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姍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學習分析技術的發展,精準教學再次成為教育界關注的焦點話題。2019年我校開始引進使用“智學網”這一款針對教與學服務的智能化分析平臺。智學網具有大數據個性化功能教學系統,致力于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助力教師對學生因材施教,系統內部包括了教學監管、測驗報告、精準教學、練習中心以及選題組卷等模塊。同時,智學網應用人工智能、知識圖譜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智能導航,幫助學生高效學習、個性發展。
一、命制試題:精準科學組卷
命題能力是教師綜合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專業水平的體現。要命好一套高質量的試卷,教師不僅需要有非常高的專業綜合素養,還要有一定的命題經驗。
智學網中的組卷方式主要有知識點組卷、同步組卷、學情組卷和專項組卷等。(如圖1)不同的組卷方式運用于不同的場景,各有其特色。例如,學情組卷是按班級共性出題組卷,主要基于本班高頻錯題生成題目進行練習。專項組卷是設定范圍系統自動生成的試卷,方便但缺乏靈活性。對教師而言,最常用的組卷方式是知識點組卷和同步組卷。教師可以根據本次考試的特點,確定考試范圍、難度系數、題型、分數、時間等,并且在心中對整個試卷中各個題型的分數構成和所需要考查的知識點有一個全局規劃,然后選擇某一個知識點,根據題型、難度、年份、參考使用量、引用量、得分率等因素決定是否需要加入試題籃。命題時為了避免試題出現重復,教師首先應該從智學網中挑選主觀題,然后再篩選客觀題。例如某次考試中選取了33道選擇題和3道主觀題,總共100分,采用網上閱卷答題卡進行答題(90分鐘)。
學生考試結束,教師對網上閱卷答題卡進行掃描后,就可以在手機App或者電腦端隨時隨地進行閱卷,既利用了教師的閑暇時刻,又提高了閱卷速度和效率。主觀題試題部分,學生可以清楚知道每一道主觀題的得分。如果教師采取的是按小點給分,學生通過登錄App還可以清楚地知曉每一處的得分情況。
二、考情分析:立體評價學生
解決學生學情問題首先就要找出問題,教師可以從學生的答卷答題情況,也可以從本班的分數中尋找答案,因此,成績分析是萬事的開端。我們只有科學分析學生成績,才能有效地解決教與學的關系。但是做好數據分析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智學網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幫助。如果沒有智學網等平臺的存在,我們只能簡單處理考試成績,使得考試成績不能發揮它真正的作用,無形之中形成了對考試成績的浪費。有了智學網,我們可以依托它了解班級整體水平在年段中的位置及變化、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進行成績分析、對個別學生進行學業跟蹤、了解班級中的高頻知識漏洞等。
從智學網中點擊“學情總覽”,可以看到本班的平均分、最高分、優秀率、合格率、班級排名,以及與其他班級的平均分差距。(如圖2)
由圖2可知,我執教的8班處于中等水平,政治平均分低于年級平均分,這對一個總分排名位列年級前列的班級來說,這門學科顯然成了班級的弱勢科目。由圖3可知,智學網可以展示不同分數段的學生數量和名單。我通過與班主任和低檔學生的溝通交流可知,處于D等和E等的大多數學生不考慮將這門科目列入選科范圍,因此這部分學生分配在這個學科的時間、精力等都打了折。但是有部分將政治科目作為選科范圍的學生出現在D等或E等,說明他們在前段時間知識點學習過程中存在問題。教師點擊學生名字就可以進入學生的答題卷,發現學生的薄弱點,在后續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薄弱點加強訓練與指導。另外,智學網中高頻錯題也值得關注,它反映了班級多數學生錯誤率高的知識點,教師需在課堂上著重加以講解,突出重點,攻克難點,也可以采取舉一反三的方式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鞏固,根據班級特色施教。
三、優秀與典型:三人行必有我師
教師點擊進入“試卷講評”右側答題情況欄,可以選擇多種排序方式進行試卷講解。我為提升課堂效率,選擇按得分率排序進行試卷講解,系統就會將題目的得分率從低到高進行排列。我們可以看到8班的答題情況(如圖4):困難(紅色)、較難(橙色)、一般(藍色)、較易(綠色),智學網用這4種顏色直接區分學生答題情況。在備課時,我們可以直接忽略綠色和藍色這種得分率高的題目,關注紅色和橙色得分率低的題所對應的知識點,進行講評。
教師在講解政治試卷時經常會遇到的一個困擾,即由于主觀題字數較多,很難將學生的答案呈現在黑板上,或者呈現的效果不佳,因此很難對個別學生的主觀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而且在以往主觀題講解時,課堂鴉雀無聲,教師滿堂灌。采用智學網后,教師直接在課堂上展現學生的答題情況,由此課堂發生了變化,學生有高興、驚喜、豁然開朗、羞愧等豐富情緒展現。所有這些情緒變化都是基于智學網中“優秀解答”和“典型錯誤”這兩項功能,教師在備課中可以充分運用。
例如,本次考試中有一道主觀題雖然8班的得分率很低,但是也有學生能得到滿分或者很高的分數。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將部分學生的答題情況列為“優秀解答”,并在課堂上展示,其他學生在看到他們的答卷時(如圖5),齊刷刷地對這兩位同學投去贊揚的目光,并且開始反思自己與他們之間存在的差距。
另外,學生通過觀看別人的錯誤答卷展開討論,分析錯誤的原因,會讓他們印象更加深刻。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適時指導學生在下一階段的學習重點以及答題技巧。當然在“典型錯誤”的展示中,教師需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自己的錯誤被別的同學評議可能會損害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將學生的名字隱去。這些工作需要教師在上課之前大體瀏覽班級的答題情況,將優秀的答卷添加至“優秀解答”,值得吸取經驗教訓的添加至“典型錯誤”,雖然會增加教師備課的工作量,但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充分利用了考試資源。
四、資源拓展:學會舉一反三
針對學生出現的易混易錯點,智學網所具備的“變式拓展”可以及時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前文提到的本次考試中的主觀題。學生存在的知識漏洞就是混淆知識點。教師對知識點進行區別講解后,隨機提供了四道變式題目,讓學生們梳理完理論知識后投入做題演練中,從而鞏固理論知識。如此反復,學生們下一次碰到類似的題目時就能減少失分。為此,教師需要做的準備是找出學生的知識漏洞,然后提前在題庫中收藏與知識漏洞相關的變式練習,將收藏的題目添加至“資源拓展”即可。由此可見,智學網能夠使我們及時引入相應拓展題型來幫助學生理解易混易錯知識,使得講評課由面聚焦到點,促進學生重難點的快速突破。
當然,智學網在實踐過程中也有一些問題亟待改進:1.選題組卷模塊中,由于一些課程改版推行時間不長,導致能挑選的題量范圍有限;新老教材的內容在一些知識體系、語言表達等方面存在區別,智學網全盤保留了老教材中的表述,存在更新不及時的問題。2.若試題不是直接從智學網挑選,而是從其他來源導入試卷,就需要對導入的試卷進行知識點的標注,而標注知識點工程量絕非一件易事,會消耗教師較多的時間。3.由于學生在校無法接觸網絡,我們現階段大多利用智學網評析試題,日常教學中使用較少。對學生而言,平時學習中隨時隨地登錄智學網查閱學情的條件還不具備,智學網的功效很難持之以恒地發揮出來;對學校而言,如果平時也要用智學網,則需要每個教師辦公室都配備答題卡掃描機。換言之,智學網的推廣使用有賴于學校軟件和硬件的加持。
雖然智學網的推廣使用存在一些阻力,但是不可否認,在智學網大數據的支撐下,教師收集數據、了解學生學情的時間,促進了效率化教學;同時教師整合多次考試成績,匯集重點難點,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評價學生,實現了精準化的教學;再者,一目了然地展現學生優點和存在的薄弱點,方便教師因材施教,助推了個性化教學。在智學網的幫助下,教師能以有限的精力達到成更顯著的教學效果,化“事倍功半”為“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