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高鐵基礎設施段 向春楠
在鐵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需要穿過山區或者河流。這些區域內存有大量的障礙物,鐵路橋梁主要是在跨越山區、河流等部位建筑的結構物,能夠在鐵路運輸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確保鐵路車輛運行的安全性與通暢性。所以,鐵路橋梁的維修與養護在整個鐵路工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日常運營過程中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而導致結構出現破損,為了確保鐵路橋梁運輸的科學性,需要針對鐵路橋梁進行維護與保養,確保鐵路橋梁能夠發揮自身的應用價值。基于此,本文針對鐵路橋梁養護與維修中的問題和解決措施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發展,鐵路運輸建設項目數量和里程不斷增加,為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高的便利性,而且我國的鐵路工程建設相比之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鐵路橋梁工程是鐵路工程建設中的關鍵部分,在鐵路運輸中承擔著鐵路網運輸的通暢性和安全性作用,然而鐵路橋梁在建設完成之后,容易受到自然因素影響而出現結構的破損,比如說雨雪、地震、車輛長時間碾壓等,都會導致結構出現破損,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落實科學的解決辦法,將會影響到鐵路列車通行的通暢性和安全性。通過科學的維修與養護辦法,能夠確保鐵路橋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規避鐵路橋梁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
鐵路橋梁施工中普遍應用混凝土材料,而一些小
跨徑的橋梁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豎向裂縫,隨著鐵路運營壓力的增加,豎向裂縫的寬度會逐漸增大,也會導致裂縫數量的增多,尤其在一些重載列車的影響之下,出現了橋梁撓度超限的問題。根據對具體施工情況的分析,發現出現豎向難度過大的關鍵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在鐵路列車的通行時,由于軸重過高造成了橋梁結構承受的荷載壓力較大,尤其在一些小跨徑的橋梁施工過程中,在30噸軸重的重載列車壓力影響之下,一些小跨徑橋梁的荷載設計超過了規定值,進而引起了撓度超限。第二,在鐵路橋梁運營中,列車的每一節車廂都會對橋梁形成一次荷載,相比于中跨度或者大跨度的鐵路橋梁而言,小跨徑橋梁在運行過程中受到的影響時間較短,在相同列車的運營壓力之下出現的疲勞次數會增多,這一情況容易導致結構疲勞程度的增加。第三,小跨徑鐵路橋梁在使用中出現的病害問題增加,容易導致鐵路橋梁的抗剪承載力較低,導致撓度超限。
在鐵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盆式橡膠支座和球形鋼支座兩種形式,其中盆式橡膠支座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最關鍵的原因是聚四氟乙烯板的磨損而導致,磨損最關鍵的原因是設計存在缺陷,如果設計過程中出現了設計參數與實際運營情況之間的差異,將會導致設計存在缺陷,進而導致盆式橡膠支架存在嚴重磨損。
另外,聚四氟乙烯板在生產過程中,其結構質量以及生產性能未達到安全要求,也會導致支座性能的變化。在進行盆式橡膠支座的磨損分析時,需要根據聚四氟乙烯板的外漏情況進行分析,準確判斷支座存在的磨損范圍,確保鐵路列車的安全穩定運行。比如說,在進行外露檢查過程中,外露高度在0.5~1毫米之間,則代表鐵路橋梁可以繼續使用,但是需要加大檢查力度,在外露高度低于0.2毫米時,代表支座磨損現象非常嚴峻,很可能導致列車行駛的安全隱患,需要及時進行更換。在球型鋼支座的應用過程中,出現的主要病害類型包含改變滑動狀態或者支座轉角超過設計值。
出現改變滑動狀態的根本原因是支座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會出現滑動和摩擦受損,再加上上滑板與四氟板的密封不嚴,出現了大量灰塵滲透到支座結構內部,引起了支座結構的病害現象。支座轉角過大超過了規定的設計限值主要是在安裝過程中底板下部的砂漿密實度無法滿足要求,存在雜物并未及時進行處理,導致地腳螺栓孔內的灌漿操作不達標。在支座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過早的進行了連接件的拆除,連接件的主要目標是確保支座四角固定在同一高度,需要確保混凝土徹底凝固之后才能夠拆除,如果出現了拆除過早,將會給支座帶來不良影響。
鐵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會應用到大量的混凝土材料,再加上鐵路橋梁運行的條件非常惡劣,很多的鐵路橋梁在使用過程中會經過大量的荷載,這一現象會導致鐵路橋梁出現疲勞效應,而且,鐵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應用到的混凝土構件也會因環境變化而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混凝土裂縫,在受到荷載較大時出現的裂縫現象會加深,受到空氣濕度或者雨水的影響會導致鋼筋結構出現腐蝕,這一現象也會導致鐵路橋梁結構的耐久性下降。
在鐵路橋梁的維修過程中,可以利用體外碳纖維板加固的方式保障鐵路橋梁具備較強的穩定性,一般來說主要應用此種方法實現對梁體撓度問題的解決,是非常關鍵的加固措施。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可以結合碳纖維板自身具備的強度和應用性能,加大對施工過程中預應力的施加,確保橋梁具備較高的加固效果,減少鐵路橋梁出現的梁體撓度超標。
在支座問題處理中,需要結合不同的支座類型,選擇不同的處理方式,第一,在進行盆式橡膠支座問題的處理中,結合支座出現的受力不均勻現象,加大對聚四氟乙烯板的磨損程度判斷,加大對支座的科學處理,必要時需要及時進行支架的重新更換。一般來說,在支架應用過程中主要以球形支架為主,球形支架在應用過程中具備較高的抗磨損性能,通過球形支架的使用能夠確保支架具備較長的使用壽命。第二,在進行球型鋼支座問題的處理時,需要根據支座的傾斜度進行判斷,如果出現傾斜度超過規定范圍,需要及時進行扶正。如果在加固過程中,陸續出現了支座的傾斜度超標,需要及時進行支座的更換,通過支座更換能夠有效降低抵觸應力,確保支座具備較長的使用壽命,促進鐵路橋梁通行的安全性。
針對混凝土出現的裂縫問題,施工單位需要加大對混凝土施工的高度關注,首先需要結合出現裂縫的具體情形進行判斷,根據裂縫的寬度以及裂縫變化趨勢選擇針對性的處理辦法。在裂縫處理時,要加大對數據的分析和探討。如果出現的裂縫范圍較小,可以進行灌注施工,如果出現的裂縫較大,需要根據裂縫情況進行觀測,確保選取的裂縫處理方式不會導致裂縫繼續加大,采用科學的灌注方式,降低裂縫現象給混凝土梁體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進行鐵路橋梁的維修與養護工作時,需要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機制。在進行維修之前,需要工作人員針對鐵路橋梁存在的病害進行分析,加大對應用質量的評估,確保選取的維修方式具備較強的可行性。在進行日常檢查時,需要制定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機制,結合養護要求加大對工程項目的質量檢驗,在檢查過程中所有的數據和信息進行精準記錄,確保對工程質量的評估更加精準。另外,在進行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的標準化管理時,需要結合各項管理規定制定與之相對應的標準化管理規章制度,形成對鐵路橋梁維修養護的規范化管理,通過制定的規章制度,逐漸形成標準化的維修與養護流程。每一位工作人員都需要嚴格參照制定的流程,降低在維修與養護中出現的漏洞。
在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工作中,可以結合精細化管理理念,及時發現維修與養護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保障鐵路橋梁質量的提升。這些年來,鐵路的運量不斷增加,出現的質量問題也在所難免。通過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有效規避維修養護中存在的漏洞,保障各項工作具備較強的可行性,每一個工作部門和工作人員都需要履行自身的工作職責,詳細劃分工作任務和工作目標。另外,工作人員在進行鐵路橋梁結構的檢查時,需要加大對專業評估方法的應用,確保數據和信息獲取的精確性,尤其需要針對重點部位加大檢查力度,確保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通過長期對鐵路橋梁的監測,能夠實現對問題的調整與處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維修與養護辦法,落實科學的維修加固措施,降低鐵路橋梁在運行中出現的隱患。
近年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在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工作中,也需要融入信息化的管理方式,通過信息化技術隨時查看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中涉及到的資料,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和依據。在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工作中,隨著工作的開展,涉及到的數據和信息會越來越多,比如說鐵路橋梁的設計信息、施工信息、運維信息等等,這些信息都能夠有效展現鐵路橋梁運行中的問題,所以結合信息化技術應用要求,對所有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并且通過分類的方式錄入到信息系統中,工作人員可以隨時進行數據和信息的查看,為鐵路橋梁維修養護工作效率提升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鐵路橋梁是我國鐵路網建設的關鍵部分,想要有效提升鐵路橋梁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需要不斷加大對鐵路橋梁維修與養護管理的分析,根據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確保鐵路橋梁質量的提升。通過制定科學的維修與養護管理辦法,一方面能夠滿足對鐵路橋梁的加固要求,另一方面可以結合信息化理念和精細化理念,讓各項數據和信息有更大的應用價值,推進鐵路橋梁工程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