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煜
習主席深刻指出,“隨著我軍使命任務不斷拓展,政治工作服務保證的領域和功能也要相應拓展”。當前,部隊轉型建設已走到爬坡過坎、聚力攻堅的關鍵當口,聯演聯訓、比武競賽、專項任務等壓茬推進,多方向用兵、多任務交織、多戰線并進已成為新的常態,對政治工作的思維理念、運行機制、指導方式、方法手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要求我們緊盯科技之變、戰爭之變、對手之變,著力抓思想鑄軍魂、抓備戰謀打贏、抓基層強支撐、抓人才建隊伍,推動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往深里走、向實處落,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轉型建設的體系優勢。
習主席親自決策和領導推動的人民軍隊調整改革、重塑重構,是永葆人民軍隊本質屬性的重大政治決策、重大制度安排。政治工作創新發展必須把擦亮和固化人民軍隊的忠誠底色作為第一位、根本的政治任務,讓政治工作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匯聚新勢能。一是抓實理論武裝固根基。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官兵是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也是我軍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政治優勢。必須引導官兵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思想武器來運用、作為行動綱領來遵循,努力掌握蘊含其中的真理力量、實踐力量、人格力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注重對接工作、對接實踐,把理論武裝的成效體現到忠誠度的提純上、體現到干事創業的擔當上、體現到斗爭精神的強化上,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切實在學懂弄通做實中夯實信仰之基、鑄牢思想之魂。二是堅定維護核心鑄軍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強軍之魂,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政治工作的核心要義就是鑄魂育人,并始終堅持把忠誠擁護核心、矢志看齊追隨作為思想政治建設的根本任務。置身新的時代背景,我國安全和發展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意識形態領域斗爭日趨尖銳復雜,社會多元思想文化相互激蕩,“鑄魂”與“蛀魂”的較量更加激烈,必須更加突出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地位,始終把鑄忠誠、強軍魂作為戰略任務突出出來抓緊抓實,大力加強政治引領、組織建設、作風涵養,引導官兵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切實把擁戴核心、維護核心的政治信仰植入靈魂、融入血脈。三是厚植紅色基因蓄底蘊。人民軍隊轉型發展過程中,許多部隊撤并降改、移防部署、重授番號,在歷史脈絡梳理、功勛榮譽歸屬和紅色資源利用等方面,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迫切要求我們以“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為重要抓手,用好新時代軍史場館設施這個紅色陣地和生動課堂,讓紅色基因成為支撐官兵精神大廈的“承重墻”,更加強化對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科學真理性、歷史必然性和極端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為培養“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提供豐厚歷史滋養。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政治斗爭、意識形態斗爭、全球治理體系之爭更趨激烈,國家安全進入高風險期,提高政治工作服務練兵備戰質效已成為緊迫課題。一是立起“向戰為戰”這個鮮明指向。向戰而行、保證打贏是政治工作的根本價值所在,也是推動政治工作轉型的根本落點和檢驗標準。始終用戰牽引籌劃,注重用戰斗力這個“指揮棒”牽引帶動政治工作系統發力,做到內容跟著中心安排、工作隨著中心設置、力量圍著中心整合,確保工作“準星”始終對準打仗“靶心”;始終向戰聚焦發力,緊緊圍繞戰斗力提升這個關鍵重點展開,打通政治工作服務實戰、嵌入戰位的實踐鏈路,把工作“觸角”延伸到作戰全領域各階段;始終憑戰評價檢驗,大力糾治“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虛功,探索構建以戰斗力為根本標尺的政治工作質效評價標準,推動思想觀念由平時向戰時轉變、質效檢驗從安全標準向打贏標準轉變。二是把握“精要管用”這個重要原則。新體制對政治工作的服務保證效能提出了新要求。但實踐中政治工作投入高、產出低,手段多、作用小的情況還不同程度存在,各級對政治工作“越多越重視、越多越有效”的慣性認識和評價標準還未完全扭轉過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精要管用,既要考慮干什么有利于戰斗力,又要考慮不干什么、少干什么有利于戰斗力,切實把功夫下在科學指導、狠抓落實、跟蹤問效上。要善于把握主次矛盾,既要高架“天線”又要深接“地氣”,下大力解決官兵關心關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聚力破解轉型實踐中遇到的突出矛盾,做到服務指導從調研中來、思想畫像瞄著問題走、對策措施依據差異定,從根子上解決好華而不實、舍本逐末、脫離實際等問題。三是突出“戰斗精神”這個現實課題。培育頑強戰斗精神、鍛造過硬戰斗作風,是著眼未來軍事斗爭的形勢、性質、任務所提出的一項根本性要求。隨著我軍使命任務不斷拓展延伸、戰斗力生成模式的迭代升級,戰斗精神培育也急需注入新因子、樹立新標準。一方面,要看到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利刃,仍然是克敵制勝的法寶,必須持之以恒地加鋼淬火、大力弘揚;另一方面,要明確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給戰斗精神培育提出了很多新課題、新挑戰,制認知權、體系對抗、混合戰爭、科技制勝等新元素,都需要將戰斗精神培育融入軍事科技和軍事理論創新的步伐里,注重堅持戰斗精神與科學精神的統一,在樹立敢于勝利信心的同時掌握善于勝利的技能,實現敢打敢拼和善打善戰的有機統一。
軍旅營體制下,基層戰斗單元模塊化、獨立化特征更為明顯,加之信息化條件下任務進程短、節奏緊、變化快等特點,對政治工作服務基層、直達官兵取得實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抓基層組織強堡壘。基層黨組織是團結鞏固部隊、完成各項任務的堅強戰斗堡壘,抓住了各級基層組織就抓住了政治工作力量體系的經絡關節。要強化組織領導,將政治工作融入體系、嵌入鏈路、抓在點滴,放在戰斗力頂端;要強化法治意識,堅決扭轉跟著感覺和經驗走,想到什么抓什么、抓到哪里算哪里,依靠長官意志、個人權威抓工作促落實的消極慣性,讓工作循于法、秩序統于法、忙亂止于法;要立起政治工作威信,政工干部敢于叫響“向我看齊”,切實把身教與言教一致起來、把正人與正己統一起來、把真理力量與人格力量結合起來,“黨代表”的威信就會在無形之中樹立,政治工作的威力就會在無聲之中凸顯,部隊自然就會有了所向披靡、排山倒海的力量。二是抓官兵主體強隊伍。政治工作是一項群眾性很強的工作,是黨的群眾路線在軍隊政治工作中的貫徹體現,也是政治工作接地氣、聚人氣的客觀需要。要端正對廣大官兵的根本態度,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充分相信廣大官兵、密切聯系廣大官兵、誠心服務廣大官兵,不斷調動他們做好政治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方法,依靠廣大官兵的智慧和力量,創新政治工作內容、方式方法手段和運行機制,自覺接受群眾監督,虛心聽取他們對政治工作的意見和要求,汲取群眾智慧,跟上時代步伐,以更好發揮政治工作的服務保證作用。三是抓網絡平臺強陣地。網絡時代政治工作創新,最大的變量是網絡,最廣闊的“藍海”在網絡,必須讓主流意識形態走進網絡、占領網絡、引領網絡。著力創新工作模式,既要主動盤活傳統優勢,用“主旋律”固守“主陣地”,又要積極豐富網絡載體,注重拓展功能渠道,依托智能手機、“五微”等平臺,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水平;著力強化共享融合,積極融合軍網與外網,充分結合網上與網下,協力聯合用網與管網,打破“信息壁壘”,實現資源共享,向網信支撐、政技融合轉型,構建“時、度、效”高效銜接的開放共享格局;著力改進效果評估,探索建立政治工作質效評估數學模型,充實細化要素指標、能效數據、評估系統、運行規范等,主動為決策咨詢、末端落實、信息反饋等提供服務保障,讓效果評估的大數據成為開展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聚力奮斗強軍、助推轉型發展,最基礎、最關鍵的是人才。政治工作尤須扛起打造人才方陣的主要責任,以思維理念、培養模式、作用發揮的創新發展,回應使命拓展的轉型主題。一是更新思維理念引才。深入貫徹實施新時代人才強軍戰略,政治工作首先要來一場“思想突圍”。要樹立人才第一的戰略理念,把人才建設作為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戰爭、贏得未來的戰略任務和第一要務;要樹立瞄準一流的育才理念,對照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宏偉目標,培塑與之相適應的一流忠誠品質、一流勝戰本領、一流精神狀態;要樹立精準發力的效益理念,瞄準新的力量要素和結構編成,科學設計各類人才的發展路徑,做到精準教育、精準培養、精準選拔、精準任用,走開一條新質人才規模化遞增的發展路子;要樹立開放融合的用人理念,用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選人用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二是用好特有精神育才。我軍建軍95年來,一茬茬部隊官兵面對各種復雜情況和嚴峻考驗,不怕犧牲、頑強拼搏、團結奮進,鑄就了一座座精神豐碑,培育了一張張文化名片,成為廣大官兵奮力強軍的強大精神引擎。政治工作必須站在用特色軍事文化推動轉型、服務轉型、支撐轉型的高度,緊跟時代脈搏,創新發展路徑,把先進軍事文化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為凝聚軍心士氣提供向心力、為培養“四有”軍人提供滋養力、為展示部隊形象提供輻射力,不斷增進官兵的認同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同時,要積極拓展面向社會大眾的國防教育和形象宣傳,講好軍旅故事、傳遞衛國情懷,激勵引導更多青年才俊崇尚軍人、加入軍旅,為建設新時代軍事人才方陣注入新鮮血液。三是營造暖心氛圍聚才。只有最大限度地優化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事業環境、成長環境和生活環境,才能充分激發人才的榮譽感、歸屬感、獲得感。要通過加大交流力度暢通干部出口、搞好換崗鍛煉豐富任職經歷、抓好送學培訓提高干部素質等方式,滿足人才發展之盼;通過解決隨軍家屬就業、子女教育等實際困難,解除人才后顧之憂。特別要注意保護那些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干部,正確對待那些原則性強、不做老好人的干部,不能虧待那些在創新中有失誤、在攻堅中有挫折的干部,注意發現那些埋頭苦干、不爭表現、默默奉獻的干部。要積極發揮獎優罰劣的“杠桿”作用,催生敢想敢干、敢于爭先的正能量,做到“優秀優先、有為有位、吃苦吃香、實干實惠”,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