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明 許 煜
習主席強調,巡視發現問題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發現問題不整改,比不巡視的效果還壞。做好巡察工作“下篇文章”作為檢驗是否對黨忠誠、是否擔當作為、是否知行合一的“試金石”,只有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才能確保巡察發現的問題全面整改、落地見效。
巡察是一場“政治體檢”,整改是對權力運行的有效規范,是對制度機制的修正完善,是對問題的及時糾偏,體現的是被巡察單位黨委的擔當作為。巡察成果要真正地落地見效,關鍵一步就是扎實做好整改工作,要害就在于壓緊壓實各級責任。一是堅持思想引領,抬高政治站位。要想把巡察發現的問題真正見底歸零,就要從講政治的高度理解把握、以強烈的政治自覺深刻認識問題,激發干部內心的原生動力,使其充分認清整改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并潛移默轉為主動擔當的政治責任,把巡察整改作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有力引擎,切實在思想上破冰,不斷強化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真正實現“要我改”向“我要改”的轉變。二是堅持守正創新,突破固有思維。巡察作為巡視監督在基層的有效延伸,必須著眼新任務新特點新要求,在問題整改上要推陳出新,確保問題要保質保量整改到位。在實踐中,可按照“開會研討、成立專班、動員部署、督促整改”的步驟,采取“專班督導、專案推進、專單定責”的方式,按照職能分工、問題性質和責任歸屬明確整改主管單位、個人和時限,提升整改實效。三是堅持實事求是,務實工作作風。巡察是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一次全面政治體檢,各級黨組織要抓好統攬、扛起責任擔當,以嚴格標準、務實作風抓好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對巡察發現的問題要照單全收,全面整改。切實抓好“三個防止”,防止出現只看具體問題是否得到糾治、不看問題背后的問題是否見底歸零,防止出現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防止出現空喊口號不作為、消極怠工不盡力等問題,推動巡察整改工作見真章、動真格、求實效。
巡察整改要見底見效,離不開持續督導檢查。要想抓實從巡察反饋到“回頭看”的各個環節,力戒巡察整改打折扣、走過場,就必須完善工作機制,堵塞制度漏洞。一是簽字背書機制。被巡察單位黨組織正副書記要對整改落實情況全面負責,針對巡察發現的問題,區分問題類型,逐一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壓實整改落實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人責任,確保整改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巡察整改報告需要經過被巡察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審核并簽字后方可以報送,進一步強化主要負責人責任意識,讓其認真履職、敢于擔當。二是清單整改機制。每輪巡察反饋時,巡察組都會根據巡察發現的問題,整理出臺賬向被巡察單位進行反饋,被巡察單位應該對照臺賬的內容,深挖癥結、找準病灶。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任務清單,明確標準時限、強化過程管控、嚴格檢查把關,特別是對一些重難點問題,各級黨組織要亮明態度、堅定決心,逐條逐項“過篩子”,研究制定嚴謹周密的整改“施工圖”,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三是通報督促機制。巡察整改情況應當定期報送給黨委主要領導,及時向有關部門領導通報相關情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指導督促存在問題的業務部門和單位對照整改臺賬,抓好問題的常態跟進解決。每個階段集中整改后要召開巡察整改情況當面報告會,對整改落實情況不好的部門和單位要進行現場整改述責,最后由黨委主要領導進行點評。針對問題比較嚴重以及整改不力的相關部門,由單位的紀委書記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和嚴肅批評,推進整改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巡察整改不會是抓一陣松一陣,只會越抓越緊、越來越嚴。要切實發揮好巡察整改標本兼治的戰略作用,讓整改成果真正落地生根,持續釋放巡察的震懾力。一是由點及面,嚴肅追責問責。如果說巡察監督是黨內監督的一把利劍,問責就是確保巡察監督成效的“殺手锏”。對被巡察單位落實整改主體責任不力,出現思想不重視、整改不堅決、治理不徹底、問責不規范等情況,嚴格按照責任追究的規定追究相關部門和個人的責任。對因巡察反饋整改不力而違反《紀律處分條例》的,各級紀委監委要依規依紀啟動問責程序,切實達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的效果。二是由淺及深,開展專項治理。落實巡察實效最好辦法就是把巡察整改成果運用好,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樁樁有反饋,才能確保巡察成果顆粒歸倉。要透過問題本身看到問題背后的本質,要貫徹習主席關于巡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巡察整改工作向縱深推進,按照“同類問題專人負責、違紀問題專門調查、傾向性問題專項整理”的要求抓好系統施治。三是由表及里,抓好建章立制。巡察整改既要立足治標,推行當下“改”的舉措,又要著眼治本,完善長久“立”的機制。被巡察單位要堅持把健全制度機制、規范權力運行作為巡察整改的最終目的,緊緊圍繞巡察反饋的突出問題,抓住重點領域、重要環節、重要崗位,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持續向問題多發領域、頑癥痼疾地帶用力。督導建立廉政風險防范預警機制,從而扎緊制度的口子,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切實發揮巡察的震懾遏制治本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