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定遠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使體育教學獲得重視的同時,也對體育教學提出全新的要求。不僅要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環境,來有效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還要對學生正向引導,使其能夠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之中,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為學生身心健康打下基礎。想要得到這樣的目的,要對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因此,如何實現體育教學課外一體化成為研究的重點,本文對此進行全面研究。
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被提出,其指的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主要標準之一為人民健康,要對國民健康政策不斷完善,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由此可知,健康中國成為推動國民生活質量的主要手段之一。
健康中國在提升國民整體素養方面具有重要價值,所以要從多維度來解讀其內涵。首先,從人們生活層面來講,健康中國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由于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轉型,導致身體素質成為維持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但是當前群眾鍛煉的氛圍相對缺失,并且群眾自主鍛煉的意識明顯不足。為了使群眾適應時代變化,通過戰略的方式來構建社會體育健康環境成為主要趨勢。其次,從健康事業的角度來講,健康中國是一個發展目標。當物質文化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保證身體健康成為維持生活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加強體育鍛煉不單單可以使群眾的身體更加健康,而且可以使實踐中的阻力得到削弱。最后,從國家持續發展的維度來講,健康中國是一種發展模式。為了使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落實,要強化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推動健康和政策之間的融合,以此來使戰略實施與健康內涵認知保持一致性,從而為構建健康的國家發展模式提供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在相關會議中提出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并對體育的核心地位有效明確。體育的本質是通過科學規律的身體活動,來達到增加健康的目的,體育的社會屬性指的是培育以及弘揚健康積極的精神文化。由此可知,學生采用的傳統體育教學方式無法和當前時代背景下的體育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所以要對體育教學進行全面改革。
健康中國不單單能夠治理當前中國健康問題,還是對未來中國健康的可持續治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體育教育無法得到重視,導致體育教學資源的配置相對欠缺。同時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教學內容與社會脫節等問題存在,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對不足,教學質量顯著降低。從相關統計數據中可知,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狀況非常嚴峻,肥胖人群所占比例不斷增大。此外,科技以及網絡的普及,手機以及網絡成癮的現象不斷涌現。健康中國提出全周期全面性的健康觀念,促使人民能夠全面發展。同時對體育教育的價值產生正確認知,并對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從而為實現健康中國奠定基礎。
體育健康所具備的條件為積極地體育態度、良好的體育素養等。高校是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最后階段,使得該教育的意義十分重大。雖然國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但是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水平偏低、體育健康促進行為習慣缺失等現象屢見不鮮,部分學生在體育課之后幾乎不鍛煉。此外,體育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和運動渴望,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下降。與此同時,教學的過程中以簡單的重復為主,并且缺乏良好的課堂氛圍,導致學生無法通過體育運動獲得愉悅感和滿足感,從而無法形成良好的體育健康運動習慣。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要在學生實際情況下,制定科學可行的改革方案,將教學課堂不斷向外拓展,將體育社團當成主要課外體育活動,將學生劃分成不同層次來開展相關活動,以此來有效結合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使得課堂內外一體化體育教學模式得以形成。該模式可以對互聯網等全面應用,這樣能夠高效完成學習監督、指導和反饋等工作。同時也可以對小組探究的學習效果進行全面發揮,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以此來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為體育教學效果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
在體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體育教學課堂內外一體化的教學策略有效誕生。該策略具有明顯的可行性和實用性,但依然需要通過相關的驗證。該教學模式的關鍵之處在于將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課程和課余體育鍛煉進行有效結合,使兩者能夠融合成全新的教育整體。通過有效地拓展體育教學課堂,能夠更好地和學生課余體育鍛煉有效銜接,以此來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
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具有選擇權和參與權,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自身感興趣的項目之中。同時在體育課堂一體化之下,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獲得教師的指導,并對該體育項目的要點和精髓全面掌握,并在課后中開展定期規律性的訓練,從而使學生體育學習質量或效果大幅度提升。
為了使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模式得以形成,要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構建體育社團。對學生體育社團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大,為課堂教學向課外活動拓展提供基礎條件。同時也可以對傳統教學模式有效打破,對現有場地設施條件和師資力量進行合理應用,來打造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課程。此外,將體育課程設定成必修選項,使學生對運動項目學習的意愿得到滿足。利用體育社團的優勢和課堂教學完成互補,以此來使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得以形成。第二,構建新型教學評價體系。對傳統體育課堂教學評價來講,技術技能表現是評價的主要目標,學習過程和提高狀況缺乏關注,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得到調動和提高。課堂內外一體化要對新型教學評價體系進行構建,不單單要對學生課外活動表現加強關注,還要對學生個體化差異進行全面考量,甚至要對學生在課內外學習的態度和認知等重點關注,避免出現水平較高不認真參與以及水平偏低無法獲得良好成績等現象。第三,構建及時反饋渠道,做好課外指導工作。由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為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構建及時反饋渠道提供基礎條件。體育社團在組織課外活動時,當出現問題時可以及時反饋給教師,教師可以立刻做出針對性指導,為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基礎保障。
對傳統體育教學來講,通常以運動技能的講解為主,但是對理論知識和學生素質提升等方面內容缺乏關注。所以在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可以對體驗式學習方式有效應用,使學生對運動技能或方法全面掌握,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養。首先,學校要對健康優先教學原則全面遵守,并在此基礎上來對體育教學的中心思想全面滲透,這樣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心理和生理健康能夠得到有效融合,以此來呈現良好的學校體育教學風貌。其次,在體育理論和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使其能夠對終身體育意識有效樹立,并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最后,學校要打破傳統體育競技教學的局限性,引導學生向正確的體育運動價值觀念方向發展。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發自內心地對體育鍛煉產生喜愛之情,從而使素質教育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有效滲透。
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點強調,將提高教學質量當成目標,來對理論知識、技能、身體素質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構建。同時對各部門教學內容進行合理化分配,在正式教學時間之外安排體質健康測試以及安全教育等內容。在健康中國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的背景下,不斷優化和改良教學大綱內容,將體育基礎常識、專項理論知識以及健身方法等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或健身時,能夠對訓練常識產生正確認知,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
在體育教學課堂過程中,可以將分層教學法引入其中,按照學生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將體育教學劃分成初級、中級和高級等層次,在因材施教方式的輔助下,來對具備層次感的體育教學體系全面構建。對運動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來講,教學內容以基礎性為主,讓學生對基礎知識全面掌握,并將自身運動基礎能力不斷夯實。對運動基礎較佳的學生來講,可以適當按照專業運動員標準來為其設置課程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的能力或天賦得到發揮,還可以為國家儲備良好的人才。除此之外,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偏好來對運動項目進行選擇,讓學生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還能夠使其運動能力得到加強,從而使最佳體育教學效果得到最大化呈現。
對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過程來講,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與評價指導是保證課內外教學保持一致的關鍵所在。對互聯網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例如用微信對信息反饋不斷強化。在課前,教師利用圖片或短視頻等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學生提前觀看可以對內容產生大致印象,同時能夠理解相關技術動作的原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視頻回放或慢放等方式來開展教學指導,讓學生對動作或技術要領有效掌握。如果依然存在問題時,可以對內容進行重復觀看,以此來使自身存在的問題得到改善。在下課之后,在體育社團或活動小組之中,學生遇到困難時能夠和教師及時溝通,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的具體情況全面掌握,并及時作出評價和指導,為課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從而使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模式得以形成。
在構建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時,在對體育課堂理論教學環節加強重視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正向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第二課堂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其中,從而使課外體育教學的創新和改革得以實現。具體從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加大體育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在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對先進的體育設施和健身器材進行購買,并為學生建設專項體育運動場館,為課外體育運動活動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基礎設施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有效投入到體育鍛煉活動中,加強自身的運動技能,以此來避免因運動設施不達標而引起的意外事故。第二,定期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學生可以將弘揚體育文化、加強體質健康當成主題,來對具有一定娛樂性的活動項目全面開展,讓師生之間都可以積極參與其中,通過豐富的課外體育活動,來不斷提升師生的體質。與此同時,學校可以鼓勵學生來開展體育社團,給予體育社員適當的權利,并適當降低參與社團的條件,來擴大體育社團活動的宣傳力度和影響,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生可以通過社團活動來加強對多元體育文化內涵的深刻認知,來不斷提升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從而為學生全面發展提供助力。第三,培養具備運動天賦的精英學員。雖然參與精英比賽的人員數量相對較少,但精英比賽在體育文化構建方面的價值和作用相對較大。另外,專項體育競技活動能夠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或積極性得到提升,并能夠主動到現場觀看比賽。當學生對體育競賽活動的關注力度不斷增大,可以為校園體育文化的構建提供良好基礎,以此來為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提供助力。
從本文的論述中可知,在健康中國背景下,體育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革創新,以此來符合時代發展趨勢,所以體育課堂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成為關注的重點。對該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研究,使該教學模式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不僅可以激發學生興趣,還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為健康中國、運動強國等目標的實現提供基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