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欣
秋日的早晨,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通元鎮雪水港村的黨員張明法像往常一樣,為門前屬于村里的公共綠化帶清理垃圾、修剪花草。“村里創建美麗村落,實行黨員包干制,黨員帶頭負責自家房前屋后的衛生和綠化。”雪水港村黨總支書記陳余良說。
近年來,該村通過打造“美麗黨員”品牌、“自然田園·共興共富”黨建聯盟等一系列行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幫帶作用,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推動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據陳余良介紹,2006年,村集體經濟收入46.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8520元;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45.6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7萬元,高于同年通元鎮平均水平。
黨的領導是實現共同富裕、完善基層治理的前提。雪水港村的實踐只是嘉興市以黨建引領奔向共富的一個縮影。嘉興市從百年黨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夯實基層基礎,筑牢事業底盤,加快把建黨圣地打造成為黨建高地,推動共同富裕走深走實。
2022年1月,由梧桐街道黨委牽頭的嘉興市桐鄉市槜李產業共富互助黨建聯盟成立,融合槜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黨組織,織成一張“產業組織網”,由槜李產業合作社黨支部帶路、黨員骨干帶頭和多方組織帶動的“一網三帶”槜李產業發展模式逐漸形成。通過黨建聯建、品牌聯創、服務聯動等一攬子真招實措,加快了特色槜李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的進程。
據介紹,聯盟自成立以來,帶動槜李核心產區桃園村1000余人實現了就業。2022年,桃園村僅槜李鮮果銷售收入就有2650多萬元。聯盟單位協商確定了槜李產業發展藍圖,合力打造了“桃園槜李”文旅品牌。同時,突出“槜李+衍生產品”,以槜李種植和鮮果銷售為產業鏈“主軸”,開發了槜李汽水、槜李冰激凌等關聯產品;突出“槜李+新興業態”,結合當地傳統文化與民俗特色拓展了致富路徑;突出“槜李+文化載體”,開設了槜李文化節、漢服文化節,舉辦了槜李文創產品大賽,依托江南繭畫館等文化載體,豐富了品牌內涵。
桐鄉經濟開發區(高橋街道)充分發揮經濟主平臺的優勢,深入實施黨建引領“強企·興村”計劃,深化全域黨建聯盟建設,力推村企結對共建、同頻共振,打造了資源對接、服務共享、活動交流的綜合平臺。目前,共有44個企業黨組織與行政村開展了結對共建,其中涵蓋年產值百億元以上企業3家,十億元以上企業8家。依托全域黨建聯盟,當地實體企業勇擔“強企帶富”的社會責任,形成“互帶互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走出一條群眾增收、村集體增益、企業增效的新路子,實現企業和行政村共同發展和互利雙贏的局面,打造黨建引領共富“金名片”。
產業興則鄉村興。馬家蕩村是嘉興市平湖市乍浦鎮唯一的純農業村,常住人口總戶數606戶,村黨委現有黨員96名,下設8個網格黨支部。駐村第一書記金一介紹,馬家蕩村以產業為核心,統籌村黨委、嘉興港區農投公司以及合作社、黨員農戶組建黨建聯盟,帶動百姓共富、產業發展。以嘉興港區農業創客中心創新孵化平臺為特色的“共富工坊”,孵化形成了以之江種業、田間自然學校等新型農業為代表的農業產業新格局,串珠成鏈,打造了集生態種植、鄉村旅游和農副產品加工、銷售、品牌營銷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為村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21年底,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361.11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萬元;實現土地流轉1254.88畝,幫助農戶土地流轉增收260余萬元;解決就業崗位200余個,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不久前,在嘉興市平湖市林埭鎮徐家埭村基層黨建示范點建設推進會上,金平湖“抱團富”領雁聯盟正式成立。首批聯盟成員是平湖市的16個強村富民先進村的黨組織書記,其中就有徐家埭村的黨委書記劉建群。
黨建引領產業提質,先鋒引領產業升級。自徐家埭村被列入嘉興市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名單以來,劉建群就開始帶領徐家埭村村民在全市范圍內探索打造景區村莊共富體。
從2017年當選村黨委書記,到2020年換屆后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曾做過職業經理人的劉建群充分發揮自己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優勢,立足“黨支部+微網格+黨員示范戶”三級聯動機制,推行徐家埭村“五事五連心”網格聚事工作法,以“黨建+精神文明”的模式健全農村黨員志愿服務機制,通過建立“善治積分”管理辦法等方式,調動起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
2018年,徐家埭村打造了浙江全省首個符合賽事標準的青少年棒球場。截至目前,該村已經舉辦多個省市級乃至國家級的棒球賽事,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棒球第一村”。2021年,林埭鎮首屆農民棒壘球聯賽在徐家埭村開賽,160多名農民在場上揮舞球桿,激烈角逐,享受體育比賽帶來的歡樂。一個“鄉村棒球場”,帶領當地走上了農文體旅融合發展的強村富民之路。
這兩年,劉建群開始思考村里的棒球產業如何向縱深發展,并著手打造“棒球文化體驗館”。“一樓主要是展示村里棒球產業的發展歷程以及與棒球相關的體育用品和衍生品等;二樓設置了棒球的VR體驗區;三樓是會議中心。我們將棒球文化、體驗和展示融為一體,力求全面展現‘中國棒球第一村’的風貌。”劉建群說,只有不斷探索嘗試才能接近最終目標。
在嘉興市,劉建群這樣的“棒球書記”正是眾多投身在鄉村一線的基層黨員干部的一個縮影:他們真抓實干,率先在創新中謀發展,帶領鄉親們共興共富。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上海市場對于石料的需求大增,雪水港村周圍的山丘被不斷開采。礦山開采給村民帶來了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對周邊的生態環境和村民的生活環境造成破壞。
21世紀初,雪水港村轉變發展理念,堅決關閉石礦,曾經塵土飛揚的小村莊變成了如今令人流連忘返的詩畫田園。
近年來,雪水港村黨總支立足“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數字賦能推進未來鄉村綠色循環發展,投資建設智慧路燈、光伏路燈和V2G充電樁等服務設施,并利用“紅船·光明驛站”開辟零碳村落推廣專區。過去煙熏火燎的農村舊模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綠色用能的新農村。如今,“數字雪水·低碳新家園”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實現。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在產業的特色打造上下功夫,在農文旅的融合發展上想辦法,在數字化的運用上多創新,充分發揮黨員致富、創富、共富作用,將黨建優勢轉化為共富發展優勢。”陳余良說。
良好生態環境是民生福祉。作為浙江省首批低碳村創建試點,馬家蕩村黨委推動農業、旅游業和居民生活全面實現低碳轉型,積極謀劃“碳匯林”項目,圍繞老百姓對農村生活環境的美好期盼,著力繪就“水清、路暢、景美”的美麗鄉村精彩畫卷。
堅持共建、共享理念,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鐘埭村以黨建統領產業聯盟共富體建設,推動實現景區村莊共建共享。聯盟成員對產業主體周邊的環境衛生、綠化養護、基礎設施維護等事項主動擔責,引導周邊農戶進行垃圾分類,引導游客文明出游。同時,當地建立聯席議事制度,邀請產業聯盟主體和村民代表開展圓桌議事,圍繞景區村莊的建設管理,集中各方智慧,匯集各方力量,營造多方參與的良性格局。此外,鐘埭村還成立了平湖市第一個村級自主辦學、以共富為主題的學習平臺——鐘溪共富學堂,打破了行政層級限制,鏈接市鎮兩級和各行各業的優質教學資源,全面提升了村民謀發展、求共富的能力和水平。
在此基礎上,鐘埭村還打造了“鐘溪漁韻、垂領共富”幸福黨建品牌,通過“村集體+村民+社會資本”三方籌資設立“共富基金”,成立休閑垂釣、農家樂、野炊燒烤、果蔬采摘、米酒、農民畫、紅色文化、民宿、親子研學等九大產業紅色聯盟,持續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全面帶動村民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條以黨建統領紅色聯盟推動強村富民的新路。2021年,鐘埭村全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3000萬元。
新形勢呼喚新擔當,新使命呼喚新作為。誕生于嘉興的“紅船精神”,百年來已經融入嘉興人的血液,并且在新時代不斷煥發出新的活力,正推動著嘉興奮力書寫鄉村振興、奔向共同富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