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靜
(貴州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4)
我國一直高度重視“三農”問題,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發展已經成為重要的解決途徑。在落實的過程中,除了要積極改造傳統農業外,還需要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新時期,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產業發展,明確提出各地必須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發展,迎合新時代構建有效的農業產業鏈條,完善現代化農業產業發展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對此,文章以貴州為例,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利用山地農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產業,逐步實現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
貴州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在國家高度重視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背景下,近幾年一直在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致力于發展地區特色農業產業。從貴州農業產業發展實踐看,已經初步取得較為明顯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凸顯出了優勢農業產業,比如蔬菜、馬鈴薯、油菜等。此外,還有中藥材、水果、茶葉等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個別地區已經開始構建全新的優勢農業產業。
整體上看,貴州正在逐步完善農業產業體系。例如馬場鄉,該地區屬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年平均溫度13.7~17.1 ℃,年降水量約為1 350 mm,海拔高度為1 420 m,豐富的資源為多種生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
該地區山高、坡陡、谷深,在農業方面主要種植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紅薯等。同時,隨著當地現代農業技術的不斷推廣和應用,已在科技種植、養殖方面有所成效。
總的來說,貴州農業產業發展已經獲得成效,并呈快速發展的趨勢。
雖然貴州農業產業整體上表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在當前的發展實踐中,仍存在一定問題,初步總結為以下3 個方面。
首先,貴州大部分農民整體素質不高,并未正確認識到現代科學技術對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應用、推廣、發展上的能力較為薄弱,技術水平較低,直接影響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其次,貴州現有農產品監管體系不完善,執行力不足,尤其是對散戶并未形成完善的監督和約束體系,這便導致個別生產者缺乏足夠的安全生產意識,為了提高農產品產量而盲目施用化肥、農藥等,忽略農產品的質量,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再次,與先進地區相比,不難發現,貴州的農業企業發展規模較小,同時企業群體也未能發揮出輻射效應,一些大型龍頭企業也沒有發揮出集群優勢,在農業產業市場中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抑制了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新時代對農業產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貴州地區必須立足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切實發揮出農業資源優勢,從而更好地凸顯資源多樣性特點,才能在真正意義上發展農業產業,有效推動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針對推進貴州農業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在推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農業的科技創新不容忽視,只有充分發揮科技力量,才能切實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因此,貴州應積極推進現代農業科技發展,為農作物品種更新提供技術動力。在具體實踐中,貴州各鄉(鎮)農業服務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農業服務中心可組織地區農民積極參與培訓、科普活動,全面深入地學習農業科技知識。在培訓的過程中,應采取一定措施保證農民了解并掌握先進的農業技術,并能將其應用到農業產業實踐中,促進農民創業。農業服務中心可以開展職業創新培訓,比如農機手、植保員、防疫員等,強化農業實用人才教育,有效提高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更好地助力現代農業科技發展。
其次,貴州要高度重視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實踐應用,推進農業科技與村莊、農戶之間的深度融合。在此過程中,應當制訂相應的機制、辦法,構建符合貴州農業科技應用與推廣需求的新模式,全面落實點對點服務,從而最大程度上轉化農業科技成果。以馬場鄉為例,該地農業服務中心開展“科技興農”活動,幫助農戶掌握農作物種植技術,使得各類農作物增產提效,其中玉米膜側栽培達30 hm、長田埂水稻旱育稀植13.3 hm,推廣和應用了優質栽培技術,幫助當地農民增產增收。
再次,貴州應當積極構建現代種業工程,逐步實現“科技興農、良種先行”的建設目標,這就需要從種子生產基地建設出發,有效促進新品種的展示示范工作,在農戶和企業之間建立良好溝通渠道,從而進一步推進良種直銷。比如,在中藥材方面,貴州已經建立了多個規范化生產科技示范推廣基地縣;個別地區建立了優質水稻、超級水稻示范推廣基地。在這些示范基地作用下,加快推進貴州農作物品種的更新速度,為農業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在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進程中,農產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與人們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具有緊密聯系,同時貴州農產品的質量也關乎農產品的產量與收益。為此,貴州各地區應建立完善、嚴格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提高農產品質量,進而全面推動農業產業有序發展。
首先,貴州各鄉(鎮)應當統一集中部署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消除以往多頭監管模式。在此過程中,地區政府需要發揮指導、監督作用,加快建立適宜該地區的監督體制,通過成立獨立的綜合管理機構,明確其主要責任,切實提高監管效率。
其次,從農產品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為有效應用檢測體系,要保證安全監管經費充足,加大技術型人才培養力度,有序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再次,必須注重農產品源頭管理,在具體實踐中,應當從環境入手,在種子、農藥、化肥等環節加大安全監管力度,嚴禁一切違禁藥物使用到農業產業生產中,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推進貴州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進程中,龍頭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各鄉(鎮)應當重視并積極引導獨具特色、發展前景好的龍頭型農業企業。在具體實踐中,應使農戶積極探索、應用初加工、深加工等技術,逐步擴大農產品種植規模。針對此,貴州地方政府需要發揮指導、引領作用,采取內聯外引等措施,鼓勵地區龍頭企業發展,同時積極引進能夠適應貴州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的加工制造企業,進而推動本地農業產業發展,合理優化農業產業組織結構。此外,應從本地產業實際情況出發,發揮貴州山地農業資源優勢,引導并鼓勵特色農產品加工制造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探索并生產出具有區域代表性的農產品,進而逐步形成規模化生產、現代化經營的農業產業新格局。
3.1.1 糧油產業
為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保證地區糧食安全,必須重視建設高產糧油生產基地。在建設高產糧油產業基地的過程中,應從種植面積、產量、農業結構、增效等方面入手,合理發展馬鈴薯、水稻、玉米、油料等農作物,構建高質高產的糧油示范工程體系,既可優化糧油產業結構,還可有效提高糧油生產效益。
在糧油產業發展區域布局方面,應結合各個地區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發展,比如畢節、黔東南、遵義、銅仁等地區可重點生產馬鈴薯;黔東南、黔南、遵義、銅仁等地區可重點生產水稻;畢節、遵義、黔西南等地區可重點生產玉米。合理布局、高效生產,進而有效提高貴州農產品供給能力,優化貴州農業產業結構。
3.1.2 蔬菜產業
在發展蔬菜產業過程中,貴州應根據實際情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滿足蔬菜對地區氣候、環境的需求,建立相應的蔬菜生產基地,比如黔中溫和蔬菜生產基地、黔西北冷涼蔬菜生產基地、低熱地帶早熟蔬菜生產基地。為保證蔬菜產量能夠滿足本地以及其他地區的需求,應當加大力度發展反季節蔬菜、無公害蔬菜。同時,要進一步擴大辣椒產業生產規模,在黔北、黔南、黔西北、黔中4 個地區重點發展辣椒產業,進而起到由點帶面式的全面發展,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摸索深加工類產品,如辣椒紅素、辣椒堿等。
3.2.1 生態畜牧產業
貴州致力于建設生態畜牧業大省,基于此目標,貴州應當發展壯大草地生態畜牧業,逐步構建出地區生態畜牧業品牌。在此過程中,要注重各類技術的發展,比如秸稈氨化、青貯技術,從而助力并推進生態畜牧業大省建設。從區域布局來看,貴州應根據實際情況,在遵義、黔南、畢節、安順等地區重點建設一批優質肉牛生產基地;在貴陽、遵義等所在地區的城郊區域建設和發展乳牛基地。除此之外,在生豬生產方面,從各鄉(鎮)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強商品豬基地建設,以提高出欄率、商品率。
3.2.2 生態茶產業
發展生態茶產業需要切實結合貴州自然資源環境條件,融合生態文明建設理念與目標,重點提高茶葉單產、增加名優茶比重,充分發揮貴州的自然優勢,建設優質、生態茶葉基地,比如可將黔東南、黔中、黔北、黔西南、黔南等地區作為重點優質茶發展區域,打造高產名優茶品牌。與此同時,還要加大力度發展茶葉加工企業,立足品牌標桿,汲取浙江“西湖龍井”、福建“鐵觀音”等成功經驗,積極建立本地品牌,提高貴州茶葉的市場競爭力。
3.3.1 循環農業產業
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應重視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對此,貴州地區可將畜牧業作為重點產業,明確綜合效益目標,而后深入了解地方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沼氣池,為農業生產提供可再生資源,實現廢物再利用,逐步構建“養殖—沼氣—種植”農業循環經濟。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增強種植業、養殖業、能源產業之間的聯系,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可以促使農民增收。
3.3.2 林業產業
針對林業產業的發展,應充分發展生態產業,退耕還林、保護并建設天然林,積極落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使林業產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從而更好地優化、升級林業產業結構。在具體實踐中,不僅要注重創新體制機制,而且要積極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速國有林場改革,為培育壯大林業產業提供充足條件,提高林業產業效益。
根據貴州實際情況,應當積極構建新的生態旅游業,在具體實踐中,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地區自然生態優勢、自然環境以及民族文化優勢,合理規劃、建設貴州鄉村旅游路線,在這一路線中要注重休閑、健身、生態旅游、農業觀光等項目,切實發揮出貴州鄉村旅游產品的特色價值。
其次,應當充分考慮大中城市、重點旅游景區、重要交通沿線的情況,發展特色的城郊型鄉村旅游項目,比如休閑山莊、觀光農業、農家樂、森林旅游等。
再次,在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時,必須重視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鄉村生態旅游參與者的生態環保意識,進而更好地促使資源可持續利用,確保鄉村生態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推進貴州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現代農業科技,構建完善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可以確保貴州農業產業健康發展,逐步推進農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