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學田幼兒園
體育游戲是開展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要基礎,結合幼兒成長特點來看,幼兒年齡尚小,存在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體育游戲符合幼兒身心需求,既能調動幼兒體育運動熱情,更能強化幼兒對體育的認知,進而實現體育素養的提高。為將體育游戲充分落實于幼兒教育體系中,亦為達到幼兒體育教學目標,本文基于幼兒體育游戲展開分析,探究創新現有游戲形式、改革幼兒體育教育的方法,望本文研究能夠對幼兒體育游戲的多元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幼兒體育游戲顧名思義,主要以游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教育。以往發展過程中,幼兒教師也通過體育游戲逐步達成體育教育目標,但新時期下,傳統游戲形式已經無法滿足幼兒發展需要。基于體育游戲教學效果來看,更強調幼兒集體參與,注重幼兒體育運動熱情的提高,長期處于同一種游戲形式下,難免影響幼兒學習狀態。為此,創新幼兒體育游戲教學有助于打造多元化游戲活動,不同活動形式決定不同規則和不同結果,而這種多變的體育游戲活動更有助于激發幼兒運動積極性,使幼兒更積極主動地投身到體育運動中,為幼兒在體育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幼兒體育游戲教學的創新發展,使得體育活動形式逐步延伸,其不僅強調學生在體育游戲中的肢體配合,更融合情感教育元素,以增強幼兒情感教育為主,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達到幼兒人際交往能力、體育運動能力以及溝通能力等綜合水平的提高。此外,創新型幼兒體育游戲可為幼兒帶來不同的運動體驗,教師可借助更多樣的道具和材料開展游戲活動,相較于傳統體育游戲,更有助于達成幼兒體育教學效果。同時,結合幼兒體育游戲的創新作用來看,現階段幼兒教育更強調幼兒主體地位,教師在創新游戲形式的過程中,勢必需要通過對學生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的了解,設置游戲內容。由此展開的體育游戲形式也更具針對性,更符合學生成長需要。
在幼兒體育游戲教學中,創新游戲理念、改革游戲形式的教學原則,為幼兒體育教育提供新契機。為保障游戲符合幼兒身心需要并在迎合體育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實現體育游戲創新發展。教師有必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除室內體育活動外,還可帶領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游戲活動,在保障幼兒安全的情況下,從根本上實現體育游戲的拓展和延伸,以此豐富幼兒體育知識儲備,深化幼兒體育運動體驗,使每位幼兒能夠感受到體育的魅力。雖然幼兒園在實施體育游戲化教學時,為教師提供諸多活動資源,包括體育道具、器材等。但在創新背景下,為進一步取得體育游戲教學效果,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參與自然資源支持下的體育活動中,以此提高游戲趣味性。自然資源無須過多投入,就地取材便可達成體育教學成效,更有助于幼兒創新創造意識的形成。為此,教師應充分結合體育元素,借助自然資源,加強對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以此實現學生體育運動水平和體育素養的提高。
如在幼兒體育游戲教學期間,教師可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利用竹子或是木棍共同制造簡易版體育活動道具,一方面幫助學生了解竹子的用途和生長習性,另一方面帶領學生學習竹竿舞,強化幼兒運動水平。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介紹更多關于竹子的正常規律以及竹竿舞的起源,將傳統文化與幼兒體育游戲雙項融合,以此達到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助力幼兒全方位成長。
幼兒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導致此情況主要原因為,其好奇心過重,較易被周遭其他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學環境的營造將直接影響幼兒的游戲體驗和最終體育教學效果。為此,教師有必要為幼兒構建和諧且平等的體育游戲環境,優化幼兒課上體驗,使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感受到快樂,如此才能更專注于體育游戲過程,實現體育水平的提高。營造體育游戲氛圍過程中,最為有效的方式便是結合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可為教師提供視頻和音樂等相關教學資源,在這些多元化的教學資源輔助下,幼兒學習態度、學習體驗均可得到有效改善。所以,教師應結合不同課程下的體育教學目標,選擇不同信息技術資源,以培養幼兒運動習慣為主,利用更真實的游戲情境,喚醒幼兒運動欲望,以此促進幼兒綜合發展。
如在幼兒體育教學中,提升幼兒平衡、鉆、跳能力屬于重點課程內容,針對此類內容可以“圈圈樂”的游戲形式開展。實際教學期間,教師可結合歡快的音樂開展呼啦圈教學,并設計更多關于呼啦圈的游戲內容,如在學生掌握呼啦圈技巧后,每三人一組開展比拼;選擇幾位幼兒手持呼啦圈下蹲,其余幼兒站成排依次從呼啦圈中鉆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激發幼兒想象能力,詢問幼兒:“小朋友們,請開動你們的腦筋,設想一下呼啦圈還有哪些有趣的玩法?”此方式不僅有效鍛煉幼兒平衡和協調能力,更調動幼兒創新思維,使體育游戲氛圍更加和諧、歡快。
在創新幼兒體育游戲過程中,教師應重點突出趣味性教學效果,合理協調趣味和體育之間的關系,既要避免幼兒過于沉迷于游戲過程,又要保障幼兒體育運動熱情得到提升。為達成體育游戲教學成效,教師可豐富現有教學形式,增加更多帶有體育技能教學的游戲內容,以此提高幼兒體育技能掌握,促進幼兒體育素養的提升。
如在“障礙跑”體育教學期間,教師可設計“尋寶游戲”,將學生喜愛的玩具放置一定區域,幼兒需要攻破重重障礙方可獲得玩具。為培養幼兒合作意識,教師可以小組的形式展開比拼,組織學生開展接力障礙跑,以此培養幼兒情感態度,幫助幼兒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此外,結合幼兒成長情況來看,部分幼兒性格相對內向,并且缺乏體育運動熱情,任何涉及體育元素的活動均不愿主動參加。基于此,教師可打造故事情境,為幼兒下發任務。如:“同學們,假設我們代表不同民族的騎士,需要獲得寶物才能保衛民族,我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做?”以此方式激發幼兒運動積極性,使每位幼兒都能肩負起“騎士”責任,通過多個障礙完成尋找任務。在障礙設置過程中,教師也應延續多元化游戲原則,結合幼兒的運動水平,調整游戲難度,如增設平衡木、雙腳立定跳等環節,以此增強幼兒對運動技能的掌握。這種游戲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幼兒趣味體驗,更確保幼兒溝通意識和互助能力的增強。融入故事元素,更能在某種程度上提高幼兒責任意識,助力幼兒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除此之外,為達到創新目的,教師還可將音樂、數學元素融入其中,如播放歡快的背景音樂或是設置障礙牌,并將數學題印制在障礙跑處,引導幼兒一邊開展體育運動,一邊認識數字,以此達成多元化教學效果,為幼兒體育游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礎。
將體育運動游戲化不僅適應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情況,更有助于幼兒在游戲這一其更為接受的活動形式中學習體育知識,實現水平提升。但需要注意的是,體育游戲的本質仍在于體育,即通過體育運動,以游戲化的方式實現幼兒的身體素質提升,而其中存在的運動明顯較幼兒日常進行的其他游戲活動而言更具有難度,一些存在畏難心理的幼兒便會由此產生畏懼、倦怠情緒。從這一點展開分析,教師還需對幼兒實現鼓勵引導,通過鼓勵使幼兒在完成體育游戲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形成積極的邏輯反饋,保障幼兒更充分、更帶有主觀意識地參與到體育游戲中,以此獲得不斷發展。
結合實際展開分析,在幼兒體育游戲中,教師多結合幼兒身體素質提升的方向,從熟悉身體活動的角度展開,通過引導幼兒參與并嘗試運動的方式使其熟悉不同的運動形態。如在游戲“偵查員和哨兵”的展開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幼兒在墊材上匍匐前進的方式模仿“偵查員”,通過教師或是上一局優勝的幼兒扮演“哨兵”的方式,每隔一段時間,“哨兵”回頭,而此時扮演“偵查員”的幼兒必須暫時停止身體匍匐前進的動作,直到接觸到“哨兵”為止,而接觸到“哨兵”者便為優勝,自動轉變為下一局游戲的“哨兵”。這一過程中,由于幼兒需要匍匐前進一段距離,并且需要快速觀察“哨兵”幼兒的動作,及時暫停前進,否則便要回到終點。對于一些尚未完全控制自身行動、身體反應速度稍差的幼兒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但這正是體育游戲展開的目的,教師還應從鼓勵角度使其不斷突破自我,控制自身行動的同時不斷增強反應速度,在運動過程中提升自身專注意識。如教師可從每個幼兒的自我表現方面不斷對其進行鼓勵,在語言、行為方面與幼兒一同參與到游戲中,使用“你真棒”“比上次更好了”“就差一點兒”等語言,使幼兒意識到獲取游戲優勝的成果近在眼前,從而不斷努力嘗試完成游戲。
除此以外,教師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從兩種不同方式實現教學引導,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實際行為,從環境激勵與語言激勵兩個角度展開。環境激勵,即在游戲進行過程中根據幼兒的表現,選擇不同的音樂,塑造緊張、刺激的環境,增強幼兒的專注程度;運用激昂的音樂慶祝幼兒的“優勝”等,通過環境的形成使幼兒沉浸式地參與到游戲中。語言激勵,則如上文內容一般,根據幼兒實際表現,從每位幼兒在體育游戲中所呈現的特點、在游戲中的表現進行合理的激勵,根據幼兒的各類情況實現針對性地激勵,避免幼兒產生畏難情緒的同時使其在游戲過程中獲得提升。
幼兒喜愛游戲,而這也是體育游戲的展開存在較好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游戲過程中教師還需切實保證幼兒的安全性,以此使體育游戲正常展開,在促進幼兒發展的同時實現有效提升。結合具體分析,教師為保證體育游戲的安全性,還需在設計、引導、優化三個方面展開。所謂設計,便是教師在設計體育游戲過程中重視安全性,在設計時以幼兒角度展開思考并明確相關內容,尤其是在游戲場地的選擇、環境的分析上。幼兒體育游戲一般而言激烈程度不高,競技性亦不明顯,主要以幼兒身體素質強化為主要目的,但實際過程中展開的場地多在幼兒園游戲區域內,游戲區域中很可能存在一些玩具、用品等,很可能對幼兒的游戲活動展開造成影響,而若是在戶外展開游戲,則需要提前考慮幼兒是否會摔倒,摔倒是否會受傷等。其次,在引導方面展開分析,體育游戲的引導過程意味著教師需要根據游戲規則對幼兒進行引導,而這一過程中需要考慮幼兒身體素質是否能夠符合游戲要求,即游戲是否為幼兒身體素質下所能參與的,避免由于過度運動導致幼兒受傷。結合對應內容,便是幼兒在跑、跳,使用器材的體育游戲過程中是否會被自身因素及外界因素影響,教師需要明確幼兒身體素質、器材的使用性是否符合要求,并以幼兒能夠聽懂、能夠輕松模仿的引導方式實現引導。最后,是優化方面,體育游戲一成不變不僅會引起幼兒的厭倦,更會使其在參與過程中漫不經心,而這便容易導致意外產生。在這種情況下,還需通過對游戲的不斷優化,從形式、展開活動的器材使用等角度使幼兒具有新鮮感,間接保證其安全。
幼兒體育游戲是保障幼兒體育教育的基礎,但結合現階段采用的幼兒體育游戲形式來看,缺乏新穎性。為此,有必要針對游戲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實際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自然資源,拓展體育教學形式,豐富游戲活動內容,并依托信息技術設備,為幼兒創建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以此激發幼兒體育運動熱情。此外,教師還可增設游戲環節,調整游戲難度,以保障體育游戲教學質量和效率。結合幼兒認知特點,開展鼓勵式教育更有助于體育游戲目標的達成,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鼓勵引導幼兒專注于體育運動,并提高體育游戲多樣性的同時,保障游戲安全,助力幼兒在體育領域的長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