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20 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主辦,呂梁市人民政府支持,中國酒業協會市場專業委員會、中國國家地理·國酒地理承辦的“解讀一瓶好酒的地理密碼——中國美酒產區價值論壇”在山西汾陽舉辦。
中國酒業協會秘書長何勇表示,中國白酒據地而生、因時而成,自然生態決定了酒與自然環境間“相融相生、相愛相守、榮辱與共”的天然聯系,每一瓶美酒的釀造離開出生地,便不復存在。中國酒業的發展事實、產業格局已明示,產區之路是中國酒業的未來之路。讓我們順應時代潮流,不負行業所托,以生態之光,照亮發展之路,探索酒業發展的新未來。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副社長孫櫻表示,白酒與產區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白酒鮮明的地理特性,凝結著當地勞動人民的智慧。中國國家地理將以中國科學院為強大的科學支撐,繼續深入開展產區研究,為白酒走向更廣闊的新型市場賦能。
為何我國大部分的白酒都選擇了高粱作為原料?為何中國白酒是世界上最復雜的釀造微生物體系?如何挖掘產區深厚的文化價值,實現產區文化價值最大化?不同的地理區位,造就了中國白酒不同的香型特點,具體地理因素會給中國白酒帶來怎么樣的影響?主題演講環節,謝旗教授、韓培杰博士、郭羿承教授、張百平教授、王洪武總經理從白酒原料、微生物、品牌IP、地理環境、產區文化表達等方面與大家進行了精彩的分享。
中國白酒各有其美,產區表達是中國白酒的核心表達。產區文化同時也是中國白酒融入世界的通用語言,打造產區文化也將是中國白酒走向國際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