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橋 洛陽職業技術學院
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過程中,使大部分職業院校都逐漸落實了素質教育,充分的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落實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為了加強學生的專業技能,使其保持終身學習的良好理念,需要積極地開展德育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主要目的,將其滲透于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階段,使學生能夠與新時代的人才發展需求保持良好的適應性。
一方面,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融合階段受到限制,在新型政策方針出臺和推行的過程中,使體育學科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但在融合德育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相應的問題。職業院校的教師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普遍認為德育教學與體育教學之間并不存在直接關系,所以在設置課程的過程中,無法嚴格的遵循科學性、針對性和系統化的原則,導致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時,僅僅只能掌握單一化的體育技能。由于對于學生團結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培育相對較少,使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無法得到預期的效果。
另一方面,基于現代化的分析形勢,對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實施現狀加以探究,可以看出,此類教學活動在與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基礎上,突出了相應的問題與不足。體育教學活動難以發揮出原有的價值。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長久化的發展過程中,由于此類學科處于邊緣狀態,雖然被多數學生所熟知,但大部分教師并未對體育學科教學活動予以高度的重視。在課堂中所使用的教學方法缺乏專業性,在設置課時的基礎上,難以對體育學科進行優先考慮,不僅阻礙了體育學科的發展,同時還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帶來不良影響。
在社會經濟高效化的發展過程中延伸出了多種新型事物,需要在探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借助新思維和新理念,打造更加完善的解決方案。對于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來說,在整體的實施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其他部門人員尚未加強對德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導致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無法彰顯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缺乏明確課堂目標的情況下,難以實現對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對體育教學和德育教育的滲透帶來了阻礙。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要求職業院校能夠積極地轉變發展重點,避免將學生的成績和教師的科研作為階段性的重點目標,而是需要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予以高度的重視。教師需要及時摒棄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集中注意力,充分的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活動實施階段,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當中,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有效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和合作理念,使學生能夠相互關愛、相互促進。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課堂在總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突出對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育,避免學生在參與各項體育活動時存在矛盾。為此,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教學活動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加強學生的合作理念,使學生具備優良的團隊協作精神。另外,在加大體育教學與德育教育之間滲透力度的情況下,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競技意識,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養成了優良的品格,在積極、樂觀心態的作用下,維持了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1.基于紀律原則,培養良好作風
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學生不僅需要遵循課堂安排順利地完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還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向教師提出相應的意見或者建議。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所提出的要求予以綜合考慮,提取有效建議改善課堂內容,從而形成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另外,學生在課堂中需要嚴格的遵循課堂紀律,在不擾亂教學安排的情況下,結合教師所提出的要求,逐步的完成相應的訓練任務,以此來養成優良的行為作風,使學生紀律性得到有效加強。
2.培養學生團隊協作意識
部分體育項目在實施的過程中,由學生單獨一人無法完成,此類項目需要在團隊協作的情況下,使學生能夠在活動階段團結一致,充分地發揮出自身優勢,并在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的基礎上,順利地完成團體類的體育項目。學生在參與團體類項目的過程中,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明確團結精神樹立的重要作用,借鑒他人的優良建議改善自身不足,并在主動幫助他人的情況下,順利地完成相應的體育活動任務,在增進同學感情的基礎上,使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得到充分突出。
3.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在體育課堂中對學生的體力和耐力提出了較為明確的要求,由于不同的學生在身體和心理等多方面素質上有著較大的差異,部分運動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而部分運動學生則無法進行。為此,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為學生予以積極的鼓勵,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情況,盡力完成相應的運動任務,并鼓勵學生不斷突破自我,使學生能夠在課堂當中養成堅韌的品格,在潛移默化當中形成頑強的意志。
1.批評形式與表揚方法
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對學生的思想、意志以及道德品質等多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若學生的任意一點出現偏差時,則會以語言和行為的形式形成具體表現,不利于保障課堂紀律的規范性。為此,教師需要對學生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質的培養予以高度的重視,基于專業的培養工作目標,從細節入手嚴格把控相應的學生培養工作,確保體育教學活動的有效落實。不僅如此,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具體表現,在全面觀察的基礎上,對實際所收集到的關鍵信息進行探究,采取批評形式和表揚方法相互結合的教育模式,有效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能夠自覺地遵守課堂紀律,并主動完成階段性的學習任務。
2.嚴格要求與耐心教育
在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當中,教師需要有目的、有規劃的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在堅定學生個人意志的情況下,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養成良好的行為作風。為此,需要體育教師能夠在課堂中為學生予以嚴格的要求。由于部分學生在初期階段與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之間無法保持良好的適應性,在產生不良情緒的情況下,需要教師及時的為其予以疏導,基于正確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排遣不良情緒。另外,若學生的情緒問題較為嚴重時,教師可以采取課下談心的形式,引導個別學生進行談話,以平等的交流形式,詢問學生對體育教學的看法和建議,采取有針對性的溝通方式,不僅能夠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夠打造平等性、和諧性的師生關系,有效促進了學生的學習品質。
1.細致規劃教學內容,有效培養學生素質
職業院校的體育課堂屬于德育教育有效滲透的基礎載體,為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實踐奠定了有力基礎,使學生能夠借助相關德育理念,加強學生在體育運動階段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在開設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活動時,通常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具有多樣性,而面向的學生群體具有開放性、自由性和廣泛性的特點,需要保障課堂教學內容具有趣味性,并且還需要蘊含大量的哲理。為此,教師需要在開展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時,基于細致化的角度精心刻畫教學方案,保障方案內容的科學性與完善性,充分的挖掘出體育教學方案當中的德育內涵,使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基礎上,從心靈的層面入手得到相應的慰藉,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優良德育教育的熏陶。基于趣味性的游戲教學形式,保障職業院校體育課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再借助德育教育的理念指導作用,使體育課堂發揮出育人功能。另外,教師還需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層面入手,有意識、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精神和品質,引導學生主動地幫助他人,在合理分工的情況下,有效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團結意識。
2.合理使用體育運動,增強競技促進作用
職業院校所開設的體育實踐活動,通常會對學生的競技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需要借助不同形式的競技模式,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成果加以檢驗,在綜合考察的過程中,有效提高了學生或者學校運動員的綜合能力。為此,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時,需要充分的借助競技活動,并保障活動形式的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對體育教學活動予以高度的重視。與此同時,在開設體育競技比賽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優秀品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使學生能夠養成規范、優良的行為和意識,在加強學生精神理念的情況下,突出了學生的優勢和效用,促進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長久化發展。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將德育教育工作滲透于體育課堂教學階段,使學生能夠在競技的過程中,基于潛移默化的影響養成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一方面,為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競技體育活動,教師可以設置完善的獎懲機制,保障獎勵措施的合理性,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體育競技知識以及相關活動規則,基于紀律性的競技原則,在實踐活動中充分感受競技比賽的魅力所在,從而養成優良的心智和理念,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競技價值觀念,在實踐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另一方面,職業院校可以采取開設體育競技比賽的形式,基于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法,充分的考驗學生所學習到的體育知識,使學生能夠在參與競技活動時,對所學知識進行檢驗,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拼搏意識和合作精神,使學生能夠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將所學知識進行內化,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得到有效加強,促進學生的良性發展。
3.嚴格規范教師行為,充分發揮模范作用
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屬于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其自身的行為和理念會對學生帶來直接影響。為此,教師需要結合階段性的教學形式進行反思,在綜合考慮的情況下,從自身的儀表以及處事方式等層面入手進行規范,避免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對于每個階段的體育課堂來說,教師需要確保自身穿著的體面與整潔,在通常情況下需要以運動服為主,并在課前階段及時地到達活動場地,主動的等待學生報道。同時,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時,需要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關系,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在全面了解學生想法的基礎上,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并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另外,體育教師需要嚴格的遵守德育教育重要理念,將有效的德育方法滲透于體育課堂的理論教學階段,并加強與體育實踐活動之間的融合力度,使學生能夠在熟練掌握理論知識的情況下,在實踐活動當中得到有效使用,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職業院校的體育教師需要樹立優良的育人形象,在日常的課堂教學活動時,與學生之間保持和諧關系,在雙方友好相處的情況下,不僅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還可以借助教師的針對性指導,幫助學生完成階段性的課堂學習任務。
在職業院校開設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將德育教育滲透于體育課堂,結合整體性的教學流程,基于多個方面的支撐效用,確保體育教學和德育教育得以有效滲透。高校需要加大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管理力度,基于優良的校風建設,借助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推進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情況下,為學生予以積極的鼓勵,使學生和教師之間能夠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基于師生間的主動配合和相互溝通,獲得優良的體育教學效果,發揮出體育課堂的德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