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昌華
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線上學習模式,實現了教育資源的跨時空整合,為拓展學生學習視野,促進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創造了條件。線上教學是一種依托互聯網技術,以多媒體、微課等方式構建的學習資源共享平臺,便于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探究、課后鞏固復習。線上與線下教學的相互融合,可以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幫助學生更好地突破學習重難點,促進教師精準施教,提高教學效率。
一、辨析線上教學優劣勢,明確按需施策教學策略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線上教學整合了豐富的學習資源,讓原本單一、枯燥的語文學習變得生動、直觀,更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與注意力,營造生機盎然的課堂氛圍。
1.線上教學的優勢
引入線上教學,結合語文課程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動態、直觀的課件發送給學生,讓學生自主觀看。比如,針對生字教學,字音、字形、字義以及連詞造句等內容,教師都可以借助課件以動畫的方式進行教學,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識讀生字,掌握生字的筆畫與寫法。這種趣味盎然的線上教學模式非常符合小學生形象化認知的思維特點,有助于提高學生識字、記字的效率。
在梳理語文課程知識點時,傳統的板書教學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就可以將聽、說、讀、寫等內容整合起來,學生通過教學視頻將“讀與說”“寫與畫”銜接起來。可見,教師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與學生展開互動,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2.線上教學的劣勢
線上資源過多,學生在缺乏指導的情況下往往會全盤接收,這就導致學生對知識理解不透徹,無法把握重難點,線上學習多處于散漫狀態。教師的批閱、檢查、監督不到位,也大大降低了線上學習的有效性。單純依靠拍照上傳學生自學的照片來監督學生學習,是缺乏針對性的。同時,教師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參差不齊,在線上教學時,往往對課件以及整合的多媒體素材缺乏有效甄別。線上學習需要學生有較強的自律性,這對低年級學生而言是困難的,如果沒有家長監督,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會大打折扣。
因此,教師應對癥下藥,只有將“教”與“學”銜接起來,二者相互融合,才能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勢,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3.線上教學按需施策
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有效融合需要教師做到按需施策。教師應擔負起主要責任,圍繞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組織和整合線上學習素材,切忌選取多而繁、雜而亂、華而不實的素材,針對學情,梳理不同的教學思路,選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素材。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要以易學、易用、易操作的方式為主,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要把握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多融入鼓勵性的語言,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側重趣味性游戲、贊許性評價的運用,用智慧與愛心為學生編織有溫度、有深度的線上學習平臺,消除學生線上學習的倦怠感,增進教師與學生的溝通。
二、銜接教學,促進線上線下互融互補
1.布置線上學習任務,指引學生線上自學
在線上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平臺向學生推送預習內容,布置學習任務,增強學生線上學習的針對性和目標性。比如,在學習《盤古開天地》一文時,該單元的主題是神話故事,神話趣味性強,可讀性高,特別是文字敘述極富想象力。教師在課前可以向學生推送一些中國神話故事,讓學生自主閱讀,從中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激發對神話故事的閱讀興趣。接著,教師結合生字教學,如“猛、遼、肢、肌、液”等是形聲字,字的讀音和聲旁具有一定關聯;針對多音字“倒”的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識讀不同的發音,并展開組詞或造句練習。指導學生完成預習課文的任務,在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做好預習筆記,記錄自學中遇到的難題,這不僅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為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教學做好準備。
2.拓展學習任務,增強線上線下教學銜接
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融合要恰如其分,教師作為主導者,要挖掘教材內容,整合學習資源,拓展學習任務。比如,在學習《坐井觀天》一文時,教師可以提前在網上搜集資料,并向學生推送預習內容和學習重點,在線下教學時可以著重圍繞學生線上預習的情況來展開。通過預習檢查、情境導入,學生會在課文閱讀中自主思考:青蛙和小鳥在爭論什么?為什么會爭論?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分組討論,收集課文中的重要信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此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呈現青蛙和小鳥三次對話的情境,并鼓勵學生分角色朗讀,深度感悟這三次對話。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挖掘青蛙、小鳥的心理活動,體會“笑”的豐富內涵,增強對故事寓意的理解。
3.布置線上復習任務,鞏固知識點
在語文課后復習環節,教師可以利用線上教學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布置復習任務時,教師要抓住重點,指導學生自覺復習,培養良好的復習習慣。比如,在學習《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認真體會老屋的善良、仁愛及其對小貓、老母雞等動物的同情和體貼,從而學習老屋的優秀品質,做一名有愛心、樂于助人的好學生。在課后復習任務的設計上,以字詞練習、造句為重點。同時,教師可以設下疑問,引導學生總結童話故事的特征,即極富想象力,將動物、植物賦予人的感情來揭示道理。針對童話故事夸張、擬人等表現手法的運用,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深入探究。此外,教師還可以布置拓展閱讀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其他童話名著,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
總之,線上教學在綜合圖像、動畫、聲音等媒介形式的過程中,還要突出教學重難點,拓展學習任務,為線下教學做好鋪墊。線上與線下教學的融合,需要教師對照主題,做好課件、習題、點評、反饋、設計等環節的互融,進而提升語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