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月
(大唐同舟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43)
在當前我國“雙碳”背景下,粉煤灰綜合利用因具有顯著的節能降碳效益而倍受重視。近年來,針對粉煤灰品質波動范圍大,以及原狀粉煤灰無法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商品灰需求的狀況,應不斷加強電站鍋爐的配煤摻燒、靈活調峰,以產出高品質粉煤灰。不僅如此,國內Ⅰ、Ⅱ級粉煤灰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尤其是在建材行業和混凝土工程建設中應用更為突出。粉煤灰對改善混凝土流變性能、降低水化溫升、提高混凝土耐久性都具有顯著的作用[1]。為了使混凝土能夠滿足大摻量、高泵程、高流態、高強、高耐久性等需求[2],在大體積混凝土中摻入Ⅰ、Ⅱ級粉煤灰,可減少水化熱,在提高強度的同時還可代替水泥,變廢為寶,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采用掃描電鏡可研究原狀粉煤灰(圖1)、分選細灰(圖2)、分選粗灰(圖3)的顆粒形貌特征,原狀粉煤灰是由球形顆粒(玻璃微珠)、不規則玻璃體及少量未燃碳組成,其中不規則顆粒的占比例較高,影響其在混凝土中的流動性。經分選后,分選細灰的顆粒以球形顆粒為主,且不規則顆粒較少,球形顆粒外表致密、圓滑、玻璃微珠含量多、發育好。相比之下,粗灰中則富集了粗大多孔的玻璃體和疏松多孔的不規則玻璃體,玻璃微珠含量甚少。根據對粉煤灰內部結構的研究可知,粗粒粉煤灰往往由于內部氣孔發育,以空心或子母珠存在的形式較多,而細粒粉煤灰多以實心微珠的形式存在。

圖1 原狀粉煤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圖2 分選細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圖3 分選粗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由于顯微結構的差異,原狀粉煤灰、分選細灰和分選粗灰作為混凝土摻合料使用時,所體現的物理化學特性各有不同。原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分選粉煤灰的物理化學性能對比
由表1 可知,由于配煤摻燒與負荷調節,各電廠原狀粉煤灰的細度普遍偏粗、需水量較大、流動性較差,一般達不到Ⅰ、Ⅱ級粉煤灰的標準。經過分選加工后,其細度顯著下降,可滿足Ⅰ、Ⅱ級灰標準,由于且分選細灰玻璃微珠發育,需水量顯著降低,流動性大幅提高。與原狀粉煤灰相比,分選粗灰的各項指標大幅下降,需要進行磨細處理或作為輕質墻體材料的摻合料使用。
采用SEM 掃描電鏡對磨細粉煤灰(圖4、圖5)、原狀粉煤灰(圖6)的顯微顆粒類型與顯微結構特征進行研究,經過機械粉磨加工后的磨細粉煤灰玻璃微珠顆粒少于原狀粉煤灰,且表面缺陷較多,較為粗糙,其球體結構被破壞。

圖4 M1 磨細粉煤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圖5 M2 磨細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圖6 M 原狀粉煤灰SEM 掃描電鏡分析
原狀粉煤灰與磨細粉煤灰的物理化學特性不同,粉磨粉煤灰的物理化學性能對比如表2 所示。

表2 粉磨粉煤灰的物理化學性能對比
經過機械粉磨加工后,可將粉煤灰品質從Ⅲ級灰越級為Ⅰ、Ⅱ級灰,與原狀粉煤灰相比,其需水量比增加、活性顯著增強。磨細的作用不僅降低了細度,還改進了粉煤灰摻合料的顆粒級配、顆粒形狀和結構。據SEM 掃描電鏡觀察,由于疏松的粗粒被分散,斷裂面增多,且顆粒均有新生表面,改善了粉煤灰的性能,如降低細度、增強火山灰反應能力等。通過磨細處理,提高了粉煤灰總體的均勻性,這對于提高粉煤灰品質有著重要意義[3]。通過機械磨細,一方
面粉碎了粗大多孔的玻璃體,解除玻璃顆粒黏結,改善表面特性,減少配合料在混合過程的摩擦,改善集料級配,提高物理活性;另一方面,破壞了粗大玻璃體尤其是多孔和顆粒的粘連,也破壞了玻璃體表面堅固的保護膜,使內部可溶SiO2、Al2O3溶出斷鍵增多,比表面積增大,反應接觸面增加,活化分子增加,提高了粉煤灰早期的化學活性[4]。
選用等級都為Ⅱ級的分選細灰、磨細粉煤灰、符合GSB 14-1510 規定強度等級為42.5 的硅酸鹽水泥(對比水泥)、中國ISO 標準砂、潔凈的淡水,分別摻入30%分選細灰、磨細粉煤灰,用行星式砂漿攪拌機攪拌,振實臺成型,制作尺寸為40 mm×40 mm×160 mm的水泥膠砂試件,在標準養護條件下(濕氣≥90%)成型,24 h 后脫模,于標準養護室中養護,到試驗齡期時從水中取出,測定其 3 d、7 d、28 d 強度。
粉煤灰水泥膠砂抗壓強度比是衡量粉煤灰活性的重要指標,其數值大小反映了粉煤灰活性的高低,同時也是摻30%粉煤灰硅酸鹽水泥與不摻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按國標GB/T17671 測定水泥膠砂抗壓強度的比值。
在相同條件、同等級的情況下分選細灰和磨細粉煤灰3 d、7 d、28 d 水泥膠砂強度活性對比如表3所示。

表3 分選細灰、磨細粉煤灰不同齡期水泥膠砂強度活性對比
由表3 可知,在相同水膠比條件下,分別摻入30%的分選細灰 F1和磨細粉煤灰 M13 d、7 d、28 d 水泥膠砂強度,首先摻入30%的分選細灰F13 d、7 d、28 d 強度活性指數均高于摻入30%的磨細粉煤灰M1,隨著齡期的增長,二者之間差距逐漸減小,直至在28 d 時差距最小。其次在不同齡期其強度值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齡期的增長,強度活性指數顯著增加,在齡期3 d、7 d 時強度活性指數達不到指標標準,但在28 d 時強度明顯提高。
鑒于分選細灰、磨細粉煤灰二者性能之間的差異性,分選細灰理化性能優于磨細粉煤灰,主要體現在流動性、需水量比、強度等性能,可見這種高性能物理特性賦予了分選細灰更高的利用價值,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的質量。粉煤灰用作混凝土的摻和料時,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主要是通過3 個效應來體現,即形態效應、微集料效應和活性效應[5];對水泥膠砂流動度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顆粒的形態效應實現的。粉煤灰的活性以及表面光滑的玻璃微珠具有形態效應及微集料效應,能夠廣泛運用于建筑材料的生產與建設工程[6],實現了高品質粉煤灰在水泥混凝土應用中的大摻量性能。
(1)同一燃煤鍋爐所產的粉煤灰經過分選、機械磨細加工后,分選有利于粉煤灰需水量比的降低、流動度的增大、分散性的增強、強度活性指數的提高;二者的共同之處均有利于細度的降低,但粉煤灰經分選、磨細加工后由Ⅲ級灰或不符合等級灰可提升至Ⅰ、Ⅱ級灰。
(2)在相同水膠比的實驗條件下,進行粉煤灰水泥膠砂3 d、7 d、28 d 抗壓強度試驗,分選細灰強度活性指數均高于磨細粉煤灰,且分選、磨細粉煤灰28 d 強度活性指數不小于80%,而原狀粉煤灰、分選粗灰水泥膠砂28 d 抗壓強度相對較低。
(3)對于原狀粉煤灰的加工處理,最佳的技術路徑應該是先進行分級分選工藝,然后再將分選粗灰通過機械磨細設備激發其活性、降低其細度,加工成符合等級的粉煤灰標準產品,不僅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同時也提升了粉煤灰的品質,滿足了市場對高品質粉煤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