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南州交通運輸發展中心 劉 婷
隨著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逐年穩增,機動車維修行業普遍保持迅猛發展態勢,各類機動車維修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行業從業人員逐年遞增,機動車維修行業維修質量糾紛問題較為突出,社會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嚴重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權益。現將結合貴州省黔西南州的具體情況對機動車維修行業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工作加以探討,以期為行業提供有效的應對策略。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與社會轉型加速,黔西南州機動車維修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機動車維修企業和從業人員逐年增加,加之結構也較為復雜,因而導致行業從業人員流動頻繁,機動車維修質量糾紛及社會公共安全事件頻頻發生。
(1)行業、部門之間溝通協調不暢、信息不通、配合不夠。因機動車維修業條件不具備、維修質量糾紛、行業從業人員基本素質不高等造成的社會公共安全涉及面廣,危害性加深。
(2)機動車維修行業應對社會公共安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管理能力還有待加強。
(3)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在機動車維修行業尚不明確,加強社會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建立政府、部門、全社會的共治、共協作的公共關系要進一步完善。
(4)體制轉型期內產生的社會震蕩。我國正處于由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向新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期,在此過程中,價值觀的多元化,客觀上增加了社會控制的困難。
(5)收入差距拉大產生的變態利益需求取向,使社會心理出現失衡,產生了各種利益集團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利益沖突的加劇必然使違法犯罪行為增多。
(6)大規模社會人口流動產生的附帶性社會治安問題。當前,除了農村民工潮之外,某些城市人口也加入了人口流動大軍,給人口管理和治安帶來巨大困難。在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中,不可避免出現某些社會犯罪現象。
在機動車維修行業,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工作?貴州省黔西南州的經驗做法如下。
(1)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人民合法權益為主線,著力調控機動車維修市場;以規范存量與調控增量、優化城市交通、規范行業管理、搞好地方經濟為宗旨,對機動車維修行業長遠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優化布局,穩步推進機動車維修行業健康良好的秩序發展。
(2)深入機動車維修企業排查化解機動車維修矛盾糾紛,加大管理排查治理力度。一是廣泛宣傳與機動車維修行業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及規章制度,增強行業從業人員守法意識,建立違法預警網格化紅線,使廣大從業人員知法守法。二是加強機動車維修行業市場事中事后監管,確保企業維修能力達標。嚴格按照《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推進機動車維修行業備案工作,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汽車維修合同管理、“三檢”管理、維修竣工管理、維修竣工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期等制度,切實保障機動車維修質量合格、過硬。三是加強行業誠信建設,營造群眾放心的修車環境。完善機動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辦法,交通運輸部門鼓勵行業協會參照《機動車維修服務規范》(JT/T 816—2021)等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推進機動車維修服務規范化發展,開展機動車維修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調查,促進機動車維修企業服務更規范更優質。
(3)集中解決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保持機動車維修行業和社會大局穩定。一是廣泛開展便民服務,提升行業服務效能。結合行業實際情況,組織企業開展機動車維修服務質量公約和服務質量標準承諾;結合群眾權益,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式的公益服務活動,比如汽車維修常識、安全行車知識、群眾消費維權知識等專題講座;不斷提升機動車維修企業服務意識,鼓勵企業提供電話預約、網絡預約、信息透明等定制服務,滿足群眾機動車維修服務時效性和便利需求。二是限制濫用汽車保修條款,保障群眾維修選擇權。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保障群眾的維修消費選擇權和汽車產品保修權,限制機動車維修企業以汽車“三包”期限內選擇非授權維修服務為理由拒絕提供維修服務。三是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質量糾紛調解和投訴處理機制,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按照相關程序受理機動車維修質量投訴與糾紛調解,公布投訴電話,設立接待服務辦公室,確保投訴渠道暢通,公布投訴受理范圍、處理流程及處理時效,及時答復處理結果。
(4)做好新形勢下機動車維修企業信訪穩定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把維修矛盾和利益糾紛化解在基層。一是圍繞“化解矛盾、息訴息訪”目標,立足源頭防范,加強矛盾糾紛排查。隨著機動車維修行業持續發展,機動車維修質量投訴糾紛問題日益凸顯,其中不少矛盾與問題都是通過信訪渠道反映出來的,要科學分析產生糾紛的原因,立足源頭防范,妥善化解矛盾糾紛,促進行業的長期穩定和社會的和諧平安。二是積極關注熱點,暢通信訪渠道,多措并舉化解矛盾,確保信訪糾紛和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暢通信訪渠道、維護和諧穩定,嚴格按照“受理、交辦、督辦、回復”的程序,辦理各類信訪事項,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通過設立值班電話、專線電話、網絡信箱等方式,引導信訪人合理表達訴求,提高信訪件辦理速度和處置效率,確保正常信訪訴求得到及時反映和有效處理。
(5)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工作是行業部門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以人民群眾為工作中心,為其排憂解難,堅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扎實基礎性工作,秉承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緊密聯系人民群眾展開信訪工作,人民群眾主要通過來信來訪的方式,上訪不公不平之事,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社會責任感增強、民主法律意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也是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是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好機會,是轉變干部作風,促進依法行政、切實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在具體工作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始終把信訪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與業務工作和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
(6)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工作各項措施真正落實到位,必須采取扎實有效的措施。一要抓領導,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落實責任制,定期聽取業務工作匯報,增強其工作責任心和壓力感;二要抓機制,建立和完善源頭預防和矛盾糾紛排查機制、群眾利益表達機制、解決問題力量投入機制、督查督辦機制、例會研究解決信訪問題機制、創新基層信訪工作機制等,促進信訪工作的創新與發展;三要抓穩控,在下大力氣解決信訪群眾實際問題的同時,對上訪群眾注意采取教育疏導的方式,取得他們的理解,緩解信訪人情緒,引導他們把注意力轉移到生產生活上。
從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和工作出發,認真做好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各項工作。
(1)細化工作板塊,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就各位,將其劃分為分類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和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
(2)各級政府還需要把加強應急管理擺在首要位置,將人力、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用于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各個環節。加強落實各級領導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1)建立健全行業管理部門維護和完善社會公共安全管理機制和應急議案。
(2)加強機動車維修企業對維護社會公共安全的學習教育,健全學習教育制度,提高機動車維修企業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使其在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組織中,做到快速反應、高效運轉、臨危不亂。
(3)全面提高國家和管理部門及全社會的抗風險能力。
著力提高基層從業人員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處置能力,提升機動車維修企業應急能力和自救能力,全面落實機動車維修企業維護社會公共安全責任制。
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增加全民的危機意識、社會責任意識。
(1)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與“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思想觀念。在接待群眾時,要注重換位思考,時刻關注上訪人民群眾的苦與樂,把人民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重要信號,把人民群眾的冷暖作為第一責任,以情待人,以情感人,用理對人,用理服人,情理兼備,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
(2)要保持把上訪的人民群眾作為平等對話的主體,用與上訪群眾交朋友的方式,把群眾信訪工作作為與群眾平等對話的平臺,決不能把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當作負擔和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