交通運輸局在公路養護工程中所面臨的一大挑戰。
鏈接
“三條紅線”即安全、環保、廉政零容忍;“三個覆蓋”即管理網格全覆蓋、智慧交通全覆蓋、公路文化全覆蓋;“四大提升”即人員素質提升、管理水平提升、服務品質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
根據實際情況,唐山市交通運輸局為所有項目前期手續制定流程圖,明確各節點責任單位、責任人和完成時限,提前謀劃、提早啟動。各參建單位強化與其他相關處室的溝通協調,加快完善各項基本建設程序,全力提升工作效率和能力水平,為施工單位順利進場提供時間保障。
充分落實崗位責任制,由主要領導親自督辦,分管領導靠前指揮,通過動員會、現場調度會、約談等方式推動,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加強業務指導,組織各項目開工建設;項目工程師做好工程項目管理各項工作;提高參建單位工程管理人員責任意識,開工前組織動員培訓,建立考評制度。
施工單位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結合以往施工經驗、氣候狀況、政策法規等制定合理可行施工組織方案,做到統籌工序銜接;配強人力物力、原材料,配備高效機械設備,采用平行施工、流水施工、交叉作業、連續作業,實現施工組織方案智能化;提高施工各環節的配合度和銜接性,施工、監理單位主要負責領導每月現場調研督導不少于1次,分管領導每月不少于兩次,集中力量向項目傾斜。
技術咨詢單位選派高素質的技術人員對工程項目進行技術指導,監理單位按照招標文件與合同約定的資格要求和在崗要求配置上崗人員,常駐現場,做好人員履約,形成技術咨詢和監理單位“雙監管”機制,實現全方位、多角度管理,統籌部署,實現質量可知可控,為工程提速保駕護航。
對項目部駐地、拌和站、工地試驗室等標準化建設進行專項檢查,以全面提升養護工程建設標準化水平;加強對原材料、混合料、配合比的監管,對進場原材料進行抽檢,保證原材料性能、技術指標滿足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嚴格執行《公路養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關鍵指標嚴格把關,提升養護工程質量標準;繼續推行“首件工程認可制”,將首件工程的示范引領作用發揮出來,把握好關鍵工序質量控制,杜絕質量通病。工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步施工。
對拌和站、預制場、鋼筋加工廠、生活區和辦公區地面進行混凝土硬化處理;對工程項目起終點、主要平交道口及橋涵結構物等設置高度不低于1.8米高彩色噴塑鋼板圍擋墻,并確保其嚴密牢固,整潔美觀;施工現場材料、設備分開堆放停放,并設置標識牌注明產地、規格、日期等信息,對易產生揚塵的材料,按時灑水,加以覆蓋;拌和站設置防塵設施,做好粉塵回收,在進料口設置噴霧等有效降塵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粉塵污染。

坑槽挖補現場
在施工現場,針對路基施工、路面銑刨、基層再生等易產生粉塵的作業,應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案,采取濕法作業,及時碾壓成型,及時灑水或覆蓋養生;應及時清運廢棄土方到指定地點;安排專人對施工現場便道進行清掃養護,及時灑水,保持濕潤狀態;一旦遇到風速四級以上的天氣,應停止易產生揚塵的作業。
目前,河北省鋼鐵年產量已經超過2.7億噸,尤其是唐山地區鋼鐵年產量超過1.4億噸,占河北全省鋼鐵產量的53.42%。唐山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鋼渣開發綠色道路建筑材料,大規模推廣應用,變廢為寶,不僅消耗掉堆積如山的鋼渣,減少土地資源的浪費,而且能夠減少鋼渣對環境的污染,符合國家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同時,唐山還持續推進《公路鋼渣瀝青混合料應用技術規范》地方性標準的應用與共享;在普通干線公路大修工程中采用全國首臺反旋式就地再生機及多臺新型攤鋪碾壓設備,在新型環保的前提下,既提升了工程質量,又縮短了工期,充分展示了“唐山交通速度”。
在國道102線天津界至螺山段修復養護(大中修結合)和省道252線平樂段八里橋至馬城橋段功能性修復養護(中修)兩項工程中,將0.2%用量(抗車轍劑與瀝青混凝土質量比)抗車轍劑加入到道路石油瀝青應用于4厘米AC-13C型細粒式瀝青混凝土中,提高了原有瀝青軟化點和瀝青混合料的高溫穩定性,經過半年的行車觀察,路面情況良好。
推進交通信息智能管理,安裝道路數據監控系統,對拌和站生產、施工運輸、現場攤鋪及碾壓實行全方位實時監控,實現養護工程可視化、一體化、參數化、仿真性、協調性、優化性、可出圖性、信息完備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整體質量。
將項目立項審批至竣工驗收全過程的文字、圖表、聲像、電子等材料納入數字化管理,確保建設項目檔案質量,推動養護管理智能化。
近日,隨著省道264線玉田南環至天津界段修復養護、國道509線雙城河至天津界段修復養護等工程陸續完工,河北省唐山市普通干線公路(非收費)30項養護工程已完工24項,累計完成投資2.01億元,占總投資的75%,提前完成三季度目標。工程交工驗收合格率達到100%,全面提升竣工驗收優良率。提高了普通干線(非收費)公路質量,通行條件和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暢通、安全、舒適、美觀的公路交通環境。

唐山市平樂線(S252)馬城橋至汀流河段功能性修復養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