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真
我認為“雙減”下的教育是“慢教育”,是“大教育”,是“真教育”。“雙減”賦予學校更多責任與義務,留給學校更多時間和空間培養學生,希望學校能從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出發,遵循教育教學原則,以“發展成長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為教育目標做中長遠規劃,引領學生成長,孕育祖國未來。
“雙減”對教師也有了新要求,教師自身業務能力的提升成為重中之重。如何抓緊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感受知識的力量,感受學習的快樂?這成了我們工作的一部分。
新課改強調,教學要從“注重結論”轉為“重結論的同時更注重過程”。這意味著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更要讓他們明白為什么是這樣,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思考,如何巧妙構思課堂,使學生的體驗感和參與感更強。
“雙減”下,學校工作開展可以在課堂上多做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好的教師首先應該先有好的課堂,學生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一節節課來積淀促成的,好的課堂文化能牽動整個學校的文化形成。我們可以在課堂學習方式和作業設計上進行改革,重視思維培養,重視學習過程的協同發展。
現在,我更爭分奪秒利用課堂時間,提前把每天要做的事規劃好,每完成一件就做個標記。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記在紙上,回去分析研究,和同組教師研究解決方法。其次,在學生學習方面,我重視學生的習慣培養和多種形式學習,比如背誦兒歌,喚起學生對母語的熱愛,感受母語帶來的快樂。下課時,讓學生盡情玩耍,感受課間十分鐘帶來的樂趣。我有時候還會和學生一起跑步、跳繩、研究植物、感受天氣變化等,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重視課堂上學習知識,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能夠合理安排時間和生活。
在教學《落花生》一課時,課堂上學生們一起學習了種花生、嘗花生、議花生,并明白了課文教給我們的人生哲理。布置課后作業時,我想到學校田地里面的花生也快成熟了,就帶著學生一起去責任田里觀察花生、拔花生、嘗花生。學生們干得熱火朝天,歡聲笑語在空中回蕩。
“雙減”讓教育慢下來,讓教育的根扎向更深、更廣的土壤。真正的教育讓每位學生都充滿希望向陽生長,努力追求自身價值的實現;真正的教育應該給每個生命體一個充盈飽滿的過程,讓其能在過程中綻放自己,惠及他人,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