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炫
在建黨節和“喜迎黨的二十大”雙節點之際,讓我們跟隨中共一大“幕后功臣”王會悟的身影,重溫黨史守初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照亮了中國革命的前程。王會悟參加了大會的籌備、會務和保衛工作。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管的《百年潮》雜志《“幕后功臣”王會悟》一文介紹,1898年7月8日,王會悟出生于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縣烏鎮一戶書香門第。論輩分,她是沈德鴻(茅盾)的表姑,但比沈德鴻小兩歲。
王會悟的父親是晚清秀才,在烏鎮開設了一所私塾。從小受父親開明教育影響,王會悟立志追求新文化、新風尚,反對女人做童養媳、裹小腳等封建傳統,提倡男女平等。
1910年春,王會悟考入嘉興女子師范學校讀書。13歲那年,父親病故,王會悟忍痛退學回家,安頓好家中事務后,到湖州湖郡女子中學繼續求學。
五四運動爆發后,王會悟深受震動,看到《新青年》雜志后,她如獲至寶,初步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她寫信給陳獨秀,表示愿意支持辦好《新青年》,喚起勞苦大眾,打倒帝國主義。陳獨秀在百忙中給她回了信,夸她為“膽大女性”,鼓勵她“多讀書”。
在茅盾的介紹下,王會悟來到上海。由于她思想進步,工作積極,寫得一手好文章,被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會長徐宗漢看中,安排她做秘書兼管人事。王會悟在工作中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與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李漢俊等人結識,在他們的影響下,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知識。
《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年第4期上的一篇文章介紹,李達從日本回國后,投奔陳獨秀。隨后,李達在徐宗漢那里結識了王會悟,兩人互生愛慕之情。沒過多久,在陳獨秀夫人高君曼操辦下,兩人在陳獨秀家里舉行了婚禮。
據中共湖北省委黨史研究室“湖北黨史網”《李達在上海輔德里居住的那些風云歲月》一文介紹,1921年6月,李達、李漢俊、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商議后,決定在上海召開中共一大。李達和李漢俊作為東道主,忙于會議的聯絡、籌備等工作;王會悟自告奮勇承擔了會址的選定和外地代表到上海的食宿安排等后勤事務。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現興業路76號)召開。
為什么把會議放在這個地點召開?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黨史第一課:中國共產黨成立全紀錄》里介紹,這是王會悟的“主意”。
這里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哥哥李書城的家。李書城早年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北洋政府陸軍總長。這幢房子環境僻靜,行動方便,前后門均可出入。當時,李書城與夫人外出旅游。此外,有李書城“大官”身份作掩護,可以減少干擾。
參會代表住哪里呢?除原住在上海的人以外,都住在博文女校里。博文女校又是怎么被選作代表們的住宿地呢?學界對此有多種說法。
博文女校校長黃紹蘭的丈夫黃侃是北京大學文學系教授,與陳獨秀是同事。有說法,是陳獨秀與黃侃打了招呼。
在辛亥革命期間,黃侃與董必武共過事。也有說法,是董必武通過黃侃致信黃紹蘭,借來了場地。
更多學者的說法是,王會悟出面借來了場地。王會悟曾做過徐宗漢的秘書,而徐宗漢又曾是博文女校的創辦者之一。故,王會悟與黃紹蘭也是相熟的。
當時正值暑假,校舍空著,當黃紹蘭聽王會悟說“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要借此住宿時,就一口答應了下來。
“中共一大紀念館”網站上題為《博文女校與近代上海》的文章說,清靜的博文女校,為居住其中的代表們提供了思索和討論的場所。博文女校的活動,積極配合了樹德里3號的正式會議,其意義與歷史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1921年7月30日晚,會議遭到法租界巡捕襲擾,需要轉移。
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卷)注釋集》里寫到了其中細節。出事后,李漢俊、董必武等幾位代表來到李達家開會,研究繼續開會的地點和相關事宜。有人提議去西湖,但多數人認為西湖游人多不宜開會;也有人提出繼續在上海開會,其他代表們則認為留在上海太危險。有人提出到王會悟的老家烏鎮開會。王會悟覺得不妥,一個鄉下小鎮突然來了這么多操著外地口音的人,容易引人注目。不過,王會悟想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嘉興南湖。這個提議被代表們采納了,一致委托王會悟去安排出行事宜。
王會悟為何選擇南湖?嘉興學院紅船精神研究中心教授康文龍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說:“王會悟曾求學的學校就在南湖邊,所以對那里很熟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里交通很方便。兩個多小時到這邊開完會,兩個多小時回去,一天完成會議是有可能的。”
到達嘉興后,王會悟領著代表們到旅館開了房間,洗了臉,還吃了粽子,做短暫的休息。隨后,王會悟訂了一艘畫舫、包了一桌酒席、借了兩副麻將,把代表們領到湖邊碼頭,由小船分批送上定好的畫舫。遇有船只從近處經過時,王會悟就用折扇在船板上敲一敲,代表們便領會其意地“嘩啦啦”洗起麻將牌來。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共黨史教研部教授祝彥在《偉大從此開始: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里提到,會議進行中,同樣出現了有驚無險的一幕。約傍晚5點鐘,湖中游船已有五只了,并有一艘小汽艇開來,當時看到疑為政府巡邏,曾引起警惕,臨時休會,才知道是城內葛姓士紳的私艇。
就這樣,在王會悟等人的精心安排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中共一大畫上了句號。
值得一提的是,中共二大在李達和王會悟的寓所召開。王會悟安排好會務,抱著襁褓中的女兒在后門弄堂里佯裝乘涼,為中共二大“守衛”。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林秋雨在《王會悟與中共一大》文章中寫道:“王會悟抱女放哨,是女性兼顧家庭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映射。”
鏈接
王會悟:為婦女解放事業作貢獻
★參與改組婦女組織
1921年夏末,王會悟參與了改組上海中華女界聯合會,作為臨時中央婦女機構,“要求女子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及從事其他一切政治的活動;努力擁護女工與童工的權利等”。
★參與創辦婦女刊物
1921年12月,王會悟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創辦了中共最早的一份婦女刊物《婦女聲》。據浙江省委、省政府網站“浙江在線”《王會悟:“一大衛士”》一文介紹,雖然這本刊物只有10期,但對傳播世界各國婦女運動的最新消息,介紹婦女運動的先進經驗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與創辦女子學校
1922年年初,王會悟協助李達創辦上海平民學校。李達任校長,王會悟負責具體事務工作。這是第一個由中共領導創立的培養婦女干部的學校。
★一生為黨和婦女解放事業作貢獻
王會悟一生未身居要職,但是始終默默地為黨、為婦女解放事業作貢獻。如,1945年重慶談判時,王會悟作為婦女代表參加了相關活動;1947年前后,王會悟回到烏鎮老家,養病的同時組建“青鎮婦聯”,教育女青年開啟思路、向往進步、融入社會。
1993年10月20日,王會悟逝世。《人民日報》發文稱:“她在中共一大籌備期間,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