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鳳云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民族學院
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推動新時代海南省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方案》中對海南省自貿港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基本原則、發展目標、制度設計等,這一系列重大舉措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紅利,特別是對促進海南省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海南省地處熱帶北緣,屬于熱帶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2—27℃,被譽為“天然大溫室”。海南省光照十分充足,適合各類植物生長,物產十分豐富,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中國南端育種的理想基地,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大省。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和影響之下,海南省的“三農”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在自貿港建設政策的帶動和影響下,未來海南省的鄉村振興戰略即將進入全新的實施階段。
筆者認為,海南省自由貿易港建設的主要特點包括如下幾方面:
當今時代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貿易中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有所抬頭,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勢頭有所衰退。為了應對國際貿易發展的新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在海南省建設自貿港的重要部署,能夠更好地推動實現高質量開放和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系。有助于進一步深化改革,打造出更加法治化、國際化、便捷化的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外資,為加快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海南自貿港設立有國際能源、航運、大宗商品交易、產權、股權、碳排放權等交易場所,貿易功能相對完備。自貿港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對于海南省來說,自貿港建設無疑可以有效地推動省內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建立更加密切的聯系,這對于推動海南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非常必要的舉措。
根據自貿港建設總體規劃,海南省自貿港實施自由貿易政策,既包括零關稅、減稅制、低稅率等等國際自貿區通行的自由貿易規則,又可以全方位地展示自貿港的投資政策、投資機遇、投資區域、投資促進機構等等要素,這些都帶有鮮明的“中國印記”。應當說,海南省自貿港是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典型代表。
海南省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良好自然生態條件和基礎。近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地區結合氣候、物產、區位等優勢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并且將鄉村振興戰略與旅游產業、現代服務業緊密結合,采取下列幾方面主要措施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
自2017年開始,海南省政府大力推動農業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熱帶特色高效現代化農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各級政府積極響應號召,調減低產作物種植面積,恢復撂荒土地發展綠色生態種植業,冬季瓜菜、熱帶水果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值和經濟效益逐年穩步提升。
旅游產業是海南省的優勢產業,更是鄉村振興戰略重要的融入對象。近年來,海南省各級政府抓住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寶貴契機,將現代農業發展與旅游產業發展緊密融合,推動創建了博鰲國家農業公園、紅樹林濕地公園等一大批帶有典型示范效應的共享農莊和農業互聯網小鎮,這批現代農業示范基地有效帶動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實施,同時也為現代農業融入二三產業積累了寶貴經驗。
全省全面實施“百鎮千村”工程,加強“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盤活農村閑置資源,推動涉農管理改革,吸引了一大批社會資本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各地通過建設特色民宿不斷優化鄉村人居環境,推動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全省農村建設項目招商規模逐年擴大。在項目的引領和帶動之下,海南省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任務目標,農民收入水平每年顯著增長,大部分鄉村地區擺脫了貧窮落后的面貌。
雖然海南省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相應存在一些問題:
從現階段,海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情況來看,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實施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省內不同地區發展不均衡的問題。相對而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山區的現代農業發展速度相對較慢,特色農業特點不鮮明,農業產業附加值相對較低。相比之下,一些旅游產業發達的地區鄉村振興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并且形成了一批具有良好的市場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的現代農業品牌。由此可見,海南省依然存在著地域之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自2020年以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海南省的許多優質的農副產品對外出口貿易受到嚴重的沖擊和影響,許多產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滯銷問題,對海南省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發展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沖擊和影響。
相比于國內其他地區,海南省的現代農業產業結構依然相對較為傳統,粗加工、原生態式的農產品種類數量多、深加工、精細化生產的農副產品數量和種類相對較少。受到總體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海南省一部分地區依然沿襲著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這會對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
與其他省份相比,海南省全域基本上處于相同的氣候和自然環境之下,在傳統農業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無法從根本上擺脫“靠天吃飯”的同質化的問題。很多地區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過程中僅能夠依托傳統農業進行適度創新,無法在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基礎之上催生出更多帶有現代農業特點、產業附加值較高、對自然氣候條件依賴度較低的新型業態。在這種情況之下,海南省各個鄉村地區的發展模式大致趨同,僅體現出微觀上的差異。
自貿港建設將帶給海南省巨大的政策紅利,特別是將會給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帶來一系列巨大的影響:
作為海南省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農業將會成為自貿港建設發展的第一批“受益者”。自貿港強調市場全要素、廣覆蓋,只要是市場需要的商品,都可以通過自貿港這個全新的貿易平臺實現廣泛流通。海南省的大量農副產品質優價廉,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和巨大的市場潛力,通過自貿港搭建的對外貿易平臺,更多的優質農副產品將進入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對外貿易范圍,拓展對外貿易渠道,直接提升現代農業的產業價值,讓更多的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通過自貿區搭建的國際貿易平臺,進一步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
海南省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需要外力施加推動和影響。通過融入自貿港建設和發展,海南省的農業產業實現了與國際市場的深入融合和高度接軌,既能夠分享國際市場巨大的份額,又可以從國際市場發展變化的趨勢中了解市場發展趨勢,進而及時調整農業供給側產業結構,順應國際市場發展變化的需要。
通過將鄉村振興戰略融入自貿港建設,依托自貿港對外開放所拓展出的市場空間和創造出的新的發展機遇,海南省的現代農業發展鏈條將逐步構建完善,產業布局將更為均衡、協調,不同地區將更為有機地融入到海南省現代農業“強鏈、建鏈、延鏈、補鏈”的環節之中,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振興發展路徑,從而在根本上改變發展模式單一化和同質化的問題。
隨著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深入,除了會給海南省的農業產業拓展更加廣闊的國際市場空間以外,也會隨之產生更為強烈的競爭壓力。大量的國外優質農產品、外資資本和先進技術會保持持續輸入,這對于海南省各地的農業產業發展來說是一個嚴峻的沖擊和挑戰。對于海南省的傳統農業而言,面對強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只有不斷立足和鞏固自身優勢,同時廣泛吸收和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發展經驗,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趨利避害,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
針對自貿港建設給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所產生的一系列重要影響,為了進一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效果的提升,應當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建設好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利用自貿港建設擴大對外貿易規模,以規模化、市場化為導向,進一步凸顯海南省熱帶現代農業的產業優勢,將熱帶現代農業打造成為海南省農業產業“王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二是建設好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立足于海南省獨特的自然區域動植物種質資源優勢,依托自貿港建設構建國際種業貿易中心,引進國內外優質的動植物種質,大力發展優質種質繁育培育、購置儲備、中轉貿易等。將種業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納入自貿港總體規劃之中,利用自貿港建設構建種業全產業化鏈條,在自貿區建設集展示、交易、評估、繁育、倉儲、物流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種業交易中心,吸引國內外優秀的種質企業落戶自貿區。利用自貿區政策優勢建設動物檢驗檢疫區、繁育中心、動物研究所、野生動物陸生動物旅游展示區、優秀畜牧品種交易中心等。將水產種質保護納入自貿區建設總體規劃之中,建設集水產種苗交易、水產種質資源保護、水產良種和現代漁業示范基地等商旅綜合體,推動國際化水產品中轉交易基地建設。三是建設好熱帶水果及花卉培育交易基地。繼續擴大熱帶水果及花卉種植面積,建設高水平的熱帶水果及花卉國際交易中心,搭建現代物流、物聯網等交易平臺。四是建設國際冬季瓜菜生產基地。利用現有的建設基礎和資源優勢,建設一批現代化的無公害冬季瓜菜生產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瓜菜的總體質量,打造冬季瓜菜品牌。利用自貿區的貿易平臺,構建冬季瓜菜交易平臺,打造冬季瓜菜生產、儲存、運輸、交易、國際物流等全產業鏈條。五是建設好天然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種植基地。繼續擴大優質天然橡膠等經濟作物種植生產基地規模,提高熱帶經濟作物產量,加快構建天然橡膠生產防風體系。積極融入自貿港建設,發展壯大熱帶經濟作物、茶葉產業、天然橡膠林下經濟,做大做強南藥產業。
借助自貿港建設的政策支持和貿易優勢,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發展的全新業態:一是大力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建設高質量農業產業園區。通過采用資源轉股權、農民轉股東等多種形式,將農村地區的閑置資源進一步盤活,同時整合資金,集中投放支持農村產業化進程。重點支持一批國家級商旅融合的產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園區等加快發展,發揮好示范園區的帶動輻射效應,促進全省農村產業實現深度融合。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全面提升海口羅牛山等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區的發展水平,在自貿區內加快推動建設一批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運輸交易為一體的現代農產業物流示范園區,支持農村地區發展農產品物流業。三是加快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產業。繼續開發農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一批“魅力小鎮”、“特色鄉村”,搭建統一高效的鄉村旅游推介平臺,借助自貿港區位優勢擴大鄉村旅游的市場影響力。利用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構建海洋休閑旅游、特色旅游新業態,挖掘海洋文化深厚底蘊,利用自貿區貿易資源組織海洋文化節等活動,打造一批風景優美、配套完善、特色鮮明的海洋旅游小鎮。
可以預見,隨著海南省自貿港建設的快速發展,將會給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來更多的政策紅利、創造出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為了進一步提高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海南省應當主動融入,借勢而行,打破傳統觀念和思維的束縛,創新構建一批新的現代農業業態和發展模式,同時進一步加強路網、電網、水網、氣網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全面美化鄉村自然環境和人文風貌,讓廣大農村地區真正成為展示海南省對外形象的亮麗名片,讓鄉村振興戰略成為推動自貿港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