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韓國猛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能源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大港油田黨委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堅決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用科技創新交出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石油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基礎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大港油田廣大科研人員將重點研究領域和對象由陸上轉向灘海、由常規轉向非常規、由源外轉向源內、由中高滲轉向低滲,針對新領域、新問題,充分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圍繞勘探開發核心業務、對接生產需求,攻關中低斜坡優質儲量發現和動用難題,豐富多類型斜坡區油氣富集高產規律認識,形成斜坡區油氣成藏有序性表征及精細評價技術。
生產就是需要,創新就是責任。在大港油田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大港頁巖油歷經基礎地質研究、頁巖油專項研究、勘探增儲、評價建產等多個重要階段,實現了黃驊坳陷三套層系頁巖油勘探全面突破及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采,成為油田公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接替領域。按照形成年產百萬噸能力的目標規劃,大港油田重點攻關頁巖油富集層精細表征及精細預測技術,形成頁巖油“孔隙-層理-微裂縫”多尺度空間多相流體流動模擬方法,豐富“優勢組構相-滯留烴超越效應”陸相頁巖油富集理論,支撐三套頁巖油提產提效;攻關低滲透油藏非線性滲流數值模擬技術、低滲透油藏滲流機理與驅替理論,形成低滲透油藏效益開發理論技術體系,助力低滲透油藏效益開發。
作為東部沿海老油田,大港油田存在著有效礦權面積小、地面復雜等諸多問題。對此,大港油田黨委做強“支點”,不斷提升油氣保障能力水平。一是強化干事創業氛圍營造。面對效益增儲建產嚴峻形勢,大力弘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堅持“四創新四破解”勘探工作方法,在新領域下功夫,全力推動預探突破和規模效益增儲,確保完成全年全序列儲量任務。二是強化“四新”領域風險勘探。以尋求戰略突破,開辟資源接替領域為目標,做好千米橋潛山風險探井跟蹤評價,力求取得重大突破,使沉寂20 余年的千米橋再獲青春;積極推進中部灘海、滄東凹陷深層及歧口深層風險目標,力爭部署實施風險井;積極準備板橋頁巖氣、歧口中生界潛山等領域風險目標研究。三是強化富油區帶集中勘探。以尋求規模效益增儲,實現高效建產為目標,加強濱海斜坡、舍女寺斷砂耦合精細研究,強化趙東潛山內幕組合、孔東斜坡主砂體帶成藏條件與圈閉刻畫,力爭打造千萬噸級整裝效益增儲建產區。按照大港油田公司高質量發展“十四五”發展規劃,發現更多的優質油氣資源,把增儲建產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大港油田黨委牢固樹立“資源為王、產量為本、效益為先”的理念,錨定儲量、產量、效益三大目標,深化奪油上產百日會戰專項行動,找差距知不足,筑底板、補短板、鍛長板,增亮點,提水平。要堅持科研生產一體化、勘探開發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設立單井效益指標,提高探評井成功率。要深入推進“奪油爭先鋒,上產建新功”百日會戰專項行動,落實“沖、搶、穩、?!币?,圍繞板橋-北大港構造帶等重點區帶,精細勘探尋找高產高效區塊,努力增加經濟可采儲量。要強化井位研究、優化方案設計,推動現場運行,搶奪主動權,支撐老油田增儲穩產。要堅持“一井一優化,一藏一方案”的原則,推行建成高效區塊“1 早2 降3精4 強”四步工作法,促進區塊高效建產,提升產能達標率、產能貢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