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建設“六個龍江”,其中,建設創新龍江,其地位至關重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壯大振興發展新動能,需結合黑龍江省區位特點、資源稟賦、環境約束與不同行業特征、技術屬性、發展階段等,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有效對接,探尋“四鏈”融合的創新路徑和模式,為黑龍江省提升整體創新效率、優化創新生態系統提供重要保障。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真正落地、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制定符合黑龍江省創新驅動的政策體系,增強創新的內外驅動力,是形成鼓勵創新體制機制、推進黑龍江省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一是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保護知識產權事關高新技術產業、新型制造業等實體經濟的創新動力和產業升級,更是增強資金長期價值投資信心的關鍵。應加強科技知識產權司法和執法程序,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各種行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和懲治力度,對于存在重復侵權、惡意侵權以及其他嚴重侵權行為的,應加大賠償力度、提高侵權賠償數額;建立黑龍江省對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特別審查機制,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流失。二是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產業化制度,加快科技成果物化效率。黑龍江省可從市場、資源、政策等驅動因素著手,剖析產業鏈長度和寬度、新產品認知度與購買潛力等因素對科技成果轉化的影響程度。加力“筑巢引鳳”,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舉辦黑龍江省農業、制造業等方面的科技交流會,邀請行業龍頭企業參會,展示最新研發成果,調研獲取企業需求,對接項目落地;宣傳推介優勢技術,可由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科研團隊調研技術需求,打通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之間的信息屏障,與相關企業密切聯系、積極主動交流,宣傳黑龍江省科技成果,促進技術合作項目落地,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促進黑龍江省科技與經濟協同發展。三是完善科技創新資金分配機制,改善創新鏈獎勵分配機制。完善人才服務保障和評價激勵機制。建立讓科研人員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機制,確保科技人員全身心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加大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和為轉化工作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激勵力度,支持科研事業單位探索試行更加靈活的薪酬制度,在科技型企業股權、期權、分紅激勵的所得稅等方面出臺優惠措施。
加大創新要素投入是以“四鏈”融合助推實施黑龍江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動力。實現“四鏈”融合耦合共生,重在全鏈條實現人才、知識、技術、資金等創新要素的最優配置。一是發揮各類創新主體作用,引領和鼓勵不同參與主體的角色轉換。充分發揮企業的主導作用與政府的監督、引導與激勵作用,充分調動、協調各種創新資源,提高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二是加大知識和技術要素投入,加強基礎性、原創性、引領性研究。在技術研發和新產品創新鏈與產業鏈開發階段切實發揮人才專項資金作用,加大黑龍江省招才引智的工作力度,引進緊缺人才、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可通過訂單式或校企合作等形式培養一批在數字技術、生物技術、智能裝備、現代農業、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實用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彌補黑龍江省人才總量不足。三是加大黑龍江省R&D(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優化經費投入結構。2021 年我國R&D 經費投入為27864 億元,R&D經費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44%;2020 年黑龍江省R&D 經費投入173.16 億元,R&D經費與地區生產總值之比達到1.26%。應進一步加快推進科技政策落實落地,完善多元化投入機制,增加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投入。完善黑龍江省科技領域財政投入機制,發揮好政府資金聚焦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最迫切的重大需求、重點領域、關鍵行業,切實發揮政府資金在R&D經費投入的“指揮棒”作用;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在政策制定、資金投入等方面鼓勵企業加大技術創新、自主攻關,提升企業投入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品生產等領域的“主力軍”作用;健全社會資本投入機制,營造民間資金投入的“多元化”生態,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黑龍江省正處于加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時期,應加快平臺建設與發展,完善科技服務鏈。一是加速建設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自身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相對應的技術創新基地。基于產業鏈或產業類別匯聚黑龍江省的優勢產業,形成技術嵌入式、技術融合式和技術集群式的科技創新型產業集群,不斷完善黑龍江省新能源、新材料、空間科學、信息智能、生命健康等領域技術創新體系,提供技術創新成果和整合集聚創新要素,加速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并促成技術資源的共享和開放,通過增強技術融合式創新驅動相關產業鏈整合與躍遷。積極創建全國重點實驗室,培育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大力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以實現區域規模經濟效應,增強黑龍江省新型產業的科技競爭力。二是加速建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推進區域產業集群的發展。政府應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中加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夯實科技基礎設施,整合多平臺優質科技資源,為用戶提供相對精準化的協同服務支持,實現科技資源共享,有效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并推動跨區域、跨平臺科技資源共享與服務,高效配置科技資源,提升黑龍江省科技競爭力。三是拓展并完善風險投資、金融科技產品的資金融資平臺。借助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第三方融資平臺、互聯網融資服務平臺籌集資金,切實做好債務融資風險防控工作。加力推進產業鏈、服務鏈和資金鏈與創新鏈的融合,引導民間資本進入科技創新的產業鏈、服務鏈和資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