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濤 利津縣第二實驗學校
在小學階段引入動感健身操一方面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過動感健身操的教學來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技能學習活動的時候,首先要確保學生對自己所教的內容充分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牢牢立足于我國教育現代化改革的時代背景之下,不斷分析現代教育工作里對學生體育素質的核心要求,但就如何調整傳統體育課堂當中的師生相處模式,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究為主要方法來進行動感健身操的學習,不斷培養學生持續運動的健康意識。接下來我們將立足于這樣的核心觀點,首先分析自主探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必要性,然后梳理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當中學生自主探學能力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以動感健身操的教學為例來進行策略分析與說明。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傳統教育體系當中的種種弊端也開始顯露,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國教育工作質量的提高,我們必須對傳統教學體系進行更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新時期我國對各個學科教育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就是促進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育,這是在以往我國傳統教學體系當中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在新時期的體育教學工作當中,國家教育部門明確要求充分尊重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特長,不斷挖掘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當中的潛力,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對應的引導策略,不斷發掘學生體育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并促進學生體育學習核心素質的培養。從這一方面來看,我們去調整傳統的體育教學思維活動并不是為了某一個單一的目的,而是為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潛力挖掘,不斷促進學生在知識學習活動當中的主動性和自發性培養。因此,體育教師在分析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優化方法時必須要牢牢立足于現代教育改革工作的核心思想和基本要求。
在我國的傳統體育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地位是完全不對等的,學生在具體學習活動當中完全沒有發言權,必須要依賴體育教師來制定特定的教學計劃并指定對應的教學內容。也正是因為這一思維模式導致了很多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特長和愛好沒有被充分的發現并挖掘,使得很多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當中并沒有表現出較好的優勢。如果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技能學習活動的時候能夠更多地去了解學生在體育學習當中的實際情況,根據不同學生在知識學習活動里的具體狀態去進行調整,不斷引導學生去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這將大大優化我國傳統教學當中的師生相處模式。不僅如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時候,學生所經歷的學習過程和以前的體育學習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大腦思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開發,教師也只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潛力的發展。從這兩個主要方面來看,在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當中必須要進一步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優化調整,不斷分析如何引導學生去展開自主探究和學習活動,不斷結合新時期體育新課標對于教師各個方面的要求來進行教學思維和技能的優化路徑探究,不斷追求在體育教學工作當中去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內在前提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培養,這是現當代的小學體育改革和優化的必然方向。
要保證自主探學教育工作的順利推進,首先必須要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的重要地位。這也意味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活動的時候必須要轉換視角,不要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來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更不要過度去干涉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當中的習慣和行為。可是通過對于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工作展開調查分析,我們發現還有相當一部分體育教師,并沒有完全調整這種傳統的師生相處模式,他們在課堂教學工作當中仍然不注重去了解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里的特長和潛力,總是按照學校引進的體育知識類型按部就班的開展教學活動,甚至有些教師會直接規定學生應當以什么樣的方法來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教師越是無法改變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學習模式,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當中就越會受到被動的影響,更加難以實現學生自主探學能力的有效培育。
針對小學階段大部分的學生展開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學生對體育學習是比較感興趣的,可是學生對體育學習感興趣的方向并不是統一的,這意味著學校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學方向來要求所有的學生是不恰當的。就拿我們文章當中所提到的動感健身操來講,并不是所有小學生對動感健身操都感興趣。甚至有些小學生認為動感健身操根本不是體育活動,他們把這一種體育活動誤認為一種舞蹈;還有的小學生認為動感健身操的學習讓自己非常尷尬,他們更加希望在體育課程當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運動技能,例如打籃球、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等。眾所周知,要想真正意義上去培養學生的自主探學能力,首先要讓學生能夠學習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這樣學生才會真正有意愿去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因此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活動的時候除了尊重學生的意愿之外,還要注重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和提升。至少教師需要了解學生主體在體育學習當中的主要意愿,根據學生的主要意愿或者是他們正在學習的體育技能來進行解釋和引導,使學生弄清楚他們所學的內容在體育當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去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
我們通過觀察很多小學體育教師開展動感健身操的教學活動,發現教師一上來就直接告訴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并快速引導學生按照小結來進行逐層學習。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并不了解動感健身操具體是一種什么樣的運動,也不了解動感健身操在體育學習當中的重要意義,更加不了解動感健身操的學習對自己有什么樣的幫助,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學習動感健身操只是在遵守教師的指令和要求而已。于是很多學生不僅對動感健身操的學習完全提不起興趣,甚至會對動感健身操的學習產生逆反和抵觸的心理。
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技能學習活動的時候,首先都要去強化這些技能的理論知識教育,增強小學生對于不同體育技能的全面認知。例如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動感健身操技能,首先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動感健身操算不算體育技能?在動感健身操的學習當中自己可以收獲哪些東西?動感健身操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在這些問題提出之后,體育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甚至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互聯網去進行知識的搜索。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去進行方向性的指導,全面地告訴學生動感健身操的產生和發展歷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動感健身操對于自身體育技能培養的重要意義。很顯然,當學生基本了解動感健身操的理論知識之后,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部分學生錯誤的觀點得到有效改善,甚至還可以讓學生在動感健身操的學習當中進一步提高積極性,這也是間接挖掘學生內在驅動力并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學的有效策略。
在體育教學工作當中除了引導學生去進行理論知識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帶領學生去進行體育技能的訓練,使體育技能的教育真正起到強健學生體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善于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全部參與教師的引導過程,甚至間接激勵小學生去展開獨立學習和探究。我們仍然是以動感健身操作為主要案例來進行說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動感健身操學習的時候通常會根據不同的配樂來進行動作講解。為了更好地增強動感健身操的教學趣味性,教師甚至可以嘗試對動感健身操的背景音樂進行改編,比如運用一些學生喜歡觀看的動畫片旋律來進行創作。例如《喜羊羊與灰太狼》主題曲、《熊出沒》主題曲在互聯網上都有改編的版本,并且有些改編的版本節奏相對歡快,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某些動感健身操的動作特點。于是體育教師可以引入這些背景音樂來進行教學,使學生在他們喜歡的背景音樂之下去探究動感健身操的動作技巧。不僅如此,在運用這些背景旋律進行動感健身操教學的時候,教師甚至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戲。比如有些學生可以扮演熊二,想象一下熊二跳動感健身操的時候會有哪些動作和體態,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進行自由地發揮等等。在這種既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又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足夠樂趣的氛圍之下,更加能夠去啟發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積極性,最終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培養。
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嘗試和學生一起開展游戲學習活動,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去思考如何學好動感健身操、如何對動感健身操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和感知。比如教師在動感健身操的教學工作里可以和學生一起玩“你演我來猜”的游戲,嘗試把動感健身到不同的片段和動作改編成不同的故事片段,然后由一名同學來進行表演,其他同學則負責猜測這名同學表演的片段和內容,猜測正確的一組學生就可以獲得對應的積分,當學生的分數累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能夠獲得體育教師的獎勵。通過這種游戲化的引領形式,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去激發學生對動感健身操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不斷思考如何更加快速的學會對應的動作。不僅如此,學生根據不同的動作去想象不同的故事小片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是學生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表現。由此可見,體育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學習工作的時候,只要善于立足于學生根本,不斷從小學生的視角去展開分析和思考,充分引發小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興趣并創新課堂引領方式,就能進一步落實學生自主探學能力的培養和創新。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學生體育學習技能培養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教師不僅僅要引導學生進行對應的技能學習,更加需要讓學生了解體育學習背后的重要意義。在此過程當中,教師還要重視結合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新課標要求、不斷分析如何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當中存在的弊端和缺陷、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能力的培育,爭取讓學生在體育學習活動里能夠受到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保證學生在未來的體育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得到長遠的發展。在具體教學工作里,教師一方面可以嘗試優化對于體育技能的理論教學,不論對學生進行任何一門體育技能的教育都要讓學生充分了解這項技能的來源和發展,明確學習該項技能對于自己和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哪些影響,這樣學生才能首先端正體育技能學習的態度并愿意去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在體育教學的過程當中創新知識輸出方式,不斷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去開動自己的腦筋進行分析和想象,使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始終保持高度的自主性和參與感,這樣才能不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內在潛力,最終落實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創新與培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