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欣/文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文物保護利用的相關問題漸漸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息息相關,很多地區之所以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是因為文物資源豐富,文物資源是旅游資源的保障,為旅游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從這個角度來看,協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旅游發展較為重要,較為必要,據此,本文分析了相關問題,希望能夠對現實有所裨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問題做出了重要的指示,認為必須要在現實情況下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對文物資源中蘊含的精神進行挖掘,從而推進旅游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闡述為新時期文物保護工作和旅游發展工作提供了借鑒,各個地區相關部門必須對文物進行合理地保護利用,進一步加強旅游業發展,增加經濟收入,加強城市建設,完善城市文化。據此,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具備一定程度上的現實意義。
想要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必須要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文物保護在推進旅游發展中的意義。旅游發展的重要性無須贅述,而文物保護則是旅游發展的堅實基礎,需要引起旅游從業者和廣大群眾的重視。在歷史的延續中,文物遺產能夠傳承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不僅僅具有文化價值,同時還對情感起到凝聚的作用。文物中蘊含很多歷史信息,這些歷史信息彰顯了我國的輝煌歷史,同時也具有科學研究的價值,能反映人類社會的發展和變遷。文物具有歷史性與人文性,這也賦予其豐富濃厚的藝術魅力。此外,文物具有稀缺性,歷史價值較高,這也間接地提升了文物的經濟價值,提高了對文物進行保護的要求。通過對文物進行保護能夠推進旅游發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時發展旅游業能夠讓文物有更多向現代人展示的機會。以上所述,基本就是文物保護在推進旅游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在旅游業不斷發展的今天,文物保護情況卻不容樂觀,主要是因為文物保護本身具有一定的隱秘性,而旅游業則具備開放性,二者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矛盾,文物需要更好地展示給游客,但是在展示的過程當中,就很可能會對文物造成損壞,如何把好文物保護的這一關,很多相關人員對其還不是很明確。目前,一些旅游景區雖然以歷史文物為噱頭對旅游項目進行宣傳,但其實他們對歷史文物的了解還不夠詳細,對文物的認知不夠全面,完全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開展工作,沒有與文物建立情感,在為游客提供相關服務時也沒有充分重視文物保護的問題。對于一些石碑文物和雕像文物來說,游客往往會直接對其進行觸摸,影響了文物的保護。雖然以文物為招牌促進旅游發展能夠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對文物的保護力度不強,因此直接降低了文物的價值。
其次,為了迎合廣大游客,對文物的商業價值進行詮釋,一些地區對文物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雖然對破損的文物進行了修復,但是部分地區對文物的修復并沒有理論和科學依據,不僅沒有查找相關資料,同時也沒有向相關領域專家請教,即便很多所謂的專家名不副實、徒有虛名,但真正有能力的專家也并不少見。相關旅游企業利用現代的建筑材料對文物進行修復,嚴重影響了文物的價值,一些景區為了吸引游客眼球,甚至還在原有文物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現代化因素,變相開發文物促進旅游發展,這種行為導致很多歷史文物被破壞。個別地區借助歷史文物開發旅游景點,給文物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甚至破壞了歷史遺跡的生態環境。一些文物景點坐落在老舊城區,但是在周邊修建了高樓大廈之后,文物景點的古韻全部消失,歷史價值感也消失殆盡。
如今,國內景區對文物保護工作缺乏落實力度,導致效果欠佳,大多數景區單位僅僅是空喊口號搞形式主義,并沒有積極地開展文物保護工作,缺乏管理人才。實事求是地說,促進旅游發展較為重要,但鑒于文物管理的重要性,在現實中決不能顧此失彼,而是需要對周邊環境進行保護,保證文物處于原本的生態環境下,旅游業才能持續發展。
為了在加強文物保護的基礎上對文物進行合理利用,進而促進旅游發展,就必須要做好基礎工作,提升文物保護的工作力度。在現實中,相關單位對文物保護工作不夠重視,存在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而開展形式主義工作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文物保護的效果。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旅游業不僅要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景區文化的日常維護工作,同時還需要對文物進行拍照,留檔,完善記錄,加強對游客的宣傳。旅游業是服務行業,服務的對象是游客,如果他們對文物進行了破壞,就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所以相關部門需要加大宣傳,提升游客的素質,避免游客在游覽景區時對一些露天文物進行觸碰。除此之外,還可以結合志愿者的力量,共同參與到對文物進行保護的具體活動當中,促進旅游產業不斷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提升文物保護的水平。
在對文物保護工作進行落實的過程當中,相關部門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搭建相關的信息平臺,由專業人員在平臺上負責對文物保護知識進行更新,同時需要在平臺上對交流版塊進行設置,雖然大多數游客對文物保護不感興趣,但如果能夠讓他們明白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即便其不感興趣,也基本不會故意對文物進行損害。在線下相關部門可以開展文物保護主題的宣傳活動,向基層群眾講解相關的文物保護知識,哪怕基層群眾不愿意參與到活動當中,但活動的開展也能夠幫助他們在內心樹立相關意識,在了解了一些文物保護的知識之后,部分游客就會自覺地參與到文物保護活動當中。
文物是歷史資源,具有珍稀性,因為文物不可再生,但是作用卻能永遠保留,所以必須要合理對其進行保護。保護是利用的基礎,在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正確的方針,提升文物保護意識。雖然近幾年來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管理水平與保護技術也得到了完善,但是在現有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保護工作仍然需要開展。在旅游迅速發展的前提下,很多地方的文物工作都得到了促進,但是也出現了盲目追求現代化的情況,因此必須要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統籌經濟社會與文物保護,努力實現文物保護和旅游發展的統一。
加強文物保護不代表完全不利用文物,協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旅游發展要求對文物進行適度利用,保留文物原貌,而如何能夠對合適的程度進行掌握,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在現實情況中不斷加強思考。在以往的情況下,很多旅游從業者沒能夠真正了解文物保護的價值,在對文物價值進行挖掘的過程中往往會對其周圍環境產生破壞,針對這一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要不斷地加強監督管理,文物價值挖掘需要專家學者進行調查,在對文物的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進行整理之后,能夠制作申報文本,對文物的申報工作進行落實,之后各個地區結合文物的保護級別來對保護方案進行設計與實施,如果僅僅是對文物破損的情況進行簡單補救,那么就會影響文物價值,另外為了吸引游客而采取不符合文物標準的修復措施,這一行為更不可取,相關部門應對這種行為進行嚴厲的打擊和處罰。
文物保護與旅游業的協同發展對管理人才存在著一定的需求,無論是在哪一行業當中,人才都是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在文物保護工作及旅游發展工作中也不例外。目前一些旅游景區的文物保護人員存在專業能力不足的情況,專業素養偏低,導致旅游服務存在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相關部門必須要結合文化旅游產業共同加強對人才的培養,尤其是對于旅游從業人員來說,必須要加強對文物知識的培養,從而更好地滿足文化旅游的發展需求。除此之外,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當中還必須要對營銷模式進行合理的創新,鞏固文物的保護,因為如果景區可以形成新的賣點,就有利于對文物保護進行落實。結合傳統文化的項目,應對娛樂項目進行拓展,利用虛擬現實技術等讓游客更好地感受歷史文化,對特色文化旅游宣傳活動進行開展,能在增加游客量的基礎上提升其游客對景區游覽的體驗。
文物保護與旅游發展的結合不僅僅集中在內容方面,相關人員還必須要找到良好的切入點,以文物保護工作來推動旅游業發展,例如可以對地區物質文化進行研究,對民間文化傳承人進行不斷挖掘,讓歷史文物能夠以更讓游客接受的形式出現,促進文物保護與旅游的協同發展。
綜上所述,文物具有歷史性與人文性,這也賦予了其一定的藝術魅力,部分當代人對文物存在一定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就可以為旅游業帶來實際利益。但一些旅游景區對歷史文物的了解還不夠詳細,對文物的認知不夠全面,在為游客提供相關服務時也沒有充分重視文物保護的問題。為了促進文物保護與旅游的發展,必須要提升文物保護工作力度,適度利用文物,保留文物原貌,培養管理人才,促進文旅協同發展,各個地區相關部門必須要合理對文物進行保護利用,從而促進旅游發展,增加經濟收入,加強城市建設,完善城市文化。■
引用
[1] 石磊,馮文勇,燕飛,等.基于游客感知的武鄉縣紅色旅游深度發展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1(6):50-53.
[2] 蘇銳.提升民眾文化獲得感構筑旅游發展新格局[N].中國文化報,2021-09-18(004).
[3]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外事華僑委員會調研組.關于廣西紅色旅游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N].中國旅游報,2021-10-15(003).
[4] 譚藝欣,張進福.關于協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旅游發展的若干思考[J].中國旅游評論,2021(3):110-113.
[5] 康雅雯,武家琪,沈和江.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社區響應機制研究:以古城正定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21(27):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