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王妍妍
“我愿是滿山的杜鵑,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我愿是繁星,舍給一個夏天的夜晚;我愿是千萬條江河,流向唯一的海洋;我愿是那月,為你再一次圓滿……”從混聲合唱《愿》到無伴奏混聲合唱《云飛天不動》,從耳熟能詳?shù)摹对铝链砦业男摹吩俚礁木幾蕴圃姟稕鲋菰~》的《玉門關(guān)》……歌聲婉轉(zhuǎn)動聽,聲聲入耳,醉人心扉。
2022年7月16日下午,廈門五緣音樂廳內(nèi),一場名為“心愿”的音樂會為聽眾送來了一席“音樂清風”。當燈光亮起,鋼琴伴奏聲從指尖徐徐傳出,每個聽者都沉浸其中,仿佛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舞臺上站著的便是廈門市鷺島之聲教師合唱團(以下簡稱“合唱團”)。他們是優(yōu)秀的指導老師,也是杰出的表演者;他們是卓越的創(chuàng)作者,也是銳意創(chuàng)新的進取者;他們熱愛合唱,享受著口唱心和的瞬間、和聲交織的美好。
“假期徜徉在音樂的海洋里是一個歌唱愛好者最為幸運的事情。”廈門鷺島之聲教師合唱團團長王雅琴和團員們通過合唱相遇相知,親如家人,團員們親切地稱她為“團媽”。在她看來,藝術(shù)是美好的,猶如自然生活的本真;暑期同樣是美好的,因為它可以點燃音樂夢想。
作為自2013年重組后的第八場專場音樂會,從2021年寒假開始,合唱團便開始著手準備“心愿”音樂會。廈門鷺島之聲教師合唱團藝術(shù)總監(jiān)、指揮林培榮挑選了14首歌曲,更有洞簫、琵琶、古琴等民族樂器前來助陣。在林培榮的指導下,團員們從熟悉樂譜開始,一遍又一遍地感受歌曲、理解歌曲、學唱歌曲。在一首又一首的合唱作品當中,他們逐漸打磨出精湛的合唱技巧以及豐富的音樂表現(xiàn)力。

“音樂會傳達了合唱團成員對音樂的理解,對合唱的熱愛以及對遠方的期許。”王雅琴說道。回首暑期的集訓時光,于合唱團的每個人而言,有歡笑,也有淚水;有壓力,也有挑戰(zhàn)。他們需要在完成工作之余,從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參加合唱排練。除了每周一下午三個小時的固定排練時間之外,為了讓此次音樂會能更上一層、完美落幕,團員們從7月5日便開始進行合唱集訓,有時是一天,有時是半天。
“合唱的曲目難度系數(shù)大,曲目數(shù)量又多,光8個聲部無伴奏的合唱就有很多樂章,對團員們來說壓力很大。”王雅琴笑著說,雖然團員們很辛苦,但是他們無怨無悔,愿意犧牲休息時間,放棄期待已久的暑期生活,從鷺島的各所學校匯集在一起。排練中,他們忘卻工作的疲憊、忘卻年齡的差距、忘卻煩惱,高歌在排練廳、音樂廳,只為共同領(lǐng)略音樂帶來的無限魅力。
“廈門市鷺島之聲合唱團”的前身是教師合唱團,2013年定名“鷺島之聲”,團員基本上是廈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目前,教師合唱團團員共計60人。在這個叫作“家”的地方,團員們守望音樂的純粹,共享旋律的純美。在高標準、嚴要求的藝術(shù)引領(lǐng)下,他們在舞臺上彼此成就,講臺上彼此促進,生活上彼此理解,也收獲了累累碩果。在7月20日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合唱節(jié)的線上評測活動中,合唱團以一曲《鴻雁》獲得評審團專家的一致好評,并在教師合唱組名列前茅,獲得“一級團”稱號。在此之前,為了用歌聲唱出心中大愛,合唱團于2020年推出抗疫主題公益歌曲《逆行的背影》、2021年推出合唱曲《人民記住你》,用音樂寄托美好,以合唱凝聚心靈。
猶記得在排練過程中,團員們偶爾會為了找不到感覺而情緒低落,也會為了一點微小的進步而歡呼雀躍。他們需要克服重重困難,只因共同的信仰和目標:向著摯愛的合唱事業(yè)前進。“從今年5月份開始,合唱團的各類比賽和演出一直延續(xù)到暑期。團員們的嗓子已經(jīng)超負荷使用了,但是只要來合唱團參加訓練,他們都毫無怨言。”王雅琴表示,有的團員每次都要長途跋涉從島外趕來,往返的時間遠遠超過排練時間;有的團員因為集訓,只能帶著孩子來排練,自己在排練廳里練習,孩子則在排練廳外做作業(yè);有的團員為了不影響整體排練進度,即使生病了也堅持排練。因為深深熱愛,這群團員希望在學校之外的廣闊天地發(fā)揮更大價值。在一次次付出、碰撞與探討中,他們逐漸懂得了音樂的力量,并在繁忙的教學工作之余,找準了自己的定位。在音樂的動靜之間,王雅琴相信:每個團員的努力都不會被辜負,他們終將在舞臺上綻放耀眼光芒。
“這個暑期,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廈門五緣第二實驗學校教師方舒晴坦言,從6月底放假到現(xiàn)在,她的暑期安排都在按照原計劃進行。無論是“心愿”音樂會半個月的合唱集訓、合唱指揮研修培訓,還是鼓浪嶼音樂節(jié)的參與、藝術(shù)新課標培訓以及短期旅行,都讓她在繁忙的狀態(tài)中,追著光的方向砥礪前行。
今年是方舒晴入職的第二年,她熱愛合唱,熱衷于教學。去年,她有幸進入了合唱團。在這里,她感覺自己找到了歸屬。這個溫暖的大家庭給她提供了專業(yè)的平臺,教會她換位思考、樂于助人、自信歌唱。“合唱藝術(shù)是凝聚個體、發(fā)揮團隊優(yōu)勢和力量的一種歌唱形式。合唱團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以學促教。”方舒晴坦陳,合唱團成員基本上都在學校擔任學生合唱團的聲樂指導或者指揮。進入合唱團之后,他們又恢復到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更能從學生的角度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更能深入思考合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然后通過與優(yōu)秀團員的交流碰撞,尋求更契合學生需求的解決方法。
除了暑期演出、集訓之外,參加市、區(qū)級的教師基本功培訓、骨干教師培訓等也是團員必備的修煉。合唱團會定期邀請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蘇嚴惠、指揮家于磊等給團員進行授課與指導。大大小小的暑期活動讓這群熱愛音樂的團員獲得了不一樣的成長。有的團員在培訓中收獲了專業(yè)知識、提升了音樂素養(yǎng);有的團員領(lǐng)會了歌曲情感的處理和對歌曲風格的把握;有的團員將學習和排練積累的經(jīng)驗運用到教學中,使學生的歌唱技巧、合唱能力、識譜能力得到了提升;有的團員提升了思想境界,更加樂于奉獻、團結(jié)協(xié)作。
“暑期是非常難得的提升自我的機會,暑期充電也有不同的形式和內(nèi)容,這對教師來說都是成長的必要過程,教師很珍惜,也有不同的收獲。”王雅琴說,音樂教師要拒絕“躺平”,努力提升自我,多讀專業(yè)書籍,練就好聲音。
“音樂,是我的信仰。合唱藝術(shù)也是我會長久堅持并且不斷學習的一項教育事業(yè)。”方舒晴希望通過合唱團傳播熱愛音樂的種子,結(jié)交更多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并努力把這份熱愛傳遞給學校合唱團的孩子們,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合唱的美好,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在合唱團的日子,伴著快樂的節(jié)拍,我們徜徉在充滿愛的音樂世界。每次排練時指揮嚴格又親切的指導,每次演出時團長細心的叮囑,每次排練后大家在排練室搞怪的合影,都使這個團體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的凝聚力。”杏東中學王堯道出自己的心聲:每個人都是一個閃閃發(fā)光的個體,在這里,大家學會了怎樣更完美地融入音樂海洋,懂得了如何傾聽別人的聲音。合唱絕不僅是音樂上的和諧,更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藝術(shù)。
幸福有很多種,能夠在一個團結(jié)友愛的集體中追求共同的音樂夢想,自然是一種幸福。暑期的余溫猶存,合唱團成員愿意通過歌聲把幸福傳遞給更多的人。此時,仿佛耳邊又回蕩起音樂會伊始的那首《愿》,久久不曾散去……