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培
自動駕駛技術的普及,將讓自動駕駛軟件取代駕駛員的工作,每輛自動駕駛汽車都會根據寫入的軟件系統,按照要求在道路上行駛。車聯網技術的出現,讓自動駕駛汽車、道路交通設施、行人等角色成為一行行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從而讓自動駕駛汽車實現最優道路規劃。插空、別車等危險駕駛行為也將不復存在,在乘坐自動駕駛汽車時,乘客可以進行讀書、聽音樂、聊天、看電影、網絡購物等娛樂行為,道路交通環境也將得到極大的改善。
看似很完善的交通環境,需要的是更多的數據進行支撐,自動駕駛下的交通環境將是數據用到極致的完美體現。數據一直是很多行業關注的焦點,汽車行業也不例外,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對數據搜集及分析的要求越來越高。自動駕駛汽車為完成采集、規劃、決策這3個步驟,需要每秒產生的數據量可能超乎想象,汽車行業將不僅僅是數據的主要消費者,也將是數據的主要生產者。
自動駕駛汽車的工作離不開傳感器的支持,為了能夠更好地采集道路信息,對自動駕駛汽車周圍道路環境進行判斷,就需要在自動駕駛汽車上加裝包括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為了能夠讓自動駕駛汽車準確地按照設定道路行駛,就需要能夠精確判斷自動駕駛汽車的位置和目的地,這就需要GPS及高精度地圖的完美配合。在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后,商鋪、加油站、飯店等與人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場所也將集成到高精度地圖內,可以讓自動駕駛汽車在乘客有需求時,可以立刻給出最優的道路規劃和建議。自動駕駛的越來越聰明,會讓乘客越來越便利,但這背后,將是大量的數據運算,隨著乘客的需求越來越高,出行頻次越來越多,出行習慣、消費習慣、娛樂習慣等信息將會被大數據分析,形成用戶畫像,保存在自動駕駛軟件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中。這些用戶畫像對于保險公司、飯店、商鋪及其他難以計數的希望給乘坐自動駕駛乘客提供服務或產品的企業說,將會是非常有價值的。
現階段,諸如字節跳動、阿里巴巴、騰訊等科技公司,在給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獲得了大量的用戶畫像,從而締造了強大的商業帝國。在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后,將會生成大量更精準的用戶數據,這又會產生多大的價值?又將會有多大的變現潛力?將會有多少企業希望在這場數據爆發中獲取最有利的數據信息?
毋庸置疑的是,自動駕駛技術普及所帶來的數據爆發讓乘客體驗到了極致的服務體驗,無需考慮出行遠近,自動駕駛汽車承擔全部駕駛任務;無需考慮出行路徑,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提供最完善的路徑規劃;無需擔心出行無聊,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提供完善的娛樂服務。但不可避免的是,服務的完善,體驗的提升,都是將乘客放在大數據中“裸泳”所得到的,隱私保護問題將會是自動駕駛普及后急需解決的一大難題。
近年來,社交媒體、互聯網被非法入侵的案例數不勝數,而自動駕駛汽車可以獲取的數據量將會是社交媒體時代的指數級增長。從最基礎的定位、出行需求,到乘客的住址、目的地信息,甚至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娛樂行為、動作神態,都可能會被自動駕駛系統記錄,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車載語音助手也將會得到廣泛應用,乘客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聊天,或許也會被默默記錄,當獲取大量的數據后,自動駕駛軟件服務提供商將會比乘客更了解乘客自己。
隱私安全問題將會加劇乘客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使用的擔憂,自動駕駛汽車必定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數據生產工廠,如何將如此龐大的數據進行有效地管理,將會是自動駕駛軟件服務提供商需要考量的問題,如何將如此龐大的數據進行安全地監管,將會是相關政府機構需要考慮的事情。每天產生的巨大的數據量,需要很多的服務器進行存儲,也需要對有效數據進行處理,且在數據的搜集過程中,還需要進行有效的數據保護,防止數據信息泄露,以防被其他別有用心的人使用。
與社交媒體時代產生的數據類似,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數據的特性也主要表現為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但如果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數據被竊取或篡改,將會造成更為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相對于社交媒體時代數據泄漏的破壞性、危險性將更大。目前自動駕駛汽車產生的數據防護方法仍舊是依照社交媒體時代產生的數據一樣,通過數據安全隔離、安全認證、安全授權、數據脫敏、安全存儲、安全傳輸、數據審計、數據備份、數據恢復、安全擦除等方式進行處理。但在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后,這類的防護方法是達不到要求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與完善,比如對自動駕駛汽車搜集到的數據進行認證加密,根據數據的重要性、安全程度和泄漏面臨的風險不同,進行階梯化處理,針對不同的數據做出相對應的防護手段。
除了要對自動駕駛隱私安全防護技術上進行提升,保障隱私安全外,相關政府機構也要針對自動駕駛汽車搜集的數據出現泄漏的可能及主體,出臺對應的政策及法規,加強政府機構監管力度,保障自動駕駛時代的隱私安全?,F階段,國內對于自動駕駛隱私安全相關政策體系建設仍舊處在萌芽期,尚未有明確的政府部門牽頭對自動駕駛隱私安全制訂統一、規范的政策及法規。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一定離不開數據的產生和使用,完善自動駕駛汽車普及時隱私保護的政策及法規建設,在做好數據搜集的前提下,完善數據保護機制,讓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護,將隱私保護意識放在數據搜集環節首位,才能讓自動駕駛技術普及,真正服務于消費者,讓大家可以在享受到技術發展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可以有效保障自身的隱私和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