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聚紅,王海山,耿曉彬,孫 聰,龔俊良
(1.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1;2.河北田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莊 050021)
黃秋葵(Linn.),別名秋葵、羊角豆、咖啡黃葵等,為錦葵科秋葵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于非洲熱帶地區,現廣泛栽培于熱帶和亞熱帶區域。
黃秋葵以肉質柔嫩、潤滑的嫩莢供人食用,所含營養頗為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及黃酮、多糖等成分。經常食用有健胃、潤腸、保肝、強腎的功效,具備良好的藥用保健效果。黃秋葵既可以作為高檔蔬菜銷售,又可以開發成新型功能性保健食品。隨著人們對功能性食品需求的日益增加,黃秋葵因其突出的特性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重視。黃秋葵全株都是寶,嫩果、葉、花可供食用,種子可榨油,豐富的莖稈纖維經深加工后也會成為高附加值產品,其經濟價值已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黃秋葵種植方式有露地直播和育苗移栽2種方式。目前,石家莊地區黃秋葵多為露地直播,生產中普遍存在出苗慢、不整齊、缺苗斷壟嚴重等問題,導致開花結果晚、產量低,嚴重影響了黃秋葵的種植效益。2016—2019年,石家莊市農林科學研究院與河北田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了黃秋葵日光溫室穴盤育苗移栽與露地直播栽培方式的研究及對比試驗;結果表明,黃秋葵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可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在育苗移栽方式中,育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育苗質量直接影響黃秋葵的生長和產量。黃秋葵為直根系作物,根再生能力較弱,采用穴盤容器限根培養,限制了主根伸長,促進了側根及須根的健壯發育,提高了單位空間根系密度,提高了基質內水分及肥料的利用率,是培育優質壯苗的關鍵。利用日光溫室進行黃秋葵穴盤育苗,溫度、光照、濕度容易控制,更容易實現秧苗集中統一管理,并能有效控制黃秋葵育苗期間的病蟲危害;日光溫室穴盤育苗的出苗率高、出苗整齊、幼苗生長健壯,而且克服了直播種植的各種不足,具有節約用種、方便管理、提早成熟上市、增產增收的效果。
菜田要求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蔬菜育苗場地的建造應符合NY/T 2442—2013的要求,能夠為幼苗生長發育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
溫室采用百菌清煙劑熏蒸消毒,每667 m用45%百菌清煙熏劑200~250 g,于傍晚放苫前密閉棚膜,均勻放置藥劑后點燃,隨即密閉煙熏,次日早晨放風排煙。
選用50孔標準穴盤育苗,舊穴盤應用前用1%~2%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泡20 min,撈出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密封7 d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待用。新穴盤可直接使用。
可采購專用商品育苗基質,也可自行配制基質。配制時采用充分腐熟農家肥與非種植黃秋葵的園田土按3∶7質量比配制成基質,每立方米基質加入氮磷鉀復合肥(15-15-15)200~300 g、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 g,攪拌均勻,對水量視土壤墑情而定,放置2 h后,裝入穴盤,壓實抹平。所配基質應符合NY/T 2118—2012的要求。
選擇抗病、抗逆性強,優質、高產,商品性好,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綠色黃秋葵宜選擇優質、早熟、抗病的品種,如石秋葵2號、福星434、歐凱兒等;紅色黃秋葵品種宜選擇紅玉、秋葵102等。
將種子置于0.2%硫酸銅和0.4%高錳酸鉀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20 min,再置于50~55 ℃的溫水中攪拌15~20 min,撈出種子用清水洗凈,在25~30 ℃條件下繼續浸泡8~12 h,撈出后用清水洗凈,置于25~30 ℃條件下催芽,待5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在育苗盤每個孔穴中心壓0.5~1.0 cm深的穴,點播1粒種子,播后覆蓋1.0 cm厚的基質,澆透水,晾至穴盤表面無水跡后,覆蓋一層地膜。
出苗前,白天溫度應保持在28~30 ℃,夜間溫度不低于15 ℃,1/3種子出土后及時揭膜。齊苗后日溫維持在25~30 ℃、夜溫保持在13 ℃以上。苗期穴盤基質保持見干見濕,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
苗齡20~30 d,具備3~4片真葉,幼苗高度10~15 cm,莖粗0.5~0.8 cm,葉片肥厚,葉色深綠,無病蟲,根坨完好,根系發達。
苗期主要病蟲害包括:猝倒病與蚜蟲、薊馬。
應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農藥使用應符合NY/T 393—2012的規定。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加強棚室溫、濕度管理。
物理防治:利用黃、藍板誘殺蚜蟲、薊馬。
化學防治:猝倒病的防治,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2.2%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 000倍液全株噴淋。
發現蚜蟲、薊馬危害時,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