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凌慧
炎炎夏日,集中使用電器的城市會出現(xiàn)熱島效應,導致實際溫度比天氣預報的溫度還要高,人們的體感溫度會覺得比預報的溫度更熱,因此近年空調已經成為人們居家防暑的剛需裝備。
連日來,隨著持續(xù)高溫,有關空調使用的話題也頻頻登上熱搜。在傳統(tǒng)觀念里,吹空調容易導致“寒邪入侵”,引起“空調病”,關節(jié)痛等,因此很多老年人對空調避之唯恐不及。據(jù)人民網報道,杭州一位老人高溫天氣下暈倒送醫(yī),被診斷為熱射病,醫(yī)生解釋說老人自我感覺不熱但散熱能力差,高溫天氣下不開空調電扇很容易中暑。而一些年輕人,與老年人的習慣恰恰相反,時時需要吹冷氣“續(xù)命”,近日就有長沙一位大學生吹空調引起氣促,被診斷為縱膈氣腫,住進ICU。因此無論對于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來說,使用空調都要適度,既不能貪涼,也不能長時間待在室溫較高、空氣流通不暢的室內環(huán)境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不使用的空調,內部大量滋生細菌等病原體,因此重新啟用前需要進行清洗。在空調的日常使用中,要避免大汗淋漓時對著空調出風口直吹從而引起感冒或血管快速收縮引發(fā)意外。夏日空氣溫濕度較高,在密閉的空調房中,甲醛等有害氣體迅速積聚,使用空調的房間要留有換氣通道,或定時開窗通風,以保證室內的空氣質量。實際上,空調產品經過多年的發(fā)展,在基礎的制冷供暖、變頻等功能賣點之上,國內生產企業(yè)針對空調內部細菌滋生、“空調病”、室內甲醛等普遍性的使用痛點,已經做出了一系列新功能的嘗試。比如空調的自清潔功能,通過急速降低蒸發(fā)器的溫度凝結成霜,在溫度的調節(jié)下,霜融化并帶走蒸發(fā)器表面的積灰,這樣就能對空調內部起到很好的清潔效果。全國家用電器工業(yè)信息中心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線下市場帶有自清潔功能的空調零售量已超過九成。
空調送風的舒適性不足一直飽受詬病,也被認為是“空調病”的誘因,這是由于過去家用空調大多送風組織形式單一,在制冷時出風風速較大,冷風直吹人體易造成不適,同時氣流受熱空氣上浮、冷空氣下墜特性的影響,也導致舒適性較低。對此,國家標準GB/T 33658—2017《室內人體熱舒適環(huán)境要求與評價方法》在基于GB/T 5701(ASHRAE 55)、GB/T 18049(ISO 7730)的基礎上,給出了溫度波動、溫度均勻度、垂直空氣溫差、吹風感指數(shù)、PMV、暖體假人評價要求等指標和評分方法。洞悉這一使用痛點的生產企業(yè),也在嘗試從送風角度、溫度、風速等影響消費者主觀舒適度的維度對產品進行調整,打造出“舒適風”空調,追求“無風感”、“軟風”的產品體驗?;谙M者真實使用感受的功能改進,才是空調行業(yè)產品創(chuàng)新的方向,也是市場競爭的勝負所在。未來隨著一系列搭載軟風、除甲醛、新風、加濕香薰等人性化功能的空調產品進入市場,炎熱的夏日將充滿舒適的絲絲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